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夢值得我們賣命嗎?或是活生生餓死?
我們相信,文字是某些人的救贖
──可是值得為它犧牲一切嗎?
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他們寫下《對照記@1963》,他們《忽然,懂了》,他們感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 這次,他們仨不再只是對照,而是各自出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行況味。 一本書,三個旅人,三種世界觀。 跟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出發 到處旅行、迷路、尋書、看人、賞玩世界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文學大夢值得我們賣命嗎?或是活生生餓死?
我們相信,文字是某些人的救贖
──可是值得為它犧牲一切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文章,儘管有些文章明顯特別不完美。但我後來才明白,如果花時間繼續寫下去,缺點多大,優點就有多大──如果真能看見這缺點,並願意背負這個缺點走得那麼遠的話。」
作家可以靠寫作維生嗎?出了書算是作家嗎?
文學獎是否太老派?要去演講嗎?
版稅有多少?信用卡屢次審核不過?
所謂文壇新秀後來去哪了?
如果你或家人喜歡寫作怎麼辦,這輩子是否沒救了?
作者陳又津踏上不歸路,從熱血的文學少女,到親身嘗試以文字維生的諸多可能性,遇過各式疑難雜症,為了求生,不得不紀錄身邊發生過的的光怪陸離……
──合約是照妖鏡。(因為沒有工會)
──到底要不要參加文學獎?(看個人需求)
──關於開價要注意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不當作家的話,還有哪些選擇?(預先想好退路)
──如何面對新書分享會?(殘忍的事之一)
──現在專職寫作的收入?(殘忍的事之二)
──到底要不要開外掛?(收入來源之一)
──不寫之後該怎辦?(不管有沒有成名都需要思考)
「寫作固然不輕鬆,但這個社會難道有什麼輕鬆的工作嗎?如果有,我現在就去做!」
「市場在哪裡?『市場』、『社會』是我走在路上會碰到的東西嗎?」
2018年9月 雇主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雇主自己訓練。
※文學作家親自以過來人經驗,告訴想朝寫作作為人生職業的你,靠文字維生的諸多可能性、以及會遇上的疑難雜症。
※特別收錄14位文字工作者的保平安守則──
阿潑、祁立峰、林立青、林孟寰、神小風、洪茲盈、追奇、陳栢青、楊双子、黃威融、蔡坤霖、劉揚銘、賴庭荷、蕭詒徽(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陳又津
1986年出生於台北三重,專職寫作。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劇本創作組碩士。27歲時以風格鮮明的《少女忽必烈》登上《印刻文學生活誌》封面人物。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2010年起,曾獲角川華文輕小說決選入圍、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冠軍、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劇本佳作、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入選《九歌103年度小說選》。
著有《少女忽必烈》、《準台北人》、《跨界通訊》等。
網站 ∣ dali1986.wix.com/yuchinchen
Blog ∣ 少女忽必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