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墳之地

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The Land of Open Graves : Living and Dying on the Migrant Trail

1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12/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535439
  • eISBN: 9786269535460
  • 字數: 204,911
紙本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售價:NT$ 42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敞墳之地》記錄的就是美墨邊境穿越者每天面對的暴力與死亡。
  作者德里昂受的是考古學訓練,並於2009年開始帶領學生在美墨邊境進行「無證遷移計畫」。本書結合了人類學四大領域:民族誌、考古學、語言學及鑑識科學,清楚呈現無證遷移的社會過程,同時剖析美國的「威懾預防」政策並對其提出嚴厲批判。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2

    這是歷史的幽靈徘徊不去的亂世 大濫殺、強制滅絕、滅種、滅族再度上演?!當今世界現況已和希特勒所處的世界愈來越像! 地球人口爆炸、乾淨水源短缺、糧食危機,外加全球氣候變異、天災人禍頻傳…… 一直以來我們誤會大屠殺的真正成因:生態恐慌和國家毀滅! 原來,人人都可能是滅絕的幫凶!!

  • 電子書: NT$ 336

    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世界這麼不平等?   「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賈德‧戴蒙經典不墜之作 最具原創性與影響力的一萬三千年人類簡史    

  • 電子書: NT$ 595

    「不敢相信,這真是太可怕!」 我們永遠只會這麼說,然後繼續享用晚餐 從猶太大屠殺、盧安達到新疆維吾爾,為何沒有人阻止種族屠殺? 聯合國在幹嘛?世界警察美國為何不幫? 是刻意縱容還是無能為力?是無利可圖還是道德淪喪? 國際開發總署署長 薩曼莎.鮑爾 拆解人道難題的批判之作   ★ 榮獲...

  • 電子書: NT$ 450

     【作者新版序言+新增史證修訂】 *獨家贈品:購書就送《人類大歷史(增訂版)》電子桌布(手機與mooInk尺寸)一組(zip檔下載)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 但今日,只剩下一個人種:智人(Homo sapiens),亦即明智的人種。 但是我們真的明智嗎?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15

    理解新疆的重要研究,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 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面貌、聲音、行為、情緒,高科技監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握人類 這一切不只來自中國,更來自美國矽谷與西雅圖 人性在監控下的扭曲及兩難,無所遁形

  • 電子書: NT$ 350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消失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底下的神殿 竟是日出之國神明遠渡來臺的居所 當世界戰局的大轟炸與炮火,震盪、重整了東亞秩序 神明離去之後,神之器變成了敗戰物,又將流落何方?

  • 電子書: NT$ 385

      作者布魯梅爾擁有三十年外交經驗,他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帶領讀者縱橫千年世界史,剖析國家贈禮的奧祕,以及每一件禮物背後的含義。無論是想增廣見聞、充實歷史知識的一般讀者,還是有志於國民外交與強化送禮手腕的現代公民,都不能錯過這本知性與樂趣兼具的讀物。

  • 電子書: NT$ 299

    繼俄羅斯後,下一個掀起全球風暴的國家在哪裡? 全球油價波動,竟是這個人一手操弄? 他是MBS,最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獨裁者。 《鯨吞億萬》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 2020 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

  • 電子書: NT$ 442

    從青銅時代至今日局勢,理解中亞史重磅經典之作 顛覆游牧民族=野蠻人的刻板印象 中亞的璀璨文明,照亮了整條路上絲綢之路 絲路上帝國的歷史,就是中亞各民族的歷史 ★ 榮獲美國出版協會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 ★

  • 電子書: NT$ 442

    全世界的人都在讀、討論度最高的當代歷史鉅作! ◆ 授權全球30個國家,銷量突破100萬冊 ◆ 榮登各大媒體書店年度最佳選書 ◆ 無刪改繁體中文完整版隆重上市 絲綢之路主宰了人類的過去,也必將決定世界的未來 牛津大學重量級史學家彼德‧梵科潘重新解讀世界史 以全新角度、宏觀視野、創新思維、清晰邏輯、...

  • 電子書: NT$ 403

    1921年初版問世以來,全球銷量超過10,000,000本 歷史上最成功、最多人閱讀過的世界通史 九千年人類史詩故事 傳承一世紀的歷久彌新 1922年第一屆紐伯瑞文學獎經典巨著 全球銷量超過一千萬冊,有史以來最多人讀過的世界通史 最新90章增訂版,從開天闢地到茉莉花革命 最完整、最易讀、...

