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出一條生路
0 篇書評

闖出一條生路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8/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5.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7778710
  • 字數: 74,928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曾醫師行醫30年,終於走出一條自己的「醫道」,他以身作則,以「做第一流醫生,比第一名醫生更重要」為志。《闖出一條生路》集結曾醫師多年來在醫學崗位上,造福不孕夫妻的臨床經驗,要和讀者分享「生殖的奧秘」。恰如不孕症患者的「求生」之路,必須克服重重險阻,才能開創生機,讓精與卵藉由醫療的「轉機」相遇,碰撞出生命的奇蹟。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愛吃海鮮,竟是長期頭痛的原因? 不菸不酒生活單純,卻依然難逃肺腺癌的魔爪? 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原來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 其實,毒物早就侵蝕了你的健康,你卻渾然不覺!

  • 電子書: NT$ 245

    醫生教的最強減脂法! 不用忍耐也可以變瘦! 為什麼脂肪會囤積,為什麼脂肪這麼恐怖?內臟脂肪放著不管,就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3大慢性病!值得慶幸的是,內臟脂肪「容易囤積,也容易消除」只要跟著本書「照著做」,你就能輕鬆擺脫內臟脂肪,健康迎接每一天! ◎不運動就能消除內臟脂肪...

  • 電子書: NT$ 210

    使用本書的戒菸率高達90%! 「請向吸菸的伴侶/家人/親戚/朋友/同事,推薦這本書! 推薦前最好自己先閱讀一遍,用吸菸者的角度來思考。」 -輕鬆戒菸法創辦人 亞倫.卡爾

  • 特價 電子書: NT$ 334

    把握養卵黃金3個月, 超前佈署備孕等寶寶! 為什麼? 高達2/3的受精卵根本無法使女性懷孕! 竟然有70%的懷孕都以流產告終!! 不論自然懷孕、不易受孕、反覆流產或做人工授精/試管嬰兒, 美澳最受信賴的生育科學專家, 教妳把握「養卵的黃金3個月」, 克服年齡和病理限制,全面提升「卵子力」!

  • 電子書: NT$ 265

    母親開始跟不上大家的話題,無法寫作、擅長的料理頻出錯、 本來一個晚上就能編完的帽子,現在得重編好幾次…… 面對這些認知機能衰退的症狀,母親心裡怎麼想的?清楚自己的病況嗎? 2009年3月7日,母親寫下最後日記, 之後再也沒有親自記錄自己的行動和想法。 2011年5月21日,她在醫院...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31

    碰到孩子常見的病痛,你的選擇不再只有打針吃藥! 兼具科技人背景和中醫經方大師傳承的知名中醫, 帶你以「平衡」重於「對抗」的中醫概念, 幫助孩子擺脫成長過程中的惱人問題! ‧判斷孩子是否感冒的基本準則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顧眼、護齒、解決經常性頭痛 ‧過動、叛逆、手機成癮,...

  • 電子書: NT$ 259

    ==繼暢銷書《樂孕》之後,又一產婦必備之神隊友幸福養成書== ==產前就需要知道的產(慘)後100天== 樂孕、順產。然後呢? 然後啊,有一種崩潰,叫產後100天。 憂鬱、睡不飽、奶量不足、母嬰同室,然後寶寶還哭個不停……  

  • 電子書: NT$ 173

    本書對象為五至十二個月大的寶寶:餵固體食物、管理用餐時間、調整小睡時間、帶寶寶外出旅行、在鼓勵寶寶探索之餘設定界線等。 幫助你帶領孩子,為往後的年日打好根基!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203

    全面性收錄男女不孕疑問與病症

  • 電子書: NT$ 315

    「醫生,我兒子的生殖器大小,在這個歲數是否健康?」 「醫生,小男孩到底該不該割包皮?」 「初次做愛後,為什麼我的陰莖長了水泡?」 「陰莖骨折或嚴重受傷該怎麼處理?」 「我生活習慣良好,但為什麼沒辦法勃起?」 「醫生,為什麼我尿不出來?」  

  • 電子書: NT$ 336

    連續兩年奪得「台灣醫療報導奬」的黃瑽寧, 以最新的科學研究為基礎, 更新兒童過敏用藥與照護方法, 讓居家抗敏同步跟上最新醫療發展。

  • 電子書: NT$ 285

    本書無法一網打盡所有孕產相關謬誤,但期待幫助大家更懂得辨別是非,利人利己的事多做,嚇人嚇己的話不說,並且別成為孕產謠言滿天飛的幫兇。 蘇怡寧醫師總是不厭其煩的以淺顯易懂的解說闢謠,但謠言如野草,春風吹又生, 期盼讓讀者在假新聞環伺下具備醫療資訊判讀素養,才是讓謠言止於智者的解方。

  • 電子書: NT$ 270

    一百個病人,就有一百個故事。 一次的診間相遇,就可擦撞出一次不同的火花。 時而驚喜,時而驚嚇;時而溫馨,時而惱怒; 前一刻還被病患莫名怪罪,下一刻卻被溫暖大讚…… 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牙醫師的日常。

  • 電子書: NT$ 266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 電子書: NT$ 175

    最好的醫生是不開藥,如果一次開了五種以上的藥,小心,你可能遇到了蒙古大夫! 最好的身體是不吃藥,藥吃得愈多,小心,你的自癒力就愈低,更容易生病!

