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從平靜的覺知中產生,
如果我們不持戒、修定,以增長心的力量,
即使讀完整部大藏經,也無法擁有真正的智慧。
看過《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一部""戒""和第二部""定""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它的第三部--《阿姜查的禪修世:慧》,本書是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深刻開示「智慧」的來源。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達賴喇嘛的弟子圖丹‧卻准比丘尼, 透過講說法護大師的《劍輪修心法》, 善用懺悔、依止、防護、對治四力淨化修心── 創造快樂之因,將違緣轉為道用、化煩惱為菩提; 避免痛苦之源,焦慮、恐懼和憂鬱亦將大為減少!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繼暢銷書《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之後, 德寶法師又一經典之作,帶領你親身體驗禪定的感受, 享受深度專注所帶來不可思議的心靈平靜! 德寶法師的第一本書《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已是廣受世界各地讀者歡迎的暢銷書。十年後的今天,德寶法師將幫助禪修者進入正念禪修的下一階段──「超越」正念分明。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向生氣問好:呼氣,對它微笑;只要能如此照顧它,它就不再能控制我們,你必需覺知情緒只是情緒,它來了,停留一會兒便走了。 如果你不想生氣,就不要吃進憤怒……如此,我們就從生氣中解脫了……
當我們活在當下,就是一個奇蹟。越南的寺廟都有一口大鐘,而一行禪師在法國所建立的梅村,也會定時敲起鐘聲。當鐘聲響起,就是大家停止手邊工作與思考,並專注於呼吸,讓身體回到自己的家的時候。回到當下可以體會到此刻的安詳,並讓內在感到平靜。這也是禪師一生所奉行的「將正念融入至日常生活」。
本書《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是巴利佛典【佛陀的聖弟子傳】系列套書的第一冊。主要介紹佛陀身邊的兩位上首弟子,一位是以「大智慧」著稱的舍利弗尊者,另一位是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佛陀曾比喻舍利弗就如母親,清楚地組織教法,並詳細分析它的內容,讓弟子們在解脫道上出生,敦促他們達到入流果。然後,...
由德籍斯里蘭卡高僧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博士合著的《佛陀的聖弟子傳》,是一本略傳的合集,共介紹了二十五位弟子,除了波斯匿王的皇后摩利迦並未證果之外,其他二十四位都是證得初果以上的聖弟子。為了突顯故事的主體人物,同時也減輕讀者的閱讀壓力,我們將本書的內容編譯成四冊發行。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38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對於關心阿姜查教法的讀者,這一套三本的《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是不可不擁有的完整輯錄。這套書將歷來發行過的阿姜查英文出版品,依戒、定、慧三學重新整編,在阿姜查逝世十週年的時候紀念出版。實為阿姜查最完整的法語輯錄。對於不認識阿姜查的讀者來說,阿姜查的這套書,讀來輕鬆幽默,卻蘊意深遠;即使是不修習佛法的讀者,也可以在其中盡情欣賞一個親切長者的智慧風采。
阿姜查是現代南傳佛教森林派的偉大行者,早年受過完整的傳統僧侶教育,通過最高級的正規佛學課程考試,但最後卻放棄學業,選擇了森林苦行僧的方式來追求佛法上的證悟。他的追隨者無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他都能以適切的方式教導,時而嚴厲,時而風趣,直戳你心底深處。
阿姜查的教導,不強調任何形式的打坐,而以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為主,他要我們明白,死亡是無可逃避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訓練自己的心,安住於無為法中。只有這樣解脫才是可能的。阿姜查圓寂後,他的喪禮有一百萬人參加,其中包括泰國國王與王后。而他的法教,也隨著他眾多的西方弟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此次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書為第三部「慧」。
作者簡介
阿姜查
阿姜查(1918-1992),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13歲出家,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開始拖缽行腳,尋師訪道。1948年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獲得重要的啟發,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1954年回到家鄉烏汶省巴蓬森林,追隨者日多,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頭陀行與禪定體驗,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其中包括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保羅‧布里特(Paul Breiter),阿姜‧阿默爾(Ajahn Amaro),甘比羅法師等。著作:《森林中的法語》。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
譯作有:《森林中的法語》《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佛陀的聖弟子傳》《正念的四個練習》《無常》《正念之道》《一心走路》等(以上皆由橡樹出文化出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