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閱讀?為何寫作?
一個蒙太奇鏡頭陡然浮現,正在讀書的卡夫卡,透過詩之眼看見了袁枚;而偷窺卡夫卡情書的我,又透過這首詩的細縫回望袁枚。
盒裡的卡夫卡,會不會以他黑曜之眼,流亮如銀的鐵甲,收攝這一層又一層的閱讀鏡頭呢?就像六朝志怪裡的陽羨書生,開口吐出嘴裡一層又一層物事。
閱讀就像這樣,當我以為發現真相,卻發現背後總有另一層故事。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61個詞條 × 61種情境 多年前,胡晴舫和這個世界談的一場激情戀愛 ──即使這個世界從不回頭多看她一眼 你只有抽取了她寫作的具體時空,才會發現文本超越時空的能力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我的室友卡夫卡》收錄作家伊絲塔進入文學共和國以來,屢獲獎項肯定及報刊發表作品共十四篇。
「輯一:回望」那些隱匿難以啟齒、遠離人群的舊時光。那個藉求學北上出走的自己,在研究生活與學思之際,仍不斷回望家鄉台東的人與物與情。
「輯二:遊觀」是她從蟄伏書案的學子,轉為探索天地的旅人。是對生活行路的回眸一瞥、對立體世界的所慕所嘆,記錄下行旅觀聞,也記錄靈思的吉光片羽。
【作者簡介】
伊絲塔
一九八二年生,政大文學博士。副業插畫、飛羽藝術師。
散文作品曾獲第十八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類、梁實秋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中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等。著有《飛羽集》。
《我的室友卡夫卡》曾獲第三十二屆梁實秋文學獎評審獎。
聯絡信箱:ishtarstory@gmail.com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