研究生的最佳陪伴之書
從現在開始克服論文焦慮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寫論文是自娛,還有,論文跟殺豬一樣,可以物盡其用,半點都不浪費。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超級有用……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研究計畫,包括編寫和測試你的研究問題。不僅有閱讀樂趣並具有實用性。 」 ──普利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 上市三天即登上amazon工具書類第一名 踏出論文研究計畫的第一步 讀完本書,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報告和論文就會比他人更出色...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 《21世紀的21堂課》全新修訂改版!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一九七七年,廣為世人所熟知的義大利符號學家、小說家—安伯多.艾可(Umberto Eco)為他的學生寫下《如何撰寫畢業論文——給人文學科研究生的建議》(Come si fa una tesi di laurea-- Le materie umanistiche)這本畢業論文指導手冊。不僅出於一介知識份子對學制與社會的反省,更是出於對學生的關懷,他期望以此幫助學生順利畢業。
當時義大利正面臨高等教育改制討論,遇到的社會問題是,以往只有知識菁英階級能就讀的大學,變成普羅大眾都可以入學。入學門檻變寬,愈多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看似理所當然是件好事,但往往有許多學生為其出身所困,其實沒有將大把時間與金錢投注在學業上的餘裕。艾可就是為這些人而寫。他認為這些人不僅該完成論文以求畢業,且為了不再走學術的話,更該把握這難得寫論文的計畫,把將論述體系化的能力訓練起來。
這本指導手冊在一九八五年曾再版重出,艾可對再版的原因這樣說,有時閱讀會刺激人的靈感,儘管靈感來自於人們自己,不見得是內容本身。他盼望這文本繼續扮演啟發讀者的角色,因為他自己寫博士論文時,也有一本視之為靈感來源那樣的書。
艾可確實是有遠見的學者,他當年所談的問題並未過時。目前台灣的大學幾乎人人在念,碩士學位也已相當普遍,只要願意每個人都能進研究所寫論文。除了擁有資本栽培的學生之外,大多數的普通學生仍得趕快畢業,工作賺錢,甚至償還學貸。問題是,許多研究所並不期待學生趕緊寫完論文畢業,尤以重視博學傳統的人文學門最為嚴重。艾可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學生的論文焦慮,為了鼓勵學生盡快寫出一本符合「畢業門檻」論文而存在。對現代讀者而言,它仍是一本非常好的研究生陪伴之書。
本書有如下實用情境的建言:
一個半工半讀學生是否該盡快完成論文?
該如何避免被指導教授剝削?
學位論文該花的時間最短半年,最長三年,為什麼?
該如何選題,才能確保論文對未來的自己或學界有用?
附帶一提,艾可在這本書中不會告訴你論文寫什麼,那是你自己的事。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a.論文是什麼;b.如何選擇論文題目、分配時間;c.如何搜尋參考書目;d.如何運用你找到的資料;e.如何呈現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1932-2016)
義大利權威符號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並身兼小說家。曾任波隆那大學高等人文科學學院教授與院長。一九八○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玫瑰的名字》後,各界轟動好評,八年後再出第二本小說《傅科擺》,同樣廣受注目,銷售量亦十分驚人,後有《昨日之島》、《波多里諾》、《布拉格墓園》、《試刊號》等小說,創作能量豐沛。他的雜文集包括《艾可談文學》、《美的歷史》、《別想擺脫書》、《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自白》、《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等,往往可見其學思。更有多部學術論文與專著,以及專門寫給學生的論文指導《如何撰寫畢業論文》。
譯者簡介
倪安宇
資深義大利文學譯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譯有《玫瑰的名字》、《傅科擺》、《試刊號》、《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在美洲虎太陽下》等諸多譯作。
名人推薦
導讀: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推薦: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林志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周素卿(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吳鄭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蔡慶樺(外交官、作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