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抗生素都治不了湯姆體內的細菌,唯有噬菌體有機會,但噬菌體是唯一會自行複製的藥物,也是唯一會隨狀況突變的藥物,與細菌交戰的結果難以預料……
《強菌天敵》宛如一部醫學推理懸疑小說,記錄一個女人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在救回摯愛之餘,也使得一種在現今這個後抗生素時代有重大救命潛力的療法,重新受到重視。
我們無法避開這些可怕疾病而置身事外,因為我們就活在自然界裡, 人類常常忘了,自己也是動物之一,而且和其他動物密不可分! 2003年肆虐中港台的SARS疫情,會不會再次死灰復燃? 伊波拉病毒什麼時候會在非洲以外地區爆發大流行? 從HIV、亨德拉病毒、伊波拉、禽流感到SARS……...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僅僅幾奈米的病毒,卻是人類的千年宿敵。 我們擺脫不了病毒的致命威脅,該如何自保? 臺灣第一本病毒專書,解析臺灣在對抗病毒的攻防中, 學到什麼、做對什麼、未來如何戰勝病毒。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端粒(telomere)是染色體的末端,也是染色體的保護箍。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 長期鑽研端粒現象與效應, 她發現:正是端粒的長短,控制了細胞和人體的壽命; 而且端粒不只是會執行遺傳指令,還會聽從你的指示, 也就是說,你的生活方式等同於對你的端粒下令, 讓你細胞老化...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本書主要介紹2023年與植物有關的科學新發現60篇,也有幾篇與真菌有關的文章。 作者 葉綠舒,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致力於科普傳播,著有《有邊讀邊學生物英文》、《番薯原來是外國人》、《植物與人類社會》、《老葉說ㄏㄨㄚˋ學》、《作物的故事》、《作物人類史:穀物與香料》。經營部落格「老葉的植物王國...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 ⚡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 ⚡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第一本由野生動物現身說法 深入生命教育的動物生態小百科 你覺得「瀕臨絕種」這件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你是否好奇他們的生活哲學,甚至是對死亡的看法? 你希望用不同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並親口聽他們說說世界在他們眼中的模樣嗎?
以演化生物學智慧, 給予21世紀人類的生存指南 大膽!挑釁! 我們如何以智人祖先的大腦與身體, 應對現代生活挑戰!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有些菇,你一生只能吃一次。有些真菌,你不得不對它肅然起敬! 好吃的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屬於「真菌界」。真菌除了以「菇」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更存在於各個被我們忽略、卻掌握存亡關鍵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當真菌難纏的菌絲開始暴走時,請當心了,它們有可能動搖國本、扭轉戰局...
●把牠們全都殺了! ●不准傷害任何一隻! 某些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程度,讓牠們開始出現在人類的生活裡,例如熊、狼、彌猴等等。與此同時,則有更多人類搬進動物們的地盤。過去野生生物學界探討的大多是如何「復育」和「計算族群數量」,現在的問題卻逐漸變成「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一本關於古代 DNA 如何深刻改變我們對人類歷史重新理解的專書 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古代DNA研究先驅者 大衛.賴克重量級作品
全美第1位、全球文獻第1例
靜脈注射噬菌體成功救命的個案
醫界形容:「就此改變醫療!」
亞馬遜書店2019年度選書
過往能輕易用抗生素治癒的疾病,隨著抗藥性時代來臨,如今逐漸變成了難治之症,醫療上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流行病學家史黛芬妮和丈夫湯姆前去埃及度假,在那裡,湯姆的身體開始感到不適,起初他們在當地的診所醫治,但隨著病情急轉直下,他們用醫療後送前往德國法蘭克福的先進醫院。醫院診斷出湯姆罹患急性胰臟炎,並且併發有假性囊腫。尤其糟糕的是,這顆已經足球大小的假性囊腫裡,蘊藏著鮑氏不動桿菌——世上最致命的多重抗藥性細菌。