  • 電子書: NT$ 184

    本書是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用50年時間周遊世界各國完成的《世界文明史》最終結論 。 作者認為,面面俱到的觀點並不存在。畢竟我們無法全盤了解歷史,因此我們得有「歷史是片面」的認知,我們必須「暫且安於目前臆測」的態度;對於歷史,也該和科學、政治學、相對論和其他法則一樣, 這是一種必須抱持的人...

  • 電子書: NT$ 450

    熱烈預購中,10/30正式派送至個人書櫃 全球熱銷巨著《人類大歷史》精彩改編、精美插圖 隆重推出第1冊〈人類誕生〉 全球同步出版 當代思想指標,《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哈拉瑞  挑戰電影視覺風格 全新力作   人類這種弱小動物, 究竟如何能統治地球...

  • 電子書: NT$ 364

    世界分崩離析,文明漸行漸遠,如何跨越分歧,找出連結彼此的新敘事? 什麼是左右世界歷史的關鍵力量?我們很常想到戰爭與英雄、政治經濟制度與地理環境,卻常常忘記「敘事」的重要性。從石器時代開始,不同文明的人類就用敘事來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也用敘事界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同敘事間衝突與融合,奠定了不...

  • 電子書: NT$ 338

    傳染病與人類文明交融史  經典中的經典  世界史奠基巨擘—麥克尼爾 史詩級代表作  瘟疫,是人類最深的恐懼, 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 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

  • 特價 電子書: NT$ 416

      這場「東亞百年戰爭」起自於幕末,終於大東亞戰爭,其核心是日本為「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亞洲」而發起的反擊戰爭。   面對戰勝國史觀的壓迫,日本人為肯定自己而建立的大東亞戰爭史觀,能夠說服我們嗎?中文世界又該如何理解,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

  • 電子書: NT$ 300

    一個慷慨無畏的靈魂,如何以他的思辨與抉擇撼動世界? 《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逝世前堅持寫下的人生自述! 為什麼比爾.蓋茲會自掏腰包,讓全美大學生人手一本《真確》,甚至要求每個微軟的員工都要讀? 是什麼樣的人生歷程與思辨,讓漢斯.羅斯林成為舉世聞名的全球公衛學家與教育家,並以《真確》揭露...

  • 電子書: NT$ 293

    文明的搖籃、發展與衝突、貿易戰爭、殖民爭霸、強權併吞、生態環境 海洋是世上最大犯罪現場?最多不法之地? 大海的一切,牽動著陸地上的人類,7大海洋的過去與未來如何影響世界?

  • 詳細資訊

    「好好地記錄死亡。」
    這是一個人類學家最艱困的敘事,從中呈現出這個時代最急迫的政治議題──
    我們該如何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下,思考所謂「人命價值」?

      美墨邊境的索諾拉沙漠不時可見散落棄置的屍骨,或是亡者的遺留物。因為有成千上萬無證移民企圖從墨西哥跨越邊界進入美國。只是,這趟理應邁向美好未來的希望之旅(雖然非法),很多人無法走完,很多家庭從此支離破碎。

      近三十年來,美國逐步加強邊境管理,1993年開始,在所謂「威懾預防」政策之下,邊境巡警透過在城市近郊頻繁且大規模的巡邏查緝,將無證移民從原本穿越城市的路線上移除,然後把他們推向嚴苛的自然環境。過去這些遷移者貼近城市,相對而言安全,如今則被迫到險惡的沙漠中尋找越境路線,美國政府等同於把邊境治理的成本轉嫁給沙漠,以嚴苛的自然環境來恫嚇無證移民的越境企圖。而當移民失敗,也是以同樣的環境來消除其遷移的痕跡,從而讓美國政府得以免去一場人道危機。

      這本質上就是一個以沙漠的險惡為掩護和工具的殺人計畫。

      《敞墳之地》記錄的就是這些邊境穿越者每天面對的暴力與死亡。

      作者德里昂受的是考古學訓練,並於2009年開始帶領學生在美墨邊境進行「無證遷移計畫」。在本書中,他從無證移民會走的路徑、躲避「邊巡的」地點和休息場所,尋找無證移民在沙漠中遺留下來的物品和痕跡,分析這些沙漠中的物質遺留背後可能代表的意義,並且試圖由此還原無證移民在沙漠中的經歷;他甚至透過實驗考古學式的研究方法,實際觀察沙漠是如何吞噬這些逝去的生命所留下的最後痕跡。他研究政府對於非法越境者的遣送作業、在邊境巡邏隊的陪同下參觀政府設施;他也實際踏上了遷移者穿越沙漠的小徑。

