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免於恐懼呢?
然而,靠着那跪禱於客西馬尼園、身懸各各他十架的主,我們可以有出路,在對抗與逃避之外去作正確的事,光明正大,磊落放膽,是其是非其非地忠於上主,作光作鹽,對這世界呼喊:「別怕,看哪,主已作王!順從神的人,要剛強壯膽,起來發光!」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聖經出於神之手,還是人之手? 以歷史批判法還原耶穌,重建基督教形成的歷史 三位一體、肉體復活、耶穌是人也是神… 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都是後代神學家的發明!? 傳道三年就中斷的耶穌福音X被隱蔽兩千年的新約歷史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無論在神學、組織或群體經驗上,教會都具有強大的動能,幫助公共生活中的眾人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這份關係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世界的多元差異化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見證上帝所應許的合一。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要在祂裡面尋找你的喜樂, 也唯獨在祂裡面才能找著喜樂。 人生短暫,而教會又在世界面前大幅撤退,並且內部因分門別類而支離破碎、壁壘分明。面對這些事實,我們不禁要問:教會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持守信仰,在世界的威脅和混亂的教義中堅定不移? 腓立比書是一卷充滿喜樂的書信,其中所...
聽見上帝說話不再只發生在別人身上,今天開始,這要成為你的經歷! 電影《戰爭之屋War Room》女主角/美國基督教暢銷白金獎《火力全開》作者——普莉希蘭.夏爾,帶你踏上與神心意相通的親密旅程!
在新常態下,教會見到信徒流失,舊模式不再有效,都覺得是時候要更新轉化。其實很多教會經歷了這兩年疫情的洗禮,無形中已經由關心教會內部事務和自己的會友,變成關心社區,關注教會外面街坊的需要,由內向型的教會轉化到面向社區,重拾宣教使命,有人稱這現象為「使命轉移」。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首部曲,帶領我們回到聖經,透過耶穌的眼睛,來分辨到底什麼才是上帝的美麗。同時師承傅士德與魏樂德兩位靈修大師,作者在拓展我們眼界、竭盡所能展現上帝美麗與良善的同時,更針對每一種美麗,撰寫相關的靈命操練,從睡眠的操練到數算恩典,從留白的操...
靈修是甚麼?讀經和祈禱又是甚麼?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或對或錯,我們都知道。不過,我們愈來愈少去深究靈修讀經祈禱是甚麼。 本書的寫作目的,不旨在教人如何靈修讀經祈禱,而是回到根本去認清和明悟這種種「屬靈活動」的本相,並呼籲信徒要走出操之於我或自我同化的歧路,繼而步向和投入真正的信仰生活。
本書作者牧會多年,他開宗明義指出,今日香港大部份堂會的本質確是有限公司。堂會公司化體制大大削弱了信徒群體的有動力,也扭曲了原本應充滿活力的教會觀、事奉觀,令堂會牧者和領袖們被堂會營運和人事管理問題弄至疲於奔命。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分享過去在牧養工作上的反省與體會,從而刺激更多牧者、領袖及弟兄姊妹關注有...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開啟你的新約研究之門,掌握挖掘真理的各樣方法。《新約鑑別學導論》涵蓋了最廣、最新的聖經研究方法,企圖拉近我們與聖經學者的距離,以及華人教會在聖經研究上與世界的距離。
政治權力是一種偽神聖權利,無須以神聖為其奠基且令人著迷又難以撕破。 近代世界的政治生態逐漸轉向威權主義、民族主義等民粹主義,不斷地挑戰昔日自由主義開放、寬容的價值,以致自由主義和民主似乎正經歷一種撕裂狀態,「主權」似乎成為神聖超越的法則創造者,成為另一宗教。
本書特色: 1. 鳥瞰全卷書的組合結構,圖文並茂。 2. 概覽分段的結構或主題,列表解釋。 3. 每章註釋平均約三千字,包括應用。 4. 參照原文及各中英譯本,註腳精簡。 5. 參照百年各派學者意見,經文為準。 6. 詳述耶利米時代的歷史,各朝特色。 ...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 有些基督徒領袖可能懷疑這節經文對他們的例行事工是否合適,認為要傳講權能事奉,才能讓人信服。但如何才稱得上有影響力的領導? 受到葛理翰牧師尊為「當代全球備受敬重的福音派牧師」的斯托得,多年來旅行佈道的經...
