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在地書寫,好看的鄉土散文
★ 同名篇章入選《九歌103年散文選》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邱坤良散文自選集,收錄歷年散文精華,以及《文訊》、《聯合報》的專欄好文,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曾有學者形容邱坤良為「草根文化與精緻創意」融於一身,想了解這位台灣戲劇、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就不能不讀這本有觀點、有態度的散文集,篇篇耐人尋味,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面對山和海,千萬不要問我要到那裡去?準備去做哪些事?面對山和海,我總以為,自己正在旅行。就只是旅行看風景已經教我滿心歡喜,沒有想到再去哪裡,也不準備去做任何事!」──吳敏顯,〈山海都到面前來〉
去年甫出版鄉野傳奇小說《三角潭的水鬼》的吳敏顯曾經說,「宜蘭之於他,就好像魚不能離開水生活一樣。」也因此這塊美麗的土地總能給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最新散文集《山海都到面前來》,不同於寫小說時慣常召喚出「冷眼旁觀的魔幻身影、藏身腦殼肺腑的妖精鬼怪」,吳敏顯改以素樸愜意之筆寫景寫情、說事論理,然而不論創作的是散文或小說,他都寫得如此愉悅、活力十足,這分爽朗也感染了讀者,讓人讀後也不禁愛上作家生於斯長於斯的宜蘭母土。
遺憾的是雪山隧道開通之後,人文之鄉宜蘭成了觀光勝地,也逐漸蛻變成一個建築物愈來愈多、田地和綠樹愈來愈少的地方。吳敏顯除了用筆紀錄下過往的美好,更把他的痛心和關心化為懇切好讀的散文。比如一篇為清朝和日據時期的縣衙門故址老樟樹請命的〈群樹遺言〉,見報隔天便引起熱烈迴響,民眾們發起積極的護樹行動,最終迫使縣政府出面找專家審查,把群樹中的十一棵老樟樹公告為保護老樹,創下台灣第一件以老樹群作為文化景觀登錄的案例,讓作家也驚訝於書寫能超越靜態敘事的力量。
北部濱海公路在作家的筆下活了起來,「路會學那醉酒的謫仙,一邊吟哦嘟囔著成串詩詞,一邊踮起腳尖,側扭身軀,緊縮肚囊,左閃右躲地朝前穿越,教山海看傻了眼。」彷彿處處都是驚喜美景,都是大自然訴說的甜言蜜語,難怪好幾位詩人、散文家、小說家,都考慮到頭城濱海置屋語山海結為鄰居。吳敏顯筆調時而幽默豁達,時而詩意地陶醉,這位現代鄉野之子,其開闊而美好的生活,如一幅寫意的水墨畫,在紙上悠然盡現。
本書特色
★ 有趣的在地書寫,好看的鄉土散文
★ 同名篇章入選《九歌103年散文選》
作者簡介
吳敏顯
宜蘭縣壯圍鄉人。曾任宜蘭高中教師、聯合報宜蘭縣召集人、聯合副刊編輯及萬象版主編、宜蘭社區大學講師、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委員、《九彎十八拐》文學雜誌編輯。
著有散文集《我的平原》、《靈秀之鄉》、《青草地》、《與河對話》、《逃匿者的天空》、《老宜蘭的腳印》、《老宜蘭的版圖》、《宜蘭河的故事》;小說集《沒鼻牛》、《三角潭的水鬼》等書。
作品曾獲選入《中國當代散文大展》、《中國現代文學年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當代散文精選》、《台灣藝術散文選》、《台港名家散文精品鑑賞》、《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以及年度散文選、詩選、小說選等。《三角潭的水鬼》並榮獲2014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