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

  • 出版日期: 2022/05/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076754
  • ISBN: 9789571921723
  • 字數: 205,136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22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依據《外交檔案》,回顧中國參與國際 組織的重要初始階段,探討「北洋外交」在國際層面的表現,試圖用寬廣的角度重新理解當時的中國外交。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315

      北一輝以優美的、飽含激情的文筆反思支那革命,對於革命前後的政治問題,均提出自己的獨家看法。本書恰巧是站在國共兩黨史觀的另一端,故可為眾多民國史上避而不談的課題,提供新的思索方向。   據說作為大正民主主義者的吉野作造,讀了本書前半部份,特地登門拜訪北一輝。但他讀完後半部,態度又立刻發生改變!為...

  • 電子書: NT$ 315

    滿洲國的美好幻象,經由自我民族中心主義的日本人所實踐之成果,卻成為了令人畏懼的「沒有國民的軍營國家」,以致興起「反滿抗日」浪潮,而原本冀望滿洲成為「唯一之活路」的日本帝國,也在「日滿一體化」的實相惡果下,雙雙於一九四五年走向滅亡。

  • 電子書: NT$ 266

    無論你是親中、友中或疑中,都要懂中國,要懂中國,你需要了解「中國邏輯」! 中國科技巨頭、港版國安法、一帶一路、封鎖臉書… 學校沒教、你必須懂的中國經濟、政治、外交、社會…知識, 一本書整理重點,讓你融會貫通,只花3小時,速懂中國!

  • 電子書: NT$ 420

    從古滇國、南詔國、大理國,再到雲南省, 「雲南」曾經主導東南亞的全球貿易中心, 為何最終被中華帝國統合,而淪為邊疆省分? 一部雲南二千年史,何以見證中國的民族建構?

  • 電子書: NT$ 325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 電子書: NT$ 630

    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清帝國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同樣也想成就自身霸業的帝國:準噶爾蒙古帝國。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下,準噶爾帝國曾經...

  • 特價 電子書: NT$ 286

      在日本著名非虛構作家上坂冬子眼中,川島芳子的命運不該就此被蓋棺論定,她的悲劇性人生與大時代背景的關係應該重新被審視。上坂冬子於是透過二戰後首次公開的新發現史料與證詞,加上與川島芳子的至親故友實際訪談,企圖重塑川島芳子這位備受戰爭牽連、被各方勢力利用而命運乖違的一生。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301

    從明治到平成,一百五十年的日本近現代史, 新聞媒體一直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我們該如何從中吸取教訓,避免歷史一再重演! - 關東大地震時的流言,演變成虐殺朝鮮人的慘劇? - 大眾對於末世的恐慌,促成奧姆真理教的誕生? 作者運用身為記者的直覺,揭露日本近代史的真實。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中可以發現...

  • 電子書: NT$ 385

    鐵路是為了讓人重新發現世界才誕生的!   ★從「鐵路」、「火車」的命名故事,觀察語言概念的演變 ★從吳淞鐵路的爭論,顛覆對晚清守舊派與洋務派的刻板印象 ★從孫中山的鐵路夢,解析中華民國國族想像的建構 ★從瞿秋白到張恨水,看鐵路如何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主題  

  • 詳細資訊

    歐戰結束後,全球外交新格局逐漸形成,強調以國際合作取代競爭的理想主義外交風行一時,國際聯盟即為其代表作。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除了有民族主義昂揚高倡收回國權,北京政府的優秀外交人才也掌握有利的國際局勢,自巴黎和會起,即積極參與國際聯盟,追求平等的國際地位,在國家分裂國力薄弱之際,勉力取得相當的成果。本書依據《外交檔案》,回顧中國參與國際 組織的重要初始階段,探討「北洋外交」在國際層面的表現,試圖用寬廣的角度重新理解當時的中國外交。

    【作者簡介】
    主編:
    張玉法
    山東嶧縣人,1936年12月28日生。195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史地系,1964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70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研究所。1975年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85年至1991年兼近代史研究所所長,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清季的立憲團體》、《清季的革命團體》、《民國初年的政黨》、《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歷史學的新領域》、《中國現代史》等專書十餘種,另發表中國近代史方面的論文八十餘篇。

    作者:
    唐啟華
    出生於基隆,東海大學歷史系及歷史研究所畢業,1991年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北洋外交」,致力於一手史料的建立。採用寬廣的角度,重新理解1920年代北京政府在外交上的努力與成就。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