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子忠孝誥序
吾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春秋忠也。孝經孝也。可知聖賢以忠孝為本矣。世之議二氏者。動曰無君臣父子之倫。孰知慈腸覺世。有功社稷。一子得道。九祖昇天之不誣耶。故呂祖言無不忠孝之神仙。無不忠孝之佛祖。離忠離孝。非佛非仙。嗚呼盡之矣。朱子輯小學。採錄忠臣孝子事實。然亦未能盡載。茲誥選古來精忠至孝。三十六人。又七十二人。可謂備矣。抑又嚴矣。各係以讚。或檃括生平。或標舉一節。各極其趣。如箴如銘。如樂府古詩。昔王世貞謂李東陽樂府。自是天地間一種文字。此足當之。若馬融僭作忠經。以配孝經。固法言中說擬論語之比。唐玄宗表章孝經。獨遺閨門一章。亦未能以孝治。吾觀呂祖之自讚曰。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千秋大道。是呂祖忠孝神仙也。今作此誥。現身說法。欲天下萬世之人。無不勉為忠孝完人也。世人無不願見呂祖矣。試還而自問。果夙興夜寐。吾忝爾所生否。果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否。苟無慚於君父。即可以對呂祖。雖不見。見也。不然。戎服講老子。北向誦孝經。其效何如。雖日誦此誥。有何是處。
義陵劉體恕敬序
重刻忠孝誥序
宇宙間。可以感天地。格神明。令見者敬。聞者慕。名萬古而不朽者。曰忠臣。曰孝子耳。然忠而不誠。是謂偽忠。孝而不誠。是謂偽孝。去偽求純。以誠為至。蓋誠則篤。篤則純。不見為忠。在在皆忠。不見為孝。在在皆孝。大哉孚佑帝君。忠孝寶誥一書。言言玉律。字字金科。自舜文周孔四聖人而下。大忠若而神。至孝若而神。列其名號。讚其實行。無非為天下萬世勉其忠孝也。即無非為天下萬世。防其不忠孝也。蓋天下萬世之人。皆秉天地正氣以生。靈異萬類。所宜保合各正。側身修行。於君則忠。心心報國。於親則孝。唸唸承懽。而且兢兢乎不忠之非孝也。黽黽乎移孝以作忠也。進思退思。而忠不自覺。明天察地。而孝不自知。斯乃純哉其忠。純哉其孝。名當時而傳後世。誰不曰某某忠臣。某某孝子耶。今姚子方昇。請刊行世。呂祖親降寶壇。用伸嘉勉。時蒙呂祖竝蘇真同賜臨覽。蔣子正校。又以序請於上。許之。以命余書。余喜祖教之盛於此也。諸子存心立行之。以忠孝自期也。故刊行訓世。廣為傳播。有如姚子。善不獨善。多方引人。有如蔣子。二子奉教之心。其殆誠而篤矣。請刊請序。此誥以行。果有虔誦敬禮之士。宣揚於口。領悟於心。身體之。力行之。勿隣偽忠。勿涉偽孝。各自奮勉。抵於純誠。則生為忠孝完人。歿為忠孝名神。有不感天地。格神明於宇宙間者。余未之前聞。桂香殿外奏宣天下善冊。
御史大仙卿史大成敬序
正陽帝君忠孝誥序
天地一大蘧廬也。宇宙一大劇場也。山川嶽瀆。一大鋪張也。日月雲霞。一大景色也。鳥獸草木。一大妝點也。人處其中。生死壽夭。富貴貧賤。吉凶悔吝。妻財子祿。一大夢幻也。古往今來。歷年千百。寒暑推移。少壯老死。一大瞬息也。然數窮則變。德厚則悠。名節完人。雖死猶生。即天地混沌。日月晦明。山川崩竭。草木萎榮。而至德所昭。大義所著。歷百千萬劫。亦永存而不替者。娑婆世界。人事茫茫。苦海無邊。眾生碌碌。或矢志空虛。置身於渺漠之鄉。或矯情干譽。居然為學道之人。無父無君。不忠不孝。甚而似是而非。猶豫於中。以刻薄為嚴明。以迂愚為忠厚。滾滾紅塵。相胥陷溺。昏昏習俗。共墜輪迴。吾友純陽子。念世教之衰微。憫蒼生之矇昧。特揭忠孝。以正人心。宣寫頒行。廣佈人間。其立言本意。必酌精忠純篤。至孝無黍者。方得入誥。如少有瑕疵。則不與焉。所作忠誥七十二位。孝誥三十六位。凡六卷。每卷俱有發明。此皆人世所共見共聞。彰明較著者。其餘事蹟隱晦。出處罕知。皆不悉贅。以是而知超凡入聖。成佛登仙。莫不由於倫紀綱常之際。以為進德修業之基也。其有裨於世道人心。豈淺顯哉。是為序。
