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0 篇書評

為什麼我們總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挖空心思忍讓、強顏歡笑配合; 「討好型人格」:討好世界多年,終於面目全非!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10/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72.9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793643
  • 字數: 117,304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電子書特價:NT$ 2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挖空心思討好、強顏歡笑配合;希望換得好人緣
討好型人格:討好世界多年,終於面目全非!
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也不需要刻意「讓別人感到高興」。
要知道,任何一份需要你花盡心思去討好的關係,都不會長久……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96

    ★ 華人世界最受信賴的心理教練、傷痛療癒諮商專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 為什麼受傷的感覺總揮之不去?因為你從沒學會關照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更不懂得即時照護那些心靈的傷!  

  • 出版日期:2017-08-14
    電子書: NT$ 196

    善良,是一種選擇 但善良不該等同妥協或吃虧 缺乏標準的善良 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他人 就因為你很善良,底線應該更高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甫一上市,狂銷150,000冊 ★中國「當當網」心理勵志暢銷榜NO.1 ★網路好評不斷,突破15,000則 戳中13億人內心痛點的人...

  • 電子書: NT$ 210

    為了過怦然心動的人生,你學會將物品斷捨離。 但是住在乾淨的家裡,人生依舊煩雜忙? 原來真正干擾人生的,除了物品,還有「人」! 人跟物品一樣,留不留,都是你可以自由選擇的! 不要等待關係把你淹没, 主動處理掉消耗你的人、糾住你的關係, 讓「對的人」進駐,「好的事」發生……  

  • 電子書: NT$ 203

    ★胡適、卡內基、武志紅、富蘭克林都推崇的人際交往理念。 ★「當當網」暢銷書,好評率99.9%! 一想到要麻煩別人,就覺得不自在? 小心!這樣會把人脈賠進去! 其實,會麻煩別人,正是一種高情商!

  • 電子書: NT$ 315

    這世界變得愈來愈快, 但總有些文字能撫平內心的皺摺, 療癒困難的心, 願你能學會「和自己相處」, 從「我」了解「我們」, 看見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光。  

  • 電子書: NT$ 259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 電子書: NT$ 217

    「我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爸媽難道會害你嗎?」 「你敢離開,我就跳下去。」 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 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 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 電子書: NT$ 224

    ☆☆日本銷售12刷突破5萬冊☆☆ 能自在做自己的人,最能讓人敞開心胸!  

  • 電子書: NT$ 231

    想保持距離,又不讓對方發覺; 想拉近關係,但不為對方帶來壓力; 怎麼說、怎麼做,讓你的人際關係不委屈、不失禮又得體?  

  • 電子書: NT$ 259

    任何一段糟糕的關係, 必有你的一份「功勞」。    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你否定了別人的所有,讓他如何與你溝通?   你剪斷了孩子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說什麼「我都是為你好」,只不過是一種操控。   資深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將二十多年經驗,精煉為...

  • 電子書: NT$ 203

    別人存心令你難堪,反擊卻怕壞了交情; 默默承受有礙健康,不理會只能淪為內傷…… 日本權威心理師,教你運用「5技巧+7法則」,99%都能解決! 學會「處理攻擊」擺脫糾結,不委屈自己也有好人緣! 以下狀況,是否曾讓你不知所措? uu主管數落輕蔑,如何答話? uu同事酸言諷刺,是否反嗆? u...

  • 出版日期:2017-11-19
    電子書: NT$ 224

    謝謝你曾經為我生命帶來的一切。 謝謝我自己,選擇在這裡放手,繼續前進。 ●12種偽愛關係檢測,認清不愛你的人。 ●12項離愛醒悟練習,學會好好分手。 ●12步為愛深層療癒,迎接心的重生。 隨書收錄:蘇絢慧精選「自我心理增強」心語12句,伴你向幸福啟程! 親愛的,請想起你自己, 想起你自己的耗損、...

  • 詳細資訊

      經常被評價「你人真好」?總會刻意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
      沒關係、我都可以、挑你喜歡的就好、我無所謂……常掛嘴邊?
      極度敏感,能敏銳洞察別人的情緒變化與需求;
      把別人擺在首位,基於別人的期望行事;
      不會輕易求人,害怕給別人添麻煩;
      害怕和有意避開衝突、競爭;不發表不同意見;
      凡事容易說「好」,很難拒絕別人;
      認同感來自外部,關注點在自身缺點;

      挖空心思討好、強顏歡笑配合;希望換得好人緣
      討好型人格:討好世界多年,終於面目全非!
      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也不需要刻意「讓別人感到高興」。
      要知道,任何一份需要你花盡心思去討好的關係,都不會長久……

      討好者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用敏感且卑微的姿態,
      渴求著外界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如果討好有用,還要努力做什麼?
      一本讓你擺脫「討好心態」真實作自己的好書。

      ■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也不需要刻意「讓別人感到高興」
      讓別人高興,初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人們相處共事誰不希望彼此有個好心情?誰願意每天跟別人鬧彆扭,讓別人不開心,自己也難受呢?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只有別人,沒有自己。其實,你不需要那麼sss討人喜歡!委屈自己。一味地討好,並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他人的尊重。

      ■為什麼越「善良」,反而越容易被輕視、欺負?
      大家都喜歡善良的人,但如果沒有掌控好分際,讓善良擴張成照單全收的討好,反而弄巧成拙讓自己狼狽不堪,成為廉價的免洗筷,用完就丟。為什麼有人的舉手之勞能獲得他人的感激涕零,自己的兩肋插刀,卻成為眾人的順理成章?為什麼你的時時善良,卻不及一個處處蠻橫,偶一為善的人?因為當你習慣討好別人,別人自然也習慣讓你討好,習慣成自然,自然久了就成理所應當!

