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全書共十三卷,其中前九卷講述了奧古斯丁從出生到皈依大公教會的精神歷程,揭示出人如何在上帝的引導下一步步克服塵世的誘惑、領受重生的恩典;第十卷闡述了懺悔的意義,並且通過分析心靈的記憶和塵世的試探,展現了奧古斯丁對上帝和自我之關係的理解;後三卷基於對〈創世記〉開篇的哲學闡釋,以「無中生有」的創世論為出發點,建構了基督教形而上學的基本框架。
二十一世紀最全面而完備的舊約神學介紹 近年來,在歐美各國不斷有學者鑽研在舊約神學的研究上,各家理論與見解不一,有時甚至大相逕庭,也引發學界更多的困惑與爭論。本書作者Hasel教授在這種百家爭鳴的環境中,將各家的理論與觀點做了一番整理與介紹,幫助讀者在混亂的理論漩渦中釐清頭緒。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憂慮、沮喪、恐慌、孤單、罪惡感⋯⋯,這些痛苦的根源通常埋藏於我們做孩子所學到、延用至今的行為模式中。由於不良的養育或童年創傷,我們邁向成熟的腳步是緩慢的或甚至是完全停止的。 本書明白地指出人們的這些掙扎在聖經裡有解決之道,幫助我們學習建立親密關係,與神與人的關係上有...
根據美國蓋洛普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 Z世代(1997年至2002年出生)成年人中每六名就有一名自認為是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是歷史上這個族群裡最高的一代;並且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增長。而這比例在X世代只有3.8%。此時教會若不及時起來關注性別議題,就會太遲了!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
和誰結婚不是重點, 列擇偶條件前先問自己:我為什麼想結婚?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 年紀到了一直被催婚? 身邊朋友都結婚了,我也要? 只要進入婚姻就不會再寂寞了? 因為已經發生過關係,要負責到底? 還是,沒為什麼,只因為我愛他/她?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生命讀經』全套共89冊 全本聖經生命讀經是由主僕李常受弟兄從一九七四年起,直到一九九五年七月,歷經二十一年的時間,在美國帶領定期生命讀經訓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內容為逐章逐節解明聖經各卷,不只陳明神聖啟示客觀的道理,更重在屬靈生命主觀的經歷與應用。如著者所說,這套信息的目的乃是:(一)對這世代神的...
本書是對奧古斯丁的名著《懺悔錄》(Confessiones) 的一份哲學解讀。《懺悔錄》全書共十三卷,其中前九卷講述了奧古斯丁從出生到皈依大公教會的精神歷程,揭示出人如何在上帝的引導下一步步克服塵世的誘惑、領受重生的恩典;第十卷闡述了懺悔的意義,並且通過分析心靈的記憶和塵世的試探,展現了奧古斯丁對上帝和自我之關係的理解;後三卷基於對〈創世記〉開篇的哲學闡釋,以「無中生有」的創世論為出發點,建構了基督教形而上學的基本框架。
本書主要以《懺悔錄》提出的人性論問題作為研究框架。奧古斯丁將人的塵世處境概括為三種試探:肉身的情欲、眼目的欲求 、今生的驕傲 ,這三種試探分別針對的是心靈的三個面向:欲愛、理智、意志 。這三個面向的敗壞與康復構成了《懺悔錄》前九卷的問題線索,而貫穿問題的線索是上帝與自我的關係。第十卷則為奧古斯丁寫作《懺悔錄》時的內在狀態,將上帝和自我的關係這一貫穿前九卷的深層線索,更加直接、更加系統地呈現為宗教生活兩個根本環節之間的張力:在記憶中追尋上帝、在試探中審視自我,這種張力根植於「懺悔」作為基督徒內在存在方式的雙重性:讚美與悔罪。
本書正文部分對《懺悔錄》的解讀到第十卷為止,後三卷的解讀主要見附錄三和附錄四。附錄三結合保羅書信對末世論歷史感的闡發,分析《懺悔錄》第十一卷對永恆和時間問題的探討;附錄四結合奧古斯丁的其他著作,分析《懺悔錄》第十二、十三卷關於物質質料和精神質料的哲學論述。此外,附錄一和附錄二都旨在探討奧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與古典哲學(特別是新柏拉圖主義)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陳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劍橋大學古典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教研室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希臘哲學、文學、歷史、基督教哲學、倫理學、政治哲學,著有《從政治到哲學的運動:《尼各馬可倫理學》解讀》、《荷馬史詩與英雄悲劇》,發表中英文論文20餘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