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由國內歷史學者執筆的以色列史專書
從流浪到建國,細說猶太人的千年歸鄉路
西方各國的權勢角力、以阿的零和關係,在巴勒斯坦火熱上演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最全面、最完整,寫給當代與未來的新英國史 一座與外隔絕的邊陲群島,如何成為海上霸主與世界大國? 一提到英國,你會想到什麼? 倫敦鐵塔、皇家衛兵,果醬司康、炸魚薯條,披頭四、哈利波特, 高貴優雅的英國王室,還是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 除了老掉牙的歷史事件和王室八卦祕辛,你應該認識它更多!...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西亞 ──────────── 現代治理的挫敗處,大國博弈的焦點處,各種主義教條的競逐處 100年前,鄂圖曼帝國解體,西方列強進駐劃界, 自此開啟西亞地區百年來不斷動盪的歷史。 100年間,有新的國家誕生,有舊的國家支離破碎; 100年間,有人找不到家鄉,也有...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日本亞馬遜4.8星讚賞推薦 **熱賣長銷即將邁入十刷 **YouTube點閱數累積超過百萬的歷史學堂講師 **史觀犀利、分析簡潔又不乏幽默的日本補教名師
扎馬會戰的慘敗使迦太基失去再戰的可能,漢尼拔引退之後,羅馬再無敵手,加速了羅馬稱霸地中海世界的進程。西元前146年,羅馬踏破迦太基城,七百年的北非古國,就此化為一堆瓦礫,取而代之的是「屬省亞非利加」。
執迷於採礦、用殘暴武力寫下傳奇故事、宗教的牽動人口 在這片魔幻土地留下痕跡,創造歷史! 怎樣全面掌握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現實?這片土地上的人有著什麼樣的特徵? 無論是神祕的古代文明、鮮明的文學風格,還是動盪的政局、不平衡的發展, 拉丁美洲究竟為何與世界其他地區如此不同?讀完這本書你會有答案!
中古歐洲唯一的伊斯蘭土地, 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共居八百年, 這裡是戰火四起的地獄,也是和平共處的天堂。 ◎本書重點 1. 傳統天主教國家的八百年伊斯蘭歷史。 2. 挑戰伊斯蘭與基督教對立的二元史觀。 3. 重新思索信仰在人類歷史中的角色。
第一本由國內歷史學者執筆的以色列史專書
從流浪到建國,細說猶太人的千年歸鄉路
西方各國的權勢角力、以阿的零和關係,在巴勒斯坦火熱上演
★神話性質濃厚的《聖經》,有多少真實成分在其中?
《聖經》雖然是研究古代以色列歷史的重要史料,但是其內容神話性質濃厚,很難讓人盡信它的真實性。在越來越多的資料出土、越多不同角度的學術研究問世之後,學者已經對《舊約聖經》裡古代以色列的存在、發展、影響,以及《新約聖經》裡的耶穌行跡,有了不同的解讀。《聖經》看似如歷史,其本質卻不是,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與解讀。
如《舊約聖經》曾記載迦南地(即今巴勒斯坦)是耶和華賜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然而除了《聖經》之外,至今仍沒有其他文獻或考古發現,可以證明猶太人曾在巴勒斯坦生活。而《新約聖經》中的耶穌,具有行神蹟的能力,能以念咒、吐唾沫等方式治療疾病,但是根據學者的研究,耶穌應該是個驅魔師,而且當時具有這種能力的人,還不只耶穌一人,這也反映出西元一世紀時,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動盪不安,人民亟需奇蹟的安慰。
★美國、英國為何那麼好心,要幫助以色列建國?
1948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以色列不顧巴勒斯坦數百萬阿拉伯居民的感受,逕自宣布建國。以色列之所以態度如此強硬,是因為背後有英、美的支持。
早在十九世紀末,受到民族主義蓬勃發展的影響,出現了猶太復國主義思潮,猶太復國主義者試圖尋求各國的協助,以達成重返巴勒斯坦的目標。英國在西亞擁有極大的利益,能夠控制巴勒斯坦,便意味著擁有牽制宿敵俄國的力量。因此猶太人說服英國,希望其在猶太人復國之路上給予幫助。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取代歐洲成為民主世界的領導者,而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猶太群體也生活在美國,他們在美國的金融、政治等領域擁有龐大勢力,因此美國的立場也支持猶太人復國。加上納粹大屠殺使國際上普遍對猶太人採取同情的態度,於是《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通過,猶太人最終得以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家。
★猶太人建國之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眾多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甚至建國的情況之下,世居當地已千年的阿拉伯人,生存空間遭到擠壓,鄰近的阿拉伯國家也不認同以色列的存在。在以色列建國之前,雙方即已發生武力上的衝突,阿拉伯人抗拒猶太人移入,猶太人則極力擴大占領區域。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後,隔天阿拉伯聯軍便進攻以色列,掀起了近半世紀的連天烽火。自1948至1982年之間,共爆發五次中東戰爭,其中最為人熟悉的1967年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占領了整個巴勒斯坦,對阿拉伯國家勢力造成一大打擊。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軍乘以色列「贖罪日」全國休假之際突襲,則是讓以色列傷亡慘重。
【作者簡介】
陳立樵
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成員、自由評論網「伊朗與西亞世界」專欄作者。主要研究興趣為二十世紀英國與伊朗的外交關係、中國與西亞的外交關係。已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另譯有《伊斯蘭文明:火藥帝國與現代伊斯蘭(下卷)》(臺灣商務)。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