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感症者
0 篇書評

時間不感症者

重返魔都1930

  • 出版日期: 2020/04/1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4.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873358
  • 字數: 109,586
紙本書定價:NT$ 330
電子書售價:NT$ 23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跨世代的疑惑與想像──「中國到底是什麼模樣?」
追尋踏查世代文青之交換生浪蕩記


阿潑、崔舜華、楊佳嫻 專文推薦

摩登、嬗變、自由,雙城對位
無國界的探索與反思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二〇一九年四月到十一月之間,香港經歷了和平示威,到爆發衝突。催淚瓦斯、無差別暴力、死因不明的屍體、大規模的逮捕,幾乎成了城市的日常。但另一方面,原有秩序的崩毀也讓人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信念、價值,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係。 韓麗珠生活在香港,親身經歷這座繁華之城的巨變。八個...

  • 電子書: NT$ 261

    ★「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一場無例可循的艱難對話,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 ★「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盧郁佳  

  • 電子書: NT$ 231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 電子書: NT$ 224

    吳明益專文推薦  陳宗暉首部散文集   這部散文,就是他的「流轉孤島病中書」, 是第一本,也會是他以這題材寫作的唯一一本吧。──吳明益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在這變幻莫測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張惠菁 2021經典版特別新增—— 張惠菁新序〈虛空燦爛〉、孫梓評專訪〈給自己〉

  • 電子書: NT$ 224

    我的內部有災難,有戰爭,有殺人如麻的魔鬼, 有無情冷酷的神明。 我是情感的難民,現實的餘孽物。 她是城市的夜遊者,在世人沉入睡眠之際步入街道,梭巡於夜晝邊緣,同貓一齊踩踏時光之間的神祕界線,意識與無意識的中陰地段……

  • 電子書: NT$ 245

    「為什麼那麼孤獨 但我仍覺得是幸福的呢?」 人每往中間游一步,就會發現自己更邊陲化一點; 邊緣人的位置,是看這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暗黑系文字拾荒者——馬欣,獻給喧囂塵世的深情書寫。 描摹遊走於孤獨邊緣的一張張黑白臉容,揀選心靈疫情下的寂寞殘渣, 我們都是這世界不被理解的怪胎,在繁盛與荒蕪之間求生。...

  • 電子書: NT$ 261

    ◎中等人生的勇氣哲學:他的膽怯與夾縫求生,開啟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怪咖書蟲的觀察筆記:他的所見所思所歪樓,寫出了教科書不曾告訴我們的事。

  • 電子書: NT$ 99

    繼《鎮痛》、《共生》、《輪迴手札》三本膾炙人口的詩集之後,詩人宋尚緯的第一本雜文集!  

  • 電子書: NT$ 182

    詩人崔舜華第一部椎心敲鑿自剖的散文集。從來擅於以炙烈濃稠綿密文字織就一首首詩的崔舜華,在此次作品裡,她挖剖心的暗房。 在滿布陷阱的青春狩獵場,她那被追獵被捕獲被吞噬的慘烈青春紀事,那灼喉撕胸但卻因無法抵禦內在的獸,而終至如花瓣急速枯萎的愛情,甚至如風暴乃至疤傷累累的原生家庭,纏縛著讓她日後僅能...

  • 電子書: NT$ 224

    「應該要好好悲傷的時刻,我卻用旁觀者的眼光,試圖避開那些情緒。」   好賭的父親被女兒逐出家門 下一次會面,已是工傷後的喪葬現場   母親選擇在跨年當日結束罹癌且負債的人生 留給女兒的,是心中尚未和解的親子關係  

  • 出版日期:2020-04-17
    電子書: NT$ 231

    ★ BOOKS FROM TAIWAN入選書籍 傳說就是這樣煉成的! 你還記得嗎? 人面魚、多腿雞、日治刑場、辛亥隧道、蔣公銅像⋯⋯ 破解十三則曾經席捲臺灣人生活的都市傳說。

  • 電子書: NT$ 224

    看張亦絢如何翻轉「討厭」與「恨」,精彩又過癮。 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我討厭過的大人們」專欄文章集結, 另有首次問世「有多恨」多篇。

  • 電子書: NT$ 280

    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 出版日期:2019-07-01
    電子書: NT$ 196

    這是張馨潔寫給母親的不曾寄出的家書,寫給在創作路上匿藏十年的自己的懺情書,也是寫給咪咪與斑斑的關於愛的告解。面對人生的困局,沉默不意味著無話可說,離開也不等同於捨棄,張馨潔以輕盈而節制的文筆,細膩地刨掘隱在生命底層的暗流,在重構家族記憶的旅程中,感受時光重現的意義。

  • 電子書: NT$ 315

    100個物件在張亦絢筆下化為迷人故事,有時深情,有時可愛! 每個物件每篇不到八百字,是生命切片,也是時代切片。   一本你從未見過的張亦絢

  • 詳細資訊

    跨世代的疑惑與想像──「中國到底是什麼模樣?」
    追尋踏查世代文青之交換生浪蕩記


    阿潑、崔舜華、楊佳嫻 專文推薦

    摩登、嬗變、自由,雙城對位
    無國界的探索與反思

    中國,對於台灣人,一直以來是個複雜又晦澀的符碼。

    1930年日治時期,被日本人稱為魔都的東方巴黎上海,魅惑著心懷黃金時代的人,也魅惑著前進中國的文青CEO──劉吶鷗。跟當時往來中日台的文人一樣,他將日本新興文學介紹到中國,新感覺語法、筆下的摩登世界,以及後來推動的軟性電影,影響了中國現代藝文發展,被稱為新感覺派。卻在三十五歲那年,突遭暗殺身亡。何故?

    九十年後,東亞局勢再次轉變。徐禎苓就著劉吶鷗身後留下的唯一一本日記、1920年份的中國旅遊指南,重新走讀上一世紀的人文故事。這段旅途層層掏挖著跨世代的疑惑與想像。

    踏查者耽溺古老光陰裡,彷彿劉吶鷗在〈兩個時間的不感症者〉描寫男人沉醉於摩登女郎的戀愛時光。時間的感與不感,有浪漫,也有刻意的悖逆。徐禎苓的上海,終非上海人張愛玲自揭的華麗與蒼涼,而是交換生能懂得的言與意。

    本書特色

    ‧30年代的文青們在幹嘛?踩踏當年文青們的行走足跡,看其筆下的生活。
    ‧用一本日記、一封信、一本30年代旅遊書,跨越無國界的旅程。

    名人推薦

    無論如何,所謂的中國,不論那個時代,哪段歷史都不會是一個絕對值,如果可以將自己的經歷作為出發,將這本書視為開始,或許我們都可以像劉吶鷗那樣有個開放、浪漫、自由的人生旅行。沒有國界的。──阿潑

    我讀著這本既像是旅遊隨筆又像是研究採集的散文集時,視線不自覺地自動追獵、捕捉著關於陽光的描寫段落,從而發覺:這部散文集裡竟然充溢著光的軌跡。──崔舜華

    不代表這僅僅是趟仿/訪舊之旅。旅者/寫作者/研究者/台灣人/女性/學生,挾帶多重身分,以考掘者之眼,印證所讀,在新廢墟中辨認過去的廢墟,在易代更新後的世界裡感應深埋的霞光。
    ──楊佳嫻

     

    作者簡介

    徐禎苓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台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著有散文集《腹帖》。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