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詩只能像談論花的影子,就影子的形似和搖動,
試圖觸及詩的真貎,於是也只能模擬近之!
詩歌是永恆的,一寫完一發表,便會很強悍的以它本來的姿彩和風格活下來,而隨後跟上來的賞析文字,總能保留住那股熟悉的芳香,不會因時間的消逝而走味。
詩歌是永恆的,一寫完一發表,便會很強悍的以它本來的姿彩和風格活下來,而隨後跟上來的賞析文字,總能保留住那股熟悉的芳香,不會因時間的消逝而走味。
這不只是一頁離散者的流亡史 從中國到台灣 也是時代給予外省小說家的挑戰 侯如綺論著《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主要回顧外省小說家一九五○至一九八七年這段時間的書寫,觀察外省作家在離散敘事上的文學表現。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朱生豪大學畢業,在世界書局工作後,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I935年動工,次年8月,完成的第一部莎劇,即是《暴風雨》。他預估全集約一百八十萬字,在兩年內譯完。孰料中日戰爭爆發,為躲砲火,輾轉流離,譯稿或毀於烽火,或在逃難中遺失。在困境中,朱生豪翻譯不輟,無奈天不假年,1944年12月26日病逝,...
莎士比亞中期的創作,以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最為知名。四大悲劇討論人類的性格缺陷所導致的不幸。《哈姆雷特》即《漢姆萊脫》,是四大悲劇最早完成的創作,其悲劇的形成,肇因於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點。劇中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心中充滿理想、卻一事無成的「多餘人物」 十九世紀至今震撼全俄國的經典小說新譯 《當代英雄》(作於西元1837-1840年)是一部俄國文學小說,它詳實地描繪了當時普遍人們的內心。書中的主角畢巧林是俄國文學的典型「多餘人物」,他家境良好,受過高等教育,頭腦聰穎,身體健壯,胸中充...
周夢蝶詩中不斷標示驚嘆號與問號究竟為何?
商禽如何使用超現實主義展現詩代表形式與精神意涵?
管管如何遊走「正經」與「不正經」並不斷地逾越以突破界線?
「美思力三質素說」、「三因說」、「三層界說」──瘂弦如何運用三者,打造自己的虛靜美學?
拉康幻象公式中的障礙觀重予解釋後如何詮釋鄭愁予的顏色詩變化?
不斷向內、向外跨越文體界線──隱地的船舶美學如何以有限的承載無限的流動?
林煥彰如何挾半半美學,悠遊於現代詩與兒童詩之間,並能在童詩領域大放異彩?
空白美學如何影響詩人蕭蕭?堅持小詩形式與空白、色空、有無的關聯性為何?
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及德勒茲的解轄域說,推衍渡也情與俠如此施展的可能緣由和方向!
以《地球之島》的「末日書寫」看羅智成孤獨的宇宙潛意識。
作者簡介
白靈,本名莊祖煌,1951年生於台北萬華。美國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化工碩士,現任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台灣「年度詩選」編委。《詩的聲光》創始人,曾擔任過草根詩刊、台灣詩學季刊主編。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2011新詩金典獎等十餘項。著有詩集《昨日之肉》、《五行詩及其手稿》、《愛與死的間隙》、《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等十一種,詩論集《一首詩的玩法》等五種,童詩集兩種,散文集三種。主編《新詩三十家》、《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II等十餘種。建置個人網頁「白靈文學船」、「象天堂」、「歲月中浮出一座芹壁村」、「布演台灣」、「乒乓詩」等十二種網頁(http://www.ntut.edu.tw/~thchuang/)。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