無我子忠孝誥序
吾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春秋忠也。孝經孝也。可知聖賢以忠孝為本矣。世之議二氏者。動曰無君臣父子之倫。孰知慈腸覺世。有功社稷。一子得道。九祖昇天之不誣耶。故呂祖言無不忠孝之神仙。無不忠孝之佛祖。離忠離孝。非佛非仙。嗚呼盡之矣。朱子輯小學。採錄忠臣孝子事實。然亦未能盡載。茲誥選古來精忠至孝。三十六人。又七十二人。可謂備矣。抑又嚴矣。各係以讚。或檃括生平。或標舉一節。各極其趣。如箴如銘。如樂府古詩。昔王世貞謂李東陽樂府。自是天地間一種文字。此足當之。若馬融僭作忠經。以配孝經。固法言中說擬論語之比。唐玄宗表章孝經。獨遺閨門一章。亦未能以孝治。吾觀呂祖之自讚曰。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千秋大道。是呂祖忠孝神仙也。今作此誥。現身說法。欲天下萬世之人。無不勉為忠孝完人也。世人無不願見呂祖矣。試還而自問。果夙興夜寐。吾忝爾所生否。果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否。苟無慚於君父。即可以對呂祖。雖不見。見也。不然。戎服講老子。北向誦孝經。其效何如。雖日誦此誥。有何是處。
義陵劉體恕敬序
重刻忠孝誥序
宇宙間。可以感天地。格神明。令見者敬。聞者慕。名萬古而不朽者。曰忠臣。曰孝子耳。然忠而不誠。是謂偽忠。孝而不誠。是謂偽孝。去偽求純。以誠為至。蓋誠則篤。篤則純。不見為忠。在在皆忠。不見為孝。在在皆孝。大哉孚佑帝君。忠孝寶誥一書。言言玉律。字字金科。自舜文周孔四聖人而下。大忠若而神。至孝若而神。列其名號。讚其實行。無非為天下萬世勉其忠孝也。即無非為天下萬世。防其不忠孝也。蓋天下萬世之人。皆秉天地正氣以生。靈異萬類。所宜保合各正。側身修行。於君則忠。心心報國。於親則孝。唸唸承懽。而且兢兢乎不忠之非孝也。黽黽乎移孝以作忠也。進思退思。而忠不自覺。明天察地。而孝不自知。斯乃純哉其忠。純哉其孝。名當時而傳後世。誰不曰某某忠臣。某某孝子耶。今姚子方昇。請刊行世。呂祖親降寶壇。用伸嘉勉。時蒙呂祖竝蘇真同賜臨覽。蔣子正校。又以序請於上。許之。以命余書。余喜祖教之盛於此也。諸子存心立行之。以忠孝自期也。故刊行訓世。廣為傳播。有如姚子。善不獨善。多方引人。有如蔣子。二子奉教之心。其殆誠而篤矣。請刊請序。此誥以行。果有虔誦敬禮之士。宣揚於口。領悟於心。身體之。力行之。勿隣偽忠。勿涉偽孝。各自奮勉。抵於純誠。則生為忠孝完人。歿為忠孝名神。有不感天地。格神明於宇宙間者。余未之前聞。桂香殿外奏宣天下善冊。
御史大仙卿史大成敬序
正陽帝君忠孝誥序
天地一大蘧廬也。宇宙一大劇場也。山川嶽瀆。一大鋪張也。日月雲霞。一大景色也。鳥獸草木。一大妝點也。人處其中。生死壽夭。富貴貧賤。吉凶悔吝。妻財子祿。一大夢幻也。古往今來。歷年千百。寒暑推移。少壯老死。一大瞬息也。然數窮則變。德厚則悠。名節完人。雖死猶生。即天地混沌。日月晦明。山川崩竭。草木萎榮。而至德所昭。大義所著。歷百千萬劫。亦永存而不替者。娑婆世界。人事茫茫。苦海無邊。眾生碌碌。或矢志空虛。置身於渺漠之鄉。或矯情干譽。居然為學道之人。無父無君。不忠不孝。甚而似是而非。猶豫於中。以刻薄為嚴明。以迂愚為忠厚。滾滾紅塵。相胥陷溺。昏昏習俗。共墜輪迴。吾友純陽子。念世教之衰微。憫蒼生之矇昧。特揭忠孝。以正人心。宣寫頒行。廣佈人間。其立言本意。必酌精忠純篤。至孝無黍者。方得入誥。如少有瑕疵。則不與焉。所作忠誥七十二位。孝誥三十六位。凡六卷。每卷俱有發明。此皆人世所共見共聞。彰明較著者。其餘事蹟隱晦。出處罕知。皆不悉贅。以是而知超凡入聖。成佛登仙。莫不由於倫紀綱常之際。以為進德修業之基也。其有裨於世道人心。豈淺顯哉。是為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