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推行自由主義所蘊含的典章制度與思想文化,才能使中國走向長治久安的道路
百姓才能真正生活在一個合理、合乎人道、可以舒展性靈的,人間秩序中
思想史大師林毓生的成名之作 以胡適、陳獨秀與魯迅三位思想家為案例, 將毛澤東思想與文化大革命的根源上溯至五四時期, 解釋現代中國何以出現激烈的反傳統主義,將文化遺產全盤否定。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專精中國上古史的杜正勝院士繼【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後,多年思考的總結! 解構「炎黃子孫」的神話,釐清「中國的範圍」、「原中國的所在」、「中國本部的奠定」。 剖析「中國的擴張」、「中國的勢力範圍」以及擴張三部曲:「征服→統治→改造成為中國人」。
從階級革命、改革開放到一黨一人專政 跳脫傳統檔案及編年龐大敘事 劉少奇的無腳床、毛澤東的藏書齋…… 〈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我的祖國〉 從領袖逸聞到流行「紅歌」逐一解碼 歸納百年大黨各階段關鍵特質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歷史上的汪精衛,是書生、詩人、革命家、政治家、英雄、漢奸…… 但在這些身份背後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模樣? 一名嗜讀歷史故事的高中自學生, 碰上評價兩極的歷史人物汪精衛, 少年決定透過自己的筆,找尋汪氏的真實面貌。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為何宋朝的茶席、飯局和新年,如此引人入勝? 思想保守、積貧積弱──這段被誤解的宋朝三百年, 打造超越歐洲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的豐沛底蘊; 重文輕武的另一面,是文創軟實力達到巔峰的平民盛世。
林毓生特別關心自由主義在近現代中國,過去失敗的歷史原因檢討,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與如何發展,並探討左右兩派意識形態對大陸與台灣社會的影響。
自1979年完成對於「中國意識的危機」之系統分析並出版專著以後,多年來一直致力尋找解決「中國意識的危機」的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林毓生稱之為:作為導向理念的「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關於它的思考,以及建立此一理念所需做的奠基工作,即呈現於《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一書中。
全書分六部分及附錄,收文33篇,充分展現林毓生於深思中完成「中國意識的危機」與「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系統分析之成果。
----
作者簡介
作者:林毓生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教授。著有: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中譯為《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並有日、韓文等譯本)、《思想與人物》、《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理念與實踐》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