聖經,原是一齣偉大劇作的劇本。在這些歷久彌新的書卷中,透露出一個偉大的故事正進行著,這齣劇作乃是神的故事。莎士比亞的戲劇道出了永恆的人性,因而風靡數百年;然而聖經成書至今千餘年,不只描繪人性與社會張力,更進一步塑造無數人的品格、建立人類文明的面貌。今日,神仍然對信祂的人發出邀請,以謙卑的態度找到自己...
透過默想6個舊約聖經人物,本書讓我們看到信仰的力量及其觸動人心之處,往往不在於非黑即白的泛道德評斷,更不在於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的望文生義,而在於聖徒那些糾纏不清的信心經歷,他們雖不完美,卻與「信」活得貼近。 本書以紮實的聖經研究為基礎,帶領讀者重訪六個赫赫有名的舊約聖經人物,於深入淺出地細閱經文之...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現實生活及具體生命充滿模稜兩可的矛盾、左右為難的張力,這並非「是非題」、「選擇題」可以涵蓋的。本書嘗試從想像辨識來理解基督教倫理,即從「敘事」和「想像」,將信仰傳統與當下場景作出關聯,並打破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的二分、倫理學與神學的對立。作者特別強調,基督教的道德想像對於「倫理的兩難」尤其重要,因為它...
★《新聞週刊》譽為「21世紀魯益師」的護教巨擘! ★繼《山寨版的上帝》之後,提摩太•凱勒迫使你注視《被釘十架的王》! 《被釘十架的王》沿著馬可福音深入耶穌生平,不僅定位耶穌君王的身分,藉此凸顯你我心中各式各樣的假王;更探討耶穌被釘十架的目的,為每一個願意跟隨祂的人,描繪生命的異象和願景。
聖經中的六十六卷書裡頭,士師記可以說是最缺乏榜樣的一卷書。究竟,士師記何以出現在聖經?為什麼聖經要收錄以色列民這一段腥風血雨、不見太平的歷史?如果士師記充滿了血腥暴力的故事,為什麼還值得讀?讀者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發?
聖靈的工作,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靈修不應只得私人面向,還有公共面向? 聖靈所結的果子,是怎麼樣的美德? 「神學,就是始於對上帝的祈禱、靜思、默觀和敬拜,在其中,我們以理性、意志、感情和各種感官經驗,去認識、領悟和回應上帝的啟示。神學,就是在靈修和敬拜的踐行中作出的反省與沉思,有了神學,然後再繼...
舊約聖經預言二十世紀以色列復國? 但以理書的四巨獸代表世上要興起的四王並預示敵基督出現? 萬民流歸錫安山,是千禧年的盛況? 以賽亞老早已預言教會將福音遍傳天下? 關乎現代國家埃及的終未預言?
「教練式領導」在企業管理界已盛行多年,如今,這本專為基督徒領袖所寫的教練式領導技巧,將是門徒訓練、領袖培育的絕佳工具!
今天,不少基督徒喜歡用召命來形容我們的「人生目標」,有些人又以為,召命就是在工作中尋找「屬靈」意義。在人生的迷霧中上下求索時,我們是在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還是真箇地尋求上主的帶領? 本書是一趟在夾縫時代中尋找召命之旅,重點不是為了滿足自我,而是引領我們回到所身處的世界,發現時代的需要,看見那原本看...
身為耶魯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大神學家沃弗,用本書收錄的65篇平易親民的小品文,向我們示範: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每個場域,都是神學教室;生命中的每一次信仰省思,都是一堂最深刻的神學課。
Vol.65 No.1 基督徒應該知道的夢與解夢的神學 基督教的聖經不乏夢的敘事。 以色列先祖雅各和約瑟、尼布甲尼撒王、耶穌的父親約瑟、巡撫彼拉多的妻子等人所做的夢,都記載在聖經裡。 壞消息是:信仰資源無法幫助我們證明夢的現象(科學聲稱能夠),或解釋夢的意義(心理學聲稱能夠)。 好消息是:我們不...
