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有手
卻假裝曾經有
喜歡凝望太陽傻笑。
在水裡不停漫游
大腦沒有
小腦沒有
打不破的心牆
五彩繽紛
愛是嚴厲的酷刑 為了甚麼 剜出了心臟我仍然活著 我不能愛你了 這個國家令我分心 他以詩歌翻過拒馬與圍牆 以叩問,敲醒暴力的黑夜 當世界逐步崩毀,詩人更加跨步向前 在失速的質疑與叩問中張開雙臂,擁抱這個即將粉碎的世界 「若總有天要變得陌生 好好愛一個人 又怎麼可能」 ──〈大馬士革...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繼首部詩集《波麗露》之後,不到一年,崔舜華以驚人的創作爆發力,寫下《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在這本集子裡,年輕女詩人走入市井小巷,走進柴米油鹽,遭遇了詩與現實的擦撞;而她反芻世俗生活,反芻初初踏入的婚姻,反覆咀嚼現實的甜蜜以及磨耗,深刻張狂,也危顫纖細。
徐珮芬第四本詩集・第二屆周夢蝶詩獎得獎作品 收錄三十二首創作,呢喃短句交錯其中,是詩人穿走生活,竭盡求生,數著日子、看著電視,任慾望與不安湧動,思緒混亂致使語言失序,詩句時而放縱時而噤聲,眼前一切形變扭曲,甚至忘了自己的模樣,成了白晝中的失能者,夜裏問著:「你不覺得,這就是我們的Happy e...
「這世界每天都有人哭泣、哀戚、徬徨
詩人這容器究竟能透過文字反映些什麼
但願有生之年我能找到答案」
作者自稱平庸之人,寫著像是詩的字字句句,內容充斥著對社會的諸多嘲諷、貶抑、譏誚與無奈;奚落「詩人」這承襲千年、有著良好傳統,如今卻只是陌生符號的標籤。
無論是〈新台灣價值〉的「君子愛財,四年/則變/我的拳頭永遠/對著勞工/口袋每個月/裝進九萬」,或是〈失業〉的「一塊生肉躺在路上/許多老鼠裝作沒看見/找尋著早被搬走的乳酪/走進狗兒溫馴的大嘴」,皆為作者真誠面對社會、透過文字體現的所有真實。
書寫這個世界的同時,作者也質問:自己的筆要插在哪裡?是無奈地擱置桌案,或直指炫目的光?
「我督促心中那枝不折之筆,能插入堅石成為收集怒雷的針,永遠炙著瞪大凡間百態諸象的雙眼。」
作者簡介
蘇家立
1983年生於台灣新竹。國小特教教師,喜好閱讀、寫作、弈棋、動漫畫、電玩、縫紉、甜點、游泳與唱日K。著有《向一根半透明的電線桿祈雪》、《渣渣立志傳》、《其實你不知道》。
反對人造偽神,厭惡各種攀龍附鳳。反共反戰反無能執政,總之什麼都可以反,唯一反不了的是過去,而未來不一定看得見。欣賞的作家是卡爾維諾、馬奎斯與馮內果,稍微有點在意的大多都已逝去。
在後真相時代,我也許只是眾多認知交織中,逐漸失去原貌的一個謊言,而我能做的就是接受這事實:在人群裡淡薄個人色彩,最終化為塵土消逝。即使分崩解析,最後能記得曾寫下什麼,儘管是筆很快就被抹掉的狂語胡言,那又如何。
如果你在馬路上看到我的骨骸,不要猶疑,用力踩過去就對了。
那無疑是我的盡頭。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