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 重新看待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是誰,廢除了折磨中國婦女千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建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建造鐵路,帶領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西方教育、建立外交官制度、實行新聞自由、推動君主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慈禧比作「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認為她是歷史上偉大的女性統治者之一?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 一部感人家史 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在無邦交的日本國,與行政最高首長建立關係, 又在短短不到五年使新聞關係正常化 張超英──在台日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 沒有他,將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耗時十二年完成 【重磅作品.紀念新版】
# 「跩哥.馬份」演員湯姆.費爾頓親筆回憶錄! # 暢銷改版新增章節,全球獨步搶先看! # 直擊哈利波特拍攝現場 # 艾瑪.華森專文推薦 # 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 # 2022邦諾書店最佳回憶錄 # 版權熱銷全球 # 獨家收錄16頁湯姆.費爾頓從未在媒體曝光公開的照片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斷背山》、《分手去旅行》、《該隱與亞伯》…… 資深文學翻譯名家宋瑛堂首部著作 無私分享30餘年譯書生涯的苦樂與領悟 帶你一窺書籍翻譯的門道,以及那些不為讀者所知的眉角與糾結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出身蘇聯KGB,投奔英國MI6,還險遭美國CIA出賣! 冷戰時期最偉大的雙面間諜──歐列格.戈傑夫斯基 他是間諜,也是叛國者,更是英雄!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間諜傳記 他改變了歷史走向!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促進英蘇和談 冷戰時期的英美蘇三方對峙,同樣可以做為今日世界局勢的參照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她的人生比她的所有小說都更離奇 傳記文學天后露西.沃斯利隆重鉅作 首次從女性角度解密克莉絲蒂的傳奇人生! 她如何成為史上最暢銷的作家,她「失蹤的11天」之謎, 以及她如何打破了那個時代對女性的種種規範—— ★英國@CrimeFest H.R.F. Keating Award決選入圍 ★《衛報》...
歷史,在他們開口前轉了彎! 如果諾曼第登陸失敗?昭和天皇退位?希拉蕊擊敗川普? 15篇無緣問世的講稿,15個幾乎改寫歷史的關鍵時刻 15次踏入平行時空的機會,一趟顛覆常識的旅程
★原中國國家清史辦主任,文史大家、專欄作家卜鍵,數十年研究心血之作。 ★這是一本寫了三十年、數易其稿才完成的帝王傳記。以細緻的筆墨,還原一個最真實的嘉靖皇帝。 ★集多種性格於一身,各種矛盾的處事,又糾結又敏銳,又冷酷又欣賞正義之士…… ★海瑞在奏章上罵他:「天下不直陛下久矣!」,成了流傳千古的...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2022修訂版 歷經十三年探詢與追索,成就最完整的趙紫陽全傳 中國近代最開明前進的改革家, 他的名字是中共至今仍不敢面對的禁忌! 本書以趙紫陽的生平為經緯,透過他的政治際遇貫通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並揭露了中共亟欲迴避的內部鬥爭真實面貌。對於期盼深入認識趙紫陽、了解中共歷史事實和中國大陸社會變...
《鴻》《毛澤東》《慈禧》暢銷傳記作家/張戎 暌違六年最新重磅巨作 現代中國從慈禧到今天,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正是完整串連中國百年史的關鍵人物! 跨越三個世紀 走過三大陸 多場革命 三位家喻戶曉的女子 三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人生 親訪宋、孔、蔣、孫家親屬與專家學者見證人 參閱臺港英美俄五地共14...
最狂熾又摯情的人生絮語 深受無數影迷喜愛的「石內卜教授」,唯一親筆出版的私人日記集結 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藝術表演者—— 本書猶如一張難得的邀請函 帶你進入他表演的後臺
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 重新看待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考據大量珍貴史料,包括宮廷諭旨、核心人物日記信件、外國皇室檔案、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證言,還原慈禧執政的真實面貌,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是理解近代中國的傑作!
◎繼全球狂銷一千三百萬冊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國際重量級傳記作家張戎,費時八年最新巨作,中文版首度面世!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書店外文選書
◎新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gr4EII_3Q
是誰,廢除了折磨中國婦女千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建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建造鐵路,帶領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西方教育、建立外交官制度、實行新聞自由、推動君主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慈禧比作「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認為她是歷史上偉大的女性統治者之一?
