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是詩人林婉瑜的首部文集。
收錄詩作〈自由式〉和36篇短文、長文。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林婉瑜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愛的24則運算》、《剛剛發生的事》……等,在現代詩領域築出別緻景觀,此次她終於集結「詩」以外的創作,出版第一部文集。
她書寫生命的轉折,述說觸擊人心的故事。筆下情節猶如剛剛封存好的臘葉標本,脈絡精巧又透著光,打開一則故事就是踏進一個時光之隙,這部文集讓我們像身臨其境般,和她一起體驗光與暗的生活變遷、愛的遼闊,以及一種自由無拘的生命態度。
愛情、親情、創作、生命……,詩意如透明絲線穿繫於字裡行間,她敘事談論,眼光所到之處,就有了寶石的光澤。
書封由霧室設計。
內文加入了9頁,由林婉瑜構想的視覺頁面,包含紙上遊戲、圖像、照片等。
好評推薦
艾怡良:
偶爾因為多愁善感(或愛上一個人)超速,而領取一張一千六的罰單,似乎也挺浪漫,是一張值得裱框的罰單,掛了整面牆不得不說也算合理。
婉瑜的輕描淡寫,仔細咀嚼後成為戳痛我許久的仙人掌毛刺,不像荊棘,是毛刺!那種你以為徒手觸摸仙人掌上的灰燼應無所謂,接下來的數小時卻演變成肉眼不可見的灼燒。
像不想讓人覺得她(人們)是感性之人一般,生活中也絕口不提愛與不愛,忘與不忘,反倒專注於時間軸上的空隙,一小口啤酒和一個記憶中的濕度,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畫面與名字,要還饒不了自己,那也可以在於公之際分神,況且我認為這種分神是必要的,不然,理性的面具似乎也太沈重,戴久了又假又醜,不戴再被嫌吵,裡外不是人,天殺的要人類何去何從。
我想,回歸到人性,創作是一種認可,對自己的闡述。婉瑜或許在駕駛座,或許在某個揉著貓脖子的角落,緩緩的,毫不留情卻帶著關心的眼神問你:「我說說關於自己的事,你別介意好嗎?」你一點頭,她的絮語便會滲入你。
陳曉娟:
當晚,我坐在書桌前,在電腦螢幕上一幕一幕翻閱著,讀著一首又一首⋯⋯,像著了魔般讀到欲罷不能。然後從那開始直到今天,「讀婉瑜的詩」是習慣,也成為生活必要之事。
溫郁芳:
她的筆觸夾帶著詩人的敏感與浪漫,文字安靜卻又能在不經意中碰觸內心,身為忠實讀者,真的非常榮幸能跟著林婉瑜看到這些風景,也期待能繼續跟著她往未來走去。
張亦絢:
婉瑜始終都在我私心鍾愛的作者名單之中,因為我最喜歡底子素直的寫作者。素直之人不是身無燦爛奇特,比喻來說,同樣是蕾絲花邊,在素直者身上,就是不顯冗贅,只添清麗。《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也是如此。裡面越是看似直接與短小的,越是波瀾壯闊。真不知該說是螞蟻雄兵呢,還是奈米科技。認真,但從來不認真過頭;踏實,又可以對不踏實之事心存領悟——雖然大家都會覺得用「完美」形容任何事物都是誇大,但這些文章喚起我的感覺總很接近完美的感覺,像是Lou Reed(盧.里德)〈完美一日〉──別無所求、輕聲踱步的音樂。
她有時又讓我想到兒時童話裡的小仙子,即使發脾氣都很克己,慍怒時也拋不開愛心。這些創造可愛復可敬,我帶著笑意讀它,並且深信,別人也會喜歡。
作者簡介
林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愛的24則運算》、《那些閃電指向你》、《可能的花蜜》、《剛剛發生的事》;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林婉瑜email:alanis0201@yahoo.com.tw
facebook:林婉瑜
IG:alanis0201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