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與截句並肩同行、抒發情感,擁抱屬於自己的詩人夢。
這不只是一頁離散者的流亡史 從中國到台灣 也是時代給予外省小說家的挑戰 侯如綺論著《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主要回顧外省小說家一九五○至一九八七年這段時間的書寫,觀察外省作家在離散敘事上的文學表現。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文字應該成為被看見的能力! 以五年時間,指導超過一千人次創作,學生因此得到超過兩百個校外新詩、散文、小說及微電影的校外獎項。 本書集結四十種寫作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及創意,透過實例說明,一點就通,立即提升寫作能力,讓每個人都能透過文字書寫,勇敢表達自己!
好小說,不會只說故事而已! 「純屬虛構」的故事,如何讓人越陷越深、欲罷不能? 美國文學評論大師 湯瑪斯.佛斯特教授最新力作 國內英美文學權威 陳超明教授專文導讀 各界名人 肆一、譚光磊、郝譽翔、許榮哲、王聰威、陳珊妮、張靜之好評推薦 小說愛讀者與未來新銳作家必備的「小說教戰手冊」!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截句專論】本輯集中論述唐朝絕句與現代截句之異同與匯通,截句詩田裡植物意象、鳥蟲意象之經營,個別詩人如白靈、葉莎、蕓朵之截句構成、宗教思想之探討,甚至於跨界研究現代截句與少字數書法的對照關係,以截句之簡、短、悍、精與目前少字數書法的簡、潔、力、境所呈現之形式和藝術況味做比較,頗有奇趣。
【截句解讀】本輯收錄吳清海、李枝興、楊正護、蕭秀華、林素甄、曾秀鳳等六位詩評者的作品,著重在截句的解讀、分析及詮釋。從解析中,可發現當讀者站立之生命角度不同時,現代截句之剖析便呈現多元可能與差異,充分顯現其魅力之所在。
《截句課》為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課程--「現代文學專題」:「截句」研究之課堂成果。近年來臺灣現代詩走向輕丶薄丶短丶小,截句的風氣應運而生,這樣的詩作普遍共識以四行為度,每行字數不等,不受古典詩格律丶音韻、字數的約制,帶領讀者在欣賞的同時也鼓勵創作,讓寫詩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作者簡介
主編/蕭蕭
明道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現為明道特聘講座教授。1977年三十歲出版第一本新詩評論集《鏡中鏡》,1979年與張漢良編著臺灣第一套《現代詩導讀》五大冊,1980年與楊子澗為中學生編出第一本《中學白話詩選》,1982年寫成臺灣第一本示人金針的寫詩指導《現代詩入門》,1987年四十歲著作臺灣第一本《現代詩學》,2004年出版《臺灣新詩美學》,2007年六十歲寫出臺灣第一本區域詩學研究《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七十歲出版《空間新詩學》、《新詩創作學》等。最新詩集《蕭蕭截句》、《大自在截句》(秀威,2018)、《撫觸靈魂.風的風衣》(新美學,2019)。
主編/曾秀鳳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班那-香檳校區(UIUC)教育碩士,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教育博士,國小退休教師,現為明道大學國學所博士班書法組研究生。1995年第一首新詩〈畢業等於什麼〉發表(康軒教研學會),2000年首篇短篇小說〈生命沼澤〉獲獎(文建會),1999年-2015年擔任〈嘉市兒童〉31期-52期兒童文學專欄撰寫工作,2001-2010年擔任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教科圖書審定委員,2007年與洪鈺惠等人編寫《遨遊於寫作世界》(嘉義市林森國小),2019年三好生命教育教材《簡單也是好》高年級組主要編寫(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