      德里昂結合了人類學四大領域:民族誌、考古學、語言學及鑑識科學,清楚呈現無證遷移的社會過程,同時剖析美國的「威懾預防」政策並對其提出嚴厲批判。他以多物種民族誌的視角,將過去研究者未曾注意、但對無證移民影響甚巨的險惡自然環境置於重要地位,並檢視其影響,更將宏觀政策上的變遷,腳踏實地呈現於邊境場景和無證移民實際行動的微觀研究,讓這些無證移民不再只是官方評估政策效益的數字。

      這些在沙漠裡經歷死生的人有名有姓、有面孔有家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

      他們有些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則是冀望修補跨國遷移撕裂的家庭。德里昂訪談了數百位曾經或正在遷移過程中的男女,透過倖存者或失蹤者親友的第一人稱敘事,從他們的視角來描述那些發生在邊界帶及邊界以外的,關於存活、失敗與心碎的故事。這些故事反映出跨國遷移者與全球經濟不平等的緊密關聯,但我們很少仔細看他們走過的這趟可怕旅程,聽他們用自己的話描述其間經歷。

      我們該從怎樣的角度思考移民問題,以及其所造成的影響?

      人類學家選擇以一種幾乎過於詳實,甚至可能引起讀者不適的方式呈現死亡,並詳細記錄這些無證移民的歡笑和痛苦,以及逝者和失蹤者親屬那沉痛而無盡的哀傷。記錄這些絕大多數未曾被記錄的故事,近距離看見這些面孔與身軀,或許能提醒明日的我們記得,這些人今天就在這片沙漠上生存,在這片沙漠上死去。

      或許,唯有將這一大群無證者還原為「人」,我們才能開始認真討論如何解決美國千瘡百孔的移民制度,以及該如何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下,思考所謂「人命價值」。

      「對墨西哥人來說,邊界根本不存在,我們會一直嘗試到成功為止。我們相信瓜達露佩聖母會保佑我們。只可惜有時你的身體跟不上信仰。」

      「『我要你放那些能真實呈現我們的照片。這樣更好,大家才能看到發生什麼事。看到真實。這樣大家就會相信正在發生的事,就會知道這是真的。很多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假的,這些事根本沒發生。』或許,書裡接下來的照片和文字能幫助那些人,那些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要多麼走投無路才會踏進沙漠、而身旁親友被這個過程奪去性命又是多麼傷痛的人,讓他們離『真實』稍微近一點點。」

    作者簡介

    傑森.德里昂(Jason De Leon, 1977~)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系教授及無證遷移計畫(Undocumented Migration Project, UMP)主任,2017年獲麥克阿瑟天才獎。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暴力理論、物質性、拉丁美洲移民、攝影民族誌、法醫學和當代考古學。

      德里昂同時也是龐克搖滾樂團主唱,多年來持續參與演出,並在大學開設「搖滾人類學」課程。

      《敞墳之地》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他目前正在進行的寫作計畫同樣是透過攝影民族誌的視角,描寫宏都拉斯的走私者跨越墨西哥運送移民的日常,書名暫定為《士兵與國王》(Soldiers and Kings)。

    審訂者簡介

    江芝華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博士,目前為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社會考古學、女性主義考古學及石器分析。

    譯者簡介

    賴盈滿

      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譯有《跳舞骷髏:關於成長、死亡,母親和她們的孩子的民族誌》、《民主的價碼》及《打造卓越領導力》等書。

    媒體推薦

    推薦人

      江芝華,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審訂

      卓浩右,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於美墨邊境進行人類學田野工作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
      臥斧,文字工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憂鬱的邊界》作者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曾前往敞墳之地一遊、日後發現自己只見到表面的科學史研究者
      劉文,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長期旅居美國並書寫亞裔移民酷兒經驗的作家
      —————————————————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毫不掩飾地呈現情緒,使得德里昂的書寫展示了人類學式的田野調查和民族誌最大的特點與優勢,提供給讀者迥異於官方報告中那些沒有情緒波動的語言和數據。德里昂在這本書中描述的,是研究者做了會傷心的研究,讀者看了會難過的民族誌。正因為如此,使得這本民族誌忠實貼近美墨邊境帶中,那些每日都在想著、試著穿越邊境的無證移工的生命經驗。——卓浩右,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於美墨邊境進行人類學田野工作