Vol.65 No.2 做禮拜,然後呢?:與新世代共創禮拜神學新想像 新冠肺炎疫情對整體台灣教會的聚會人數, 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 跟2017年比較,疫情期間的2022年: 主日聚會人數減少33% 聚會人數超過千人的教會數目減少幾乎50% 疫情緩解後出席實體聚會的人數減少3...
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
「正因曾是上級國民,當我自己掉到社會底層後, 才能冷靜觀察那些在底層打滾的人。 各位如果覺得『觀察』一詞太過傲慢, 不妨改成『客觀看待』吧。 我想將自己的所見、所為、所感、所想, 毫無保留地寫下來。」 ───赤松利市
教會真的脫節?神學必然離地?傳統的福音信息可以怎樣應對多變多元的城市和網絡世界?個人的敬虔又該如何轉化社會,成為落地的信仰?上帝此時此刻將你放在這個城市,又有何心意?
「收訊不好」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痛不欲生的事情,走到哪裡都沒訊號,我們能忍受多久? 當我們跟人在一起一段時間,不但沒有彼此幫助還要彼此忍受,我們能撐多久? 你目前的親密關係是否收訊不良?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用40天的時間,去認識真正的自己、學習建立親密關係、懂得與人有界線,並且不再作孩子嗎?
耶穌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天下? 耶穌再來之前,世界會出現一連串大災難? 那日子以前,會有敵基督出現? 啟示錄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每當提到新約中的預言,你只會想起啟示錄?或者你聽到很多人將福音書的「預言」,跟保羅書信的片言隻語混在一起來解讀?再進而把這個「混雜的神學」稱為「聖經預言」?本書的進路會...
你真的瞭解你最喜愛的聖經經文的意涵?‧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13)‧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廿九11)‧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以上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聖經經文,我們...
我們需要大型佈道會嗎?「興旺福音」的意思是甚麼?是教會人數增加?規模更大?我們可以如何操練祈禱的生活?怎樣做一有「天國」觀念與視野的信徒?聖經提到希望信徒愛心增多,但生活中有時會看到信徒缺乏愛心的壞見證,我們該怎樣面對? 讓我們一起展開閱讀腓立比書的靈修之旅,跟隨保羅的腳蹤,踏出信靠神的步伐,傳...
誰能免於恐懼呢?
然而,靠着那跪禱於客西馬尼園、身懸各各他十架的主,我們可以有出路,在對抗與逃避之外去作正確的事,光明正大,磊落放膽,是其是非其非地忠於上主,作光作鹽,對這世界呼喊:「別怕,看哪,主已作王!順從神的人,要剛強壯膽,起來發光!」
本書稿件全部來自《時代論壇》,寫作時間橫跨2019年反修例運動、疫情和國安法實施,是香港政治社會環境極大變遷動盪的兩年。
2019至2020年的香港,對每個香港人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對信徒挑戰尤其巨大。面對社會巨變,變動下的種種困惑和疑問,信仰可以給我們答案嗎?置身其中,感到陌生和無所適從時,《聖經》裏的真理要怎樣活出來?作者既是牧者,在社會巨變下,除了平常講台的宣講,也努力尋索如何活出講道者的召命,牧者的使命。在人心流離時要如何牧養?在幽暗困惑中,真理如何成為路標?在恐懼迷茫時,信仰和信徒要如何自處?在暴風中,一位牧者努力作的信仰尋問與實踐。
作者簡介|
陳恩明(Youngman)牧師
生於汕頭,六歲來港定居,二十二歲靈命甦醒後即追隨基督,矢志不渝宣講福音,牧養教會;近年更以公民記者角度記錄所見所聞,退而不休,反省信仰,牧養顛沛流離的羣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