由於大多數抗生素都治不了湯姆體內的細菌,史黛芬妮決定再將湯姆轉到對鮑氏不動桿菌較有經驗的醫院,於是他們回到自己任職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住進世界級的醫學中心。然而湯姆體內的細菌,對僅餘有效的三種抗生素亦逐漸有了抗藥性,醫生們只能轉而冀望將致命細菌限制在囊腫內,藉引流管不斷吸出當中的感染液,看湯姆的免疫力能否恢復過來,自己解決感染。直到有一天,囊腫內的引流管脫落,細菌流出囊腫,若不迅速解決,湯姆必死無疑。
心急如焚的史黛芬妮查遍各種另類療法,發現了抗生素發明後,長期被西方捨棄不用的噬菌體療法。噬菌體這種病毒無所不在,在環境中乃至我們體內都有,它們會寄生在細菌上進而吞噬宿主。史黛芬妮迅速向她找得到的噬菌體研究人員求救,並尋求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支持,學界、海軍與政界各方人馬快馬加鞭合作。然而噬菌體是唯一會自行複製的藥物,也是唯一會隨狀況突變的藥物,雖可能有奇效,與細菌交戰的結果也難以逆料……
《強菌天敵》宛如一部醫學推理懸疑小說,記錄一個女人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在救回摯愛之餘,也使得一種在現今這個後抗生素時代有重大救命潛力的療法,重新受到重視。
作者簡介
史黛芬妮.斯特拉次迪
史黛芬妮.斯特拉次迪是傳染病的流行病學家,也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全球健康科學副院長和哈洛德.賽門(Harold Simon)主席,她同時主持甫成立的創新噬菌體應用與治療中心,並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西門.菲莎大學的兼職教授,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醫療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人之一。
湯姆.帕特森
湯姆.帕特森是演化社會學家暨實驗心理學家,也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傑出教授,他的專長在於對HIV病毒檢驗呈陽性者,以及感染HIV和性傳染病的高危險群進行行為介入。斯特拉次迪博士和帕特森博士夫婦曾經在美墨邊界合作從事愛滋病研究長達十多年,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一起出書。
譯者簡介
張瓊懿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衷翻譯工作。譯有《荷爾蒙:科學探險如何解密掌控我們身心的神祕物質》、《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一個大腦疾病真實案例》、《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品嘗的科學》(合譯),以及《癌症探祕》等書,並長期擔任《BBC知識》與《孤獨星球》等雜誌譯者。
扣人心弦、精彩引人的驚悚醫療紀錄,這本令人欲罷不能的書,記錄了一對夫婦決意搏鬥求生的過程,也是對於抗生素濫用的一記警鐘。——《出版人週刊》
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醫學故事,難以置信卻又百分之百真實……將個人、醫學和科學三股主軸巧妙的編織在一塊……也讓(噬菌體)這個擁有一個世紀歷史的醫學技術起死回生。另外,這份來自前線的第一手報導也提醒我們,在這場與抗藥性細菌的爭戰中,平鋪直述的統計數字背後,人類將付上多麼大的代價。——羅布・奈特,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兒科教授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授,著有《髒養》(Dirt Is Good)和《微生物的巨大衝擊》(Follow Your Gut)
一個以深切的愛為出發點的故事,內容高潮迭起宛如驚悚的偵探小說,訴說一名科學家為了挽救遭到致命超級細菌感染的丈夫,組織國際醫療團隊,力挽狂瀾的經過。這個故事不但預告了抗生素失效後會帶來的混亂,也讓我們一窺可以鎮住這黑暗未來的科學。——瑪琳.麥肯納,布蘭迪斯大學新聞學院舒斯特調查新聞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著有《大危雞》(Big Chicken)和《超級細菌》(Superbug)。
精彩且驚悚,帶我們一窺抗生素濫用的後果,以及標準的健康照護起不了作用時會發生什麼事。——《科學美國人》
緊張刺激又激勵人心,訴說著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醫療驚悚故事,除了歌頌愛和承諾,也凸顯科學合作力量之偉大。——史蒂芬.強森,《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今年夏天健康與科學類最佳讀物。——健康新聞網站STAT News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