      傑森‧德里昂是一位很酷的考古人類學家。受石器分析訓練的他是兩個龐克搖滾樂團的主唱,曾在大學開過「搖滾人類學」這門課。或許正是這種活力,使他看到考古學不只能重建模糊的過去,還能揭露當代被掩蓋的社會問題。──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

      沙漠給人一種無論時間空間皆是無邊無際的感受,邊境則相反,帶點界線的壓迫。而沙漠中的邊境又是如何?《敞墳之地》嘗試透過民族誌方法,來呈現美墨邊境移民遷移過程的生死困鬥,他們腳下是遺骸風化積累的路途無際,面對的是未知的險阻,逐漸走成一條無證遷移之路,但在歷史與社會是無聲的。幸好,這本書畫出了路,並為其揚聲。──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憂鬱的邊界》作者

      十餘年前,因緣際會,與本書推薦序作者卓浩右博士,前往美墨邊界一探究竟。當時的我正關心發生在這條邊界上的各種科學調查,讀了不少官方報告與科學記載。即便如此,當我置身在邊界之上時,仍然為眼前所見地景的野性與荒涼所震懾。

      讀了這本《敞墳之地》後,我再度被震懾。原來,那些記載在官方與科學報告中的事蹟,不過是這條邊界之歷史的一小部分而已。更準確地說,關於邊界,人們常認為,就是個只有長度沒有寬度的存在;如果邊界有歷史的話,那也是劃界的歷史,在這個沒有寬度的空間裡,歷史並不存在。但事實上,更多扣人心弦的歷史,是在邊界被確定為地圖上的一條線、科學報告中的「田野」、政府的國界後才正式開始。這些歷史不會見諸正式史料,不會成為某種盛大研討會中為人津津樂道的題材,更不會是什麼西部開拓的壯麗史詩;它們是沙堆中半露的骨骸、小徑旁腐爛的衣物,以及非法移民收容所牆上的一則則尋人啟事。感謝《敞墳之地》的考古學家,這些歷史終於有了願意把它們訴說出來的作者。現在,它們需要如各位一般,能對失去、分離、徬徨、迷惘與牽掛等人類共同經驗有所共鳴與共感的讀者。──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曾前往敞墳之地一遊、日後發現自己只見到表面的科學史研究者

      《敞墳之地》是一本哥德式的民族誌,作者拒絕洗白暴力,奪取廉價的同情與憐憫。他真實地書寫了在亞利桑那沙漠上跨越美墨邊境的無證移民,如何被國家當作「裸命」處置的赤裸苦難,以及他們所體現的驚人智慧與創造力。──劉文,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長期旅居美國並書寫亞裔移民酷兒經驗的作家

      德里昂對美墨邊境的殺戮場提出了鮮明控訴,並揭露了全球不平等的野蠻殘酷,以及其中各種的血腥與個人苦難。──菲利普.布格司(Philippe Bourgois),《自以為是的毒鬼》(Righteous Dopefiend)作者

      在我讀過的邊境民族誌中,這本備受期待的作品是剖析遷移者生死最動人、最具理論企圖心也最具力量的一本書。──瑪利亞.伊蓮娜.賈西亞(María Elena García),《打造原住民》(Making Indigenous Citizens: Identities,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Peru)作者
    本書從人性的角度呈現美國南亞利桑那州遷移者之路的生與死,是一本重要又出色的學術之作,令人印象深刻。──蘭道.馬奎爾(Randall H. McGuire),《考古學作為一種政治行動》(Archaeology as Political Action)作者

      本書在政治、理論和道德方面都是重要之作,從四個人類學領域切入,清楚指出美國目前的邊境防禦政策造成了蓄意殺人的結果。不論大眾或社會科學研究者,都該閱讀這本書。──林恩.史蒂芬(Lynn Stephen),《我們是瓦哈卡的面目》(We Are the Face of Oaxaca: Testimony and Social Movements)作者

    得獎資訊

      2015年,拉丁美洲與加勒比人類學學會圖書獎
      2016年,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
      2017年,北美人類學學會,Delmos Jones and Jagna Sharf Memorial Prize for the Critical Study of North America
      2018年,高等研究學院,J. I. Staley Prize
      2017年,德里昂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8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