  • 電子書: NT$ 168

    26類藥物中的161味常用中藥解說

  • 詳細資訊

    生命是創造出來的!
    為什麼不孕症患者愈來愈多?不想生?還是「生不出來」?
    台灣不孕症權威、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
    行醫30年集成大作,為您揭開「生的奧秘」!
    借助嶄新的生殖醫學、突破不孕的層層阻礙
    帶您「闖出一條生路」!

    不孕症非同一般疾病,多少能藉治療獲得改善。不孕症治療,不是百分之百成功,就是徹底失敗;在0與100之間,絕無中間地帶。

    被譽為台灣不孕症權威曾啟瑞醫師,屏東鄉下長大,在美國哈佛大學接觸生殖醫學。30年前,生殖醫學還是冷僻的學門,曾啟瑞醫師毅然決然選擇走上這一條人煙罕至的道路、踏實行醫。從事生殖醫學必須懷有極大的耐性、專業技術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才能將之視為職志。

     

    本書更要為您揭開: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的秘辛,看我國生殖醫學如何在曾教授的帶領下傲視國際、領先群倫!

    20個「好孕Q&A」,帶不孕症患者「闖出一條生路」

    ◎什麼是不孕症?
    一對男女擁有正常性生活,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下,經過一年「努力做人」仍無法懷孕,就有不孕症的疑慮。

    ◎你/妳是不孕症的高危險群嗎?
    除了男女先天的缺陷之外,不當的生活習慣,如飲食、壓力,甚至是環境汙染等問題,都很有可能導致不孕症。

    ◎難纏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剝落會隨月經排出體。但當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子宮薦骨韌帶等其他不該出現的地方時,就成了婦科疾病中最不容易治癒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若無妥善治療,受孕可能性極低。

    ◎衰老的卵子還有用嗎?
    女性年過四十後,卵子也會慢慢衰老,影響受孕機率。曾醫師自創的「自體顆粒細胞粒線體轉殖技術」獨步全球,這項嶄新的醫療技術可幫卵子「充電」,讓卵子重新活起來,增加懷孕機會。

    ◎時間、金錢、效率如何兼顧?
    不孕症治療過程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比賽,「人工授孕」、「試管嬰兒」是和上天爭取機會最有力的手段。但漫長的療程對病患及親屬來說,身心都是煎熬。本書要助您預先體認相關療程,藉此評估自身。

    本書特色

    1、 不孕症權威教你如何面對不孕症問題︰
    擺脫偏見的桎梏,不孕症無法歸咎男、女方個人,而是雙方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本書是所有育齡夫婦必備的「求生」指南,透過曾醫師最專業的醫學見解及問答諮詢,要讓您揮別不孕,「絕處逢生」。

    2、 醫療與政策併行︰
    不孕症醫療在道德、倫理上,牽扯層面甚廣。「代理孕母」在我國可行嗎?「試管嬰兒」植入的胚胎數多寡為什麼須有規範?鼓勵生育,什麼樣的補助最有效?曾醫師要從醫學專業出發,為不孕症族群發聲、為我國少子化問題提出建言。

    3、 視病猶親的關懷︰
    曾醫師被譽為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書中分享他的理念「做第一流醫生」比「第一名醫生」更重要。從他的專業知識,不孕症夫妻更不用冒著誤判的危險,靠網搜看病抓藥。透過本書就能初步了解自己,再進一步尋求專業醫療。

    4、 台灣醫療的傲人成就︰
    台灣的醫療水準在國際間享譽盛名,試管嬰兒著床率居世界第二。這樣的理想環境下,非常適合打造一座「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在實踐社會責任與醫者核心價值的前提下,除了為不孕症患者實現「傳宗接代」的使命外,在不孕症醫療領域上注入新血、培育年輕的醫療生力軍,也是一項重要的傳承。

     

    作者簡介

    曾啟瑞/口述

    屏東鄉下長大,北醫畢業並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赴美深造。1980~1983年間,取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並完成哈佛醫學院Brigham & Women's Hospital不孕症及生殖內分泌研究員訓練。

    曾醫師赴美深造時,接觸當時最尖端的生殖醫學。畢業後,沒有留在美國執業領高薪,回國後把時間留給盼求一子的不孕症病人和生殖研究及醫學教育工作。

    曾醫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九年、北醫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及婦產學科主任二十餘年。他在台灣最著名的兩個研究成果,是創造1985年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和世界第一個自體粒線體轉殖成功受孕的案例。曾醫師與他的研究團隊締造出無數佳績,獲得許多國際獎項,在台灣與國際生殖醫學界,曾教授的學術高度受人景仰,臨床上,他多年來是不孕症病人的希望,上萬名已懷孕生產的夫妻口耳相傳,主動又持續介紹患者去找他,希望仍在不孕之路奮戰的大家,都能及早得到這位台灣醫德醫術兼備醫者的診治。