      ■你的委屈「真的」會餵養他人的得寸進尺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辛苦自己,就是希望獲得別人的滿意,但你知道嗎?一旦你曾經答應過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請求,不僅容易使對方下一次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更有趣的是,你自己下一次還更可能就這麼答應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也就是俗稱的「得寸進尺效應」。

      一味地討好,其實反而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認可。看清楚面具下面的自己──我們會被自己的討好震驚,訝異於自己竟然如此看輕自己。

      【你是樂於助人還是有求必應?】

      ○ 當他人提出讓自己為難的要求時,會考量自己實際情況和能力,適時拒絕。
      ● 儘管對方提出不太合理的要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還是承接下來。
      ○ 會答應別人的請求,單純是因為可以讓彼此方便行事。
      ● 會答應別人的請求,是基於希望對方覺得你人很好,或是會讓對方開心。
      ○ 選擇幫助他人的時候,心理是輕鬆沒有負擔的。
      ● 答應幫助他人的時候,內心其實是很不情願,有苦難言也不敢被別人發現。

      ■自尊心理作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討好別人是內心自我貶低的投射,討好者的妄自菲薄,使得自己成為他人眼裡的雞肋。因為自卑,自我價值低落,討好者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沒有資格要求人,所以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什麼都自己扛著。也因為自卑,所以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與認可,靠著別人的讚揚和賞識建立自信。將自我的主導權,輕易的交給他人。

      ■讓我們如此為難的人,都不值得去為他們為難
      當我們因為害怕被討厭,擔心成為不受歡迎的對象,而壓抑自己原有的想法與個性,去迎合他人,反而會使得自己對自我越來越沒有自信。因為沒有自己的思考與原有性格,最終人云亦云。如果我們不好好關注自己,練習接受自己,又怎麼期待別人接納喜歡這樣的我們?

      【你若不堅強,誰替你勇敢?】

      ●一時強硬不起來,可以先假裝「不好惹」
      ●克服性格缺陷,別讓有心者抓住弱點
      ●時常提醒自己,拒絕自我欺騙的迷失
      ●挖掘自我專長,強化自身優勢

      ■金句摘錄

      ‧這份人生的單,只能我們自己買。我們若不堅強,沒有人替我們勇敢。
      ‧我們越是放低姿態對別人好,別人就越容易得寸進尺要求我們付出更多。
      ‧討好別人本身並不可怕,但討好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要是開心的。真正傷害我們的是,一味地「悅他」,並不「悅己」。
      ‧愛從來不是靠無條件的討好換來的,自我價值感、認同感、自信、安全感等,這些都不能靠討好來換得。
      ‧我們的善良應有邊界,我們的付出要有所節制。先好好愛自己,再理智、智慧地去愛別人。
      ‧在我們自己看來是委屈自己、犧牲自己的一種討好,在沒有走進我們內心的外人看來,那就是別有用心。
      ‧當委屈換不來自己想要的結果,那事後的憤懣情緒就會更加濃烈地升騰,更加強烈地折磨自己。
      ‧學會拒絕,會讓自己擺脫負累,活得輕鬆,更會讓他人懂得珍惜別人的饋贈。這是對自己的救贖,也是對他人的點化。
      ‧別怪別人的無情和兇狠,是討好者一次次地給對方傷害自己的機會,默許對方的侵略,一點點讓出自己的領地。
      ‧放棄證明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長處。
      ‧沒有人能讓全世界都喜歡自己,接納自己,要認清,我們永遠無法讓身邊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
      ‧逃避責任的背後,藏著我們的無力和軟弱,一定要正視它,並向它發起挑戰。
      ‧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當我們自身強大了,我們就是局,就是讓很多人奔著來應酬的局。
      ‧做人不可八面玲瓏,要六面玲瓏,兩面有刺。
      ‧要給自己耐心、信心,給自己時間,更要允許自己有反覆、有猶疑不前。因為反覆、退縮都再正常不過,要接受,而非苛責,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

      ■拒絕討好別人,完整自己

      ‧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作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地讚賞和認可上癮。──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

      ‧討好者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中,不停著追逐著別人對他們的認可,位此他們願意去做任何事;他們總是將他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硬著頭皮去滿足。──心理學家Susan Newman

      ‧我們不必去討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銘記所有昨天。時光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傘,建造小天地,朝前走,一直走到風停雨住,美好晴天。──陸小曼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余華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在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這叫作「真實」。──卓別林

      ‧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王陽明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具,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席慕蓉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屬於他自己的真我則是空無一物,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某種角色,被別人的眼光所定義,通過種種外在的文飾扼殺了原始的本真與素樸。在別人的目光中丟失自我,以取悅別人為要義的生活,終歸與幸福無緣。──盧梭

      ‧沒有人能夠傷害你,除非你允許。──楊絳

     

    作者簡介

    知名心理暢銷書作家 黃志堅

    諮商心理師、職業規劃師、暢銷書作家。長期耕耘心理勵志與人際關係,深受讀者好評,其著作常攻佔勵志類暢銷書榜,文字平易近人又發人深省。

    媒體推薦

     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仲清
    暢銷書作家 黃大米
    人氣作家 螺螄拜恩
    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19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