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專唱反調的先知,怎樣用話語揭露謊言!
你能想像一位牧師,每個主日早上講台的信息,就是「我們已成了上帝的敵人」嗎?當所有人都說耶和華會為祂的子民而戰,這位牧師卻斬釘截鐵地說,耶和華將和祂的子民作戰?人們期望耶和華的日子將是光明的日子,他竟認為,耶和華的日子將會是教會最黑暗的日子,是教會大挫敗的日子。這樣的牧師,有教會敢聘嗎?他的信息,有人會喜歡嗎?
毫無疑問,阿摩司就是這樣的牧師。生活在以色列國數百年歷史中,少見的繁榮與富足年代,表面上看來一切似乎都說明著「耶和華的祝福滿滿」,阿摩司卻大唱反調,放肆地宣告毀滅的時間已到,災難就在家門口,耶和華正在對著以色列人吼叫。
同樣生活在富足社會中的我們,是否也犯了以色列人的毛病,誤把表面上的興盛,看成是耶和華的祝福,渾然不知自己的所言所行,早就觸怒了猶大的獅子,在耶和華的眼中看為惡?阿摩司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著,用他強而有力的聲音提醒沉醉在繁華中的人們,要誠實、要謙卑、要有憐憫。這樣的信息,曾經鼓動了初代基督徒的熱情(徒十五15),如今,更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教會能否心意更新的關鍵真理。
神命定要在新的世界裡,賜給我們新的身體, 兩者都會因著神的榮耀,完全改變過來。 作者斯托得牧師認為:羅馬書是新約聖經中對於福音論述得最完整、最清楚、最壯麗的一卷書。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談及多個現代人關心的議題,如:「神的忿怒」和「挽回祭」的正確概念;聖潔生活的基本方法;「律法」和「聖靈」在基督門徒中...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我童年時代的許多線索──種族敵視、政治分裂、文化戰爭──現今仍舊以另一種形式反覆出現。回顧過去,使我能夠望向前方。」 「我們固然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阻止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過去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但不必然決定我們將來的樣貌。這對我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各位的真實經歷。」 ──楊腓力
身為耶魯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大神學家沃弗,用本書收錄的65篇平易親民的小品文,向我們示範: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每個場域,都是神學教室;生命中的每一次信仰省思,都是一堂最深刻的神學課。
長銷經典!全新翻譯! ★譯自原文最新版★ ★參考書目大升級★ 國際知名新約學者戈登‧費依和舊約教授道格拉斯‧史都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從基礎培養個人研經能力,並且學會判斷怎樣才是合理的經文解釋,避開各種錯讀與濫用。
「芥菜種的比喻,教導我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內心?」 「葡萄園的比喻,教導我們不可與人比較,要常存感恩?」 「十童女的比喻,教導我們不可懶惰,要常預備主的再來?」 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信徒來說,比喻一點都不陌生。或許在讀經或靈修中,經常都會讀到。耶穌在馬太福音中,經常以比喻去解釋何謂天國,好使天國的...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本書是基於《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提摩太.凱勒的著名講道系列,向每一個人──無論是基督徒、懷疑論者、單身人士、已婚很久的夫婦或是即將訂婚的人,表明什麼是按照聖經的婚姻異象。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讓古代教父告訴你,約翰福音究竟精彩在哪裡! 古代教父最熱衷談論的福音書,除了馬太,就是約翰了,素有「金口」美譽的古代教父屈梭多模曾以「神奇的水池」來比喻約翰福音──大象悠然暢泳,孩童嬉戲其中──既有淺顯之處又多有奧祕之事。曾幾何時,在約翰福音逐漸被初代教會接納的同時,這塘池水卻掀起波濤巨浪,引發當...
人類常是從自身出發來觀察與思考自然生態,用人類中心式的思維,加以盡情研究利用、宰制剝削。因此愛護自然的人起身呼籲,一方面捍衛自然生態的福祉,一方面卻又把人類批評得一無是處。這樣說來,萬物真的被造而平等,人類只是些微特別一點的生物嗎?甚至,人類在自然生態之中,只是偶然且可有可無的存在?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 有些基督徒領袖可能懷疑這節經文對他們的例行事工是否合適,認為要傳講權能事奉,才能讓人信服。但如何才稱得上有影響力的領導? 受到葛理翰牧師尊為「當代全球備受敬重的福音派牧師」的斯托得,多年來旅行佈道的經...
現實生活及具體生命充滿模稜兩可的矛盾、左右為難的張力,這並非「是非題」、「選擇題」可以涵蓋的。本書嘗試從想像辨識來理解基督教倫理,即從「敘事」和「想像」,將信仰傳統與當下場景作出關聯,並打破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的二分、倫理學與神學的對立。作者特別強調,基督教的道德想像對於「倫理的兩難」尤其重要,因為它...
▕ 作者介紹▕
莫德(J. A. Motyer)
身為著名的聖經學者,曾經是英國布里斯托三一神學院的院長,也是「聖經信息系列」舊約的主編,莫德談到自己一生的成就,卻淡淡地說:「我其實不是一個學者,我只是一個熱愛上帝話語的人。」
莫德認為,這份對聖經的熱愛是被他的祖母所感染。她沒受過什麼教育,卻十分看重神的話。因此,從小被耳濡目染的莫德成為聖經學者後,做的事不只是研究經文,而是讓上帝的話能夠被彰顯。莫德是舊約研究的權威,對基督徒不了解舊約,感到痛心疾首。他認為,惟有清楚神乃是舊約中創造的主、立約的主,清楚知道舊約獻祭和流血的意義,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新約的十字架。
從院長職務退休後,莫德仍然繼續寫作和演講。他除了擔任聖經信息系列的編輯工作,也是多本聖經信息系列的作者:《創世記一至十一章》、《以賽亞書》、《阿摩司書》、《腓立比書》、《雅各書》,另外著有《以賽亞的預言》(The Prophecy of Isaiah),編有《證主21世紀聖經新釋》(New Bible Commentary)。
「當阿摩司凝視當日的教會時,他看見的卻是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群體:那些人崇尚傳統,但卻遺棄了神聖的啟示。那些宗教中心明顯地擠滿了人(四4,五5、21〜23,八3、10),他們一絲不苟地獻祭,並殷勤地研習敬拜中的音樂韻律部分。……他們延續著耶羅波安在大約兩個世紀前,為對抗耶路撒冷而設立的另類虛假禮俗(王上十二25及下)……但在阿摩司的透視中,這些只不過是自我討好的遊戲罷了(四5),它們是神所厭惡的(五21〜23)。……準則皆被束之高閣,權威與法治也遭到藐視(五10、12)。國家的領袖因其地位所帶來的名聲與威嚴而感到洋洋得意(六1),並且善於爭辯(六2),卻沒有正視真正問題的所在(六3上);而且還容讓個人的喜惡凌駕於國家事務之上(六4〜6),因而進一步使到法治與秩序完全瓦解(六3下)。……以上的這些事,為作者提供了發言與書寫的基礎;也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基礎,使到作者可以對我們講話。或多或少地,這些事也構成了我們今天社會的特徵。……雖看來,阿摩司就像是一位已經走遍我們現今任何一個大都會的人物。」──莫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