「這本書並不是要把慈禧寫成一個聖人,她不是聖人,也不是一個邪惡的人,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一個巨大帝國的至高統治者,她當然雙手有鮮血。慈禧之前什麼都沒有的,她開始把這些東西一件件引進來,而且走得比現在這些領導人都遠。」──張戎
1852年春天,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在為皇上挑選后妃的全國「選秀」中被選上,入宮不到十年,她發動宮廷政變,一躍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掌握全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命運達數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後。她,就是慈禧皇太后。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她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由此,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
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歲收是乾隆鼎盛時期的兩倍;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設置現代化海關;首設培育翻譯人才的「同文館」,更增加理工科學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站在保護傳統與改革浪潮的交會點,決策格外需要過人的勇氣與判斷力,而身為一個女子,慈禧更必須展現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以得眾信服。本書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作者簡介
張戎,全球知名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和《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兩書作者。1991年《鴻》出版後,成為英國出版史上非小說類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名列讀者評選的二十世紀最佳書單,在全世界有關中國的著作中讀者最多,至今在英美亞馬遜網路書店中國欄目的暢銷書榜上仍名列前茅。2005年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出版,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說:「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這兩本書迄今已經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銷售量超過一千五百萬冊。《慈禧:開啓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於2013年出版英文版,《紐約時報》稱這本書是第一部全面使用中英文史料的、關於慈禧的權威著作。
張戎1952年出生於四川宜賓,文革中做過農民、赤腳醫生、翻砂工和電工。1973年就讀四川大學外文系。1978年留學英國,1979年入約克大學專攻語言學,1982年獲博士學位,是中共執政以來第一位獲英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大陸人。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
相關著作:《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作者親簽扉頁)》《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中文版自序/秉筆直書寫慈禧/張戎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翻譯完畢、出版,浩繁的註釋也都整理上網後,二○○七年,我開始考慮下一本書。兩位朋友讓我動了寫慈禧的念頭。尼古拉.羅曼諾夫(Nicholas Romanov)是俄羅斯沙皇繼位人,他的祖上曾同慈禧打過不少交道。親王本人熱愛歷史,建議我寫慈禧傳記。英國畫家詹姆士.里烏(James Reeve)也希望我寫。他看過為慈禧畫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Katharine Carl)的回憶錄,書中描寫的慈禧能讓小鳥飛到她手指尖停下的本事,讓他大為傾倒。他對我說:「你剛完成了一部沉重的大書,該寫本輕鬆的了!」當然,進入了研究後我才體會到,雖然慈禧有輕鬆的一面,但寫她我輕鬆不了。慈禧曾統治中國達數十年,掌握當時近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命運,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那時我對慈禧知之甚少,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眾口一詞的譴責,只得了個人人喊打的印象。但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寫作《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時感受到的一次觸動:折磨姥姥的「三寸金蓮」,原來是慈禧最早頒發諭旨廢除的!這跟她頑固守舊又殘忍邪惡的形象是那樣不同。後來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我更意識到,中國邁出現代化第一步是在一八六一年慈禧執政後。農家孩子毛澤東成長在慈禧和她之後的時代,他享受的機會和自由是我在毛統治下不敢夢想的。人們有時也提到慈禧時期的成就,但總會歸功於某某官員,慈禧仍逃不過遭受貶斥的命運。記得我時常忍不住想:當時誰是中國「領導人」?誰發指令?不是說慈禧「嗜權如命」嗎?到底是不是她掌權?如果是,為什麼「帳」不算在她頭上?
許多年過去了,這些問題重新撞擊我的大腦,使我充滿了探索真實慈禧的願望。我要了解慈禧太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對中國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做為一個對女性特別感興趣的傳記作家,我還想進入女人慈禧的內心。
就像當初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樣,研究慈禧我當然也從史料著手。正如胡適先生所說:「科學精神便是尊重事實,尋找證據,證據走向哪兒去,我們就跟到哪兒去。」我很幸運,有關這段歷史時期的檔案全面開放,史學家還在不斷地系統公布原始資料。一個巨大而豐富的史料寶庫在等著我,我為又有了做「歷史偵探」的機會而喜不自禁。
我研究的大量文獻,有諭旨、奏摺和其他宮廷文件;有核心人物的日記、信件、劄記;有外國(如英國)的皇室檔案、國會紀錄、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所有引號,都徵引原文。一切細節,包括天氣、服裝,都有出處。我不用野史,偶爾需要採用時用「據說」一類詞彙標明。我寫歷史,不寫小說。
絕大部分檔案能為我所用,是史學界專家、學者的功勞。他們成年累月辛勤地把塵封文獻整理成書,一套套出版;或者把精心考證的史實發表在學術專著、論文中。沒有他們的鋪路,我的書不可能完成。在我研究、寫作的過程中,許多專家給我極其慷慨的幫助,包括在英文版出版之後電郵給我他們的最新發現。這一切都讓我感激不盡!
當然,寫歷史是對客觀史料作主觀解讀。對一些史料,我與敬佩的專家或許解讀不同。書中若干觀點更可能讓不少人震驚。希望這本照我自己的研究結果寫成的慈禧傳記,能為讀者了解中國歷史上那個大轉折的時代、了解那位把握時代命運的女人,提供新的視野。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的寫作宗旨,除了言必有據,就是秉筆直書。
張戎
二○一四年春,倫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