    時至今日,曾醫師受邀至世界各地的醫學會議演講超過120次,在生殖醫學領域上已發表達210多篇論文。

    尤子彥/撰寫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政大心理系,曾任臨床心理師、報社財經記者,現為《商業周刊》特約副總主筆。著有《大店長開講》系列、《沒有唯一,哪來第一》。

     


     

    媒體推薦

    毛治國(前行政院長)
    李大華(廣播節目主持人)
    李成家(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董事長)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艷秋(資深媒體人)
    林芳郁(前台大醫院院長、現任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侯文詠(作家、醫師)
    陳明真(歌手、藝人)
    陳肇隆(國際肝臟移植權威)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葉金川(慈濟大學公衛系榮譽教授、前衛生署長)
    蔡詩萍、林書煒(作家、媒體工作者)
    盧秀芳(資深媒體人、新聞主播)
       
    細細品味這一本半回憶錄,我彷彿坐時光機回到醫學生時代,帶著崇敬的眼神,聽曾院長教導醫學新知,也分享人生哲學。書中最後一段引用蘇格拉底名言「世界上最快樂的是,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正是我所認識的曾啟瑞院長所堅持、也是最令人嚮往的人生哲學。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這是個矛盾的時代,一方面在科技飛躍進步之下,從複製羊到無性生殖都已不是夢想,但另一方面不婚不生似乎又成為主流,在這兩種趨勢的潮流下,曾醫師除了以他精湛的技術化不可能為可能,另一方面又以他深厚的人文素養讓我們思考更高層次的倫理問題,或許這本「闖出一條生路」不只幫不孕症的家庭創造生路,更能為未來的社會尋找出路。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他求學做事的態度一絲不苟、追求完美。在哈佛求學時海外過年大家寫春聯,他磨墨寫字,寫不好,馬上拿掉再寫,寫到他滿意為止,他的嚴謹認真,從求學到行醫,一直到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不孕症醫師,始終如一。 ──葉金川(前衛生署長、現為慈濟大學公衛系榮譽教授)

    我的作品「白色巨塔」引發醫界內部批評不少,有些醫學院對我的官方態度基本上是敬謝不敏的。曾教授似乎一點也不以為意,以醫學院院長身份幾番邀我到學校演講。初見時增教授的印象是一派溫文儒雅,與傳統印象中醫界院長級人物的叱咤風雲,完全搭不上線。唯一的線索,只在談起那些他充滿興趣的事時,會多出一些興高采烈的感覺……他的興高采烈獨樹一格,是另一種認真而專注,娓娓道來的纏綿悱惻。那是一種炭火的感覺,雖然不是耀眼的熊熊烈火,但卻一直持續、堅定地散發熱量。 我忽然看見了一個站在「生殖醫學」科技最前線的專家面對文明的態度。 ──侯文詠(作家、台大醫學博士)

    誠如曾啟瑞醫師所說的,治療不孕症的醫學不只講求專業,更是藝術。……秉持這樣的信念,曾醫師以精湛醫術及對生命的熱情,持續貢獻給每一位尋求治療的不孕症患者。更要謝謝他所帶領的團隊,將打造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幫助更多的家庭圓夢!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有了女兒,改變了我這晚婚老男人的心境。有了女兒,我們夫妻對人生的想法也多了新的參考座標。有了女兒,我們更懂許多做父母的心情,以及,許多求子求女而不可得的夫妻心情。我們很感恩。每當我們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看著她一天天懂事。心中總是感動。我們更感謝曾醫師,以他的仁心仁術,以他的淡泊名利,以他的不忮不求,為台灣醫界素來享有的口碑,再豎立一座新的里程碑!曾啟瑞醫師,在人生的下一階段,要邁向國際化的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把他的專業推向更廣更高的視野。這是他人生與志業的第二春,我衷心祝福他。   ──蔡詩萍、林書煒(作家、廣播及電視主持人)

    「神乎其技、功同造化」是兩年前女兒在曾啟瑞醫師協助下懷孕後,我特別寫下,送給這位代表造物者回應不孕者禱告的天使。曾醫師常說他做的是「零與一百」之間的工作。我認為他的工作不只是專業、更是藝術;不只創造了一個個生命,更創造了一個個家庭的歡樂與滿足。感恩! ──毛治國(前行政院長)

    說到曾啟瑞醫師,很多人腦中會出現送子觀音或送子鳥的畫面。曾醫師窮盡畢生精力,為成千上萬個不孕症者帶來希望,給他們新的生命,也讓他們的家得以圓滿。這本書記述了他對不孕症、對人生、乃至社會體制的研究和感受。曾啟瑞教授,是我心中的一位醫者、仁者、教育者。 ──李艷秋 (資深媒體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