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本增進親子討論自然話題的書,透過對日常所見的觀察,引發孩子對生態的關注與熱情。
★ 適合學校師生共讀的新課綱延伸教材,有許多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籍、影片,提供多元的知識參考素材。
★ 精采的文字和圖片,讓人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本書記敘一個職場女性的驚奇之旅: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生小孩,卻突然在一次體檢中疑似罹癌,幸而只是虛驚,因此引動「生」的念頭,一個月後意外懷上雙胞胎,懷孕過程中母親又驟然過世,歷經產後憂鬱及雙胞胎帶養的黑暗期,最後終於靠各方支持以及寫作抒發,克服了心理時差,平靜下來,成為願意守候花開的母親。
3/26預購,3/31正式上市 完成預購的讀者請於3/31同步書櫃 繼《我輩中人》引起數萬讀者回響, 張曼娟再次書寫中年的風景.幸福的原力 23篇情意真摯的散文, 寫給瞻望中年的你、擁抱中年的你、中年徬徨的你、承擔責任的你、 照顧之路的你,以及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時間之書》是里爾克最著名的抒情詩集。分為<僧侶生活之書>、<朝聖之書>、<貧與死之書>等三部。台灣詩人方思把書名譯為《時間之書》,然而詩作主題和時間並無直接關係,詩集處理的主題是「祈禱」。中國詩人綠原譯本命名為《定時祈禱文》,楊武能譯名《祈禱書》,較為貼切原意。台灣不少詩人受此詩集影響,瘂弦自此詩...
你知道台灣野外最危險的生物是毒蛇還是虎頭蜂?當人遇見熊的時候應該爬樹或裝死嗎?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能分解?來一客昆蟲餐如何救地球?上蒼比較偏愛女性?食物鏈、遺傳學、生態系,這些自然課堂上出現的關鍵字,節能減碳、全球暖化、PM2.5,這些電視新聞裡討論的議題,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聯?
〈蜜蜂不見了〉描述十幾年來蜜蜂奇異的失蹤與死亡的神奇事件,沒想到蜜蜂大量神祕消失竟然會對世界造成巨大的影響;〈因為山在那裡〉的比基尼登山客,為何穿著不禦寒的比基尼攀登高峰而導致罹難?〈你那邊空氣還好嗎?〉藉著驚悚的寓言故事,比喻丕變的家鄉,探問你那邊的天空還好嗎?你的肺臟還好嗎?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經由日常所見所聞,分享他和大自然的對話。他用書中的五大主題:「與綠蠵龜共游」談動植物的種種,「因為山在那裡」敘說生態環境與政策,「我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鋪陳人與自然的關係,「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描繪生命的演化,「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以電影和書籍啟發思考,和家長、孩子一起用心和眼感受台灣之美,了解地球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透過作者溯古論今、博引風物且適合親子共讀的文字,令人滿足窺探生物奧妙的好奇心,也驚覺原來人類的生命與福祉,是與土壤裡的細菌、遙遠的熱帶雨林、冰山中的北極熊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有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關係。當我們走在美麗的山海河間,能以地球公民的嶄新視野沉思,重新發掘台灣的風貌,找到一種正確看待生態環境和應對世界的方式。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增進親子討論自然話題的書,透過對日常所見的觀察,引發孩子對生態的關注與熱情。
★適合學校師生共讀的新課綱延伸教材,有許多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籍、影片,提供多元的知識參考素材。
★精采的文字和圖片,讓人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作者簡介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多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生活勵志類著作有《活得興高采烈》、《迷路原為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等。
李偉文粉絲團 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李偉文部落格 weiwentw.blogspot.com/
荒野保護協會 www.sow.org.tw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