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耽溺文學的歷史學徒,一度縱身躍入政治深谷,最終轉向成為文學研究者,陳芳明的創作與學術生涯道路雖然曲折,卻也有著的風景。六十歲這一年,他寫下這本「遺忘錄」,記述生命中帶來各種招喚和隱喻的啟蒙者與夥伴。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詩的溫柔與政治暴力,是我靈魂裡對立的兩極。 「當你開門時,一顆子彈穿胸而過。」 我終於深深覺悟,像我這樣的思想犯,回鄉的道路無疑是通向死亡。 那是血色的年代,也是白色的年代。
繼《革命與詩》、《深淵與火》之後,「晚秋書」系列最終篇章,邀您一同品味晚境人生的至醇絮語。 所有的風聲與水聲依舊還是那麼清晰, 只是那段生命已經徹底消失。 只剩下這些文字,仍然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