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匿名正義
0 篇書評

失控的匿名正義

抹黑中傷、獵巫肉搜,你敲下的每個字都是傷人的利器

SNS暴力 : なぜ人は匿名の刃をふるうのか

1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8/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164129
  • eISBN: 9786267164440
  • 字數: 85,408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7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木村花條款」通過!
混亂的失控正義迎來秩序
日本國會最新修法,網路霸凌者將被依法開罰!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電子書: NT$ 253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 電子書: NT$ 210

    金南佶主演改編電視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 取材自真實事件,詳盡扎實的案件調查過程! 《追擊者》、《信號》參考原型!   韓國的《破案神探》——首位犯罪側寫師權日勇的追蹤紀實

  • 電子書: NT$ 208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

  • 電子書: NT$ 315

    1995年,奧姆真理教的信徒於上班時段的地下鐵中散布沙林毒氣, 造成十三人死亡、超過六千三百人受傷。 時至今日,就算教主、犯案者都已伏法, 但究竟奧姆真理教是如何讓信徒相信到如此地步? 事件發生以前,日本警方分明就已在調查奧姆真理教,為何來不及阻止? 透過當年辦案警察的回憶,檢驗事件中的未解之謎!

  • 電子書: NT$ 312

    這是歷史的幽靈徘徊不去的亂世 大濫殺、強制滅絕、滅種、滅族再度上演?!當今世界現況已和希特勒所處的世界愈來越像! 地球人口爆炸、乾淨水源短缺、糧食危機,外加全球氣候變異、天災人禍頻傳…… 一直以來我們誤會大屠殺的真正成因:生態恐慌和國家毀滅! 原來,人人都可能是滅絕的幫凶!!

  • 電子書: NT$ 301

    如果我們所獲知的不是真相,什麼才是真相? 關心真相呈現、重視事實還原,不可忽視的事件! 有心於自媒體經營、從事新聞傳媒,必須時時警惕的最好教材! 本書特色: 1.揭露德國知名記者雷洛提烏斯編造《明鏡周刊》報導的最大醜聞 2.發覺編造不實報導的種種過程 3.探究新聞的事實查核機制 4...

  • 電子書: NT$ 294

    四個失去生命、一個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小女孩, 一個被司法粗暴奪走將近二十年人生的冤案受害者, 自上世紀起始終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犯。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再次挺身而出—— 揭開日本司法的黑暗面,推翻科學辦案的神話。 日本二〇一六年最知名書籍行銷案「文庫X」的真身,銷量已破三十萬大關。

  • 詳細資訊

    「每天湧入近百則毫不留情地批評指教……去死、噁心、消失吧!一路走來,我比任何都還要強烈地這麼想。」 ——木村花/因《雙層公寓》「擂臺裝」事件被網友群起出征而走上絕路的職業摔角選手

    「我發現要是被打,還會有『流血』這個看得到的實質損傷;但抹黑、中傷所帶來的『心傷』,是第三者看不到的。」——微笑菊池/因被影射為殺人兇手的不實謠言而遭受死亡威脅的日本諧星

    「我覺得自己好像被三萬人監控,而且其中還有殺人魔王。」——土屋紫苑/因在推特發表對時事的感想評論而被網友攻擊的日本演員

    「對我們這些被害人而言,既看不到敵人的長相,也不知道石頭會從哪裡丟過來。這真的讓人痛苦至極,痛苦到心都被逼得走投無路。」——伊藤詩織/具名控訴遭上位者性侵,卻被網友嘲諷是「用身體換工作」的新聞工作者

    「網友會把我沒說過的話塞到我嘴裡,還到處散播;或企圖惡意操作我的形象……」——石川優實/為女性歧視和政治議題發聲,因此飽受網友抨擊和性騷擾的演員兼模特兒

    「豬頭、笨蛋、去死……雖然只是一些單純的謾罵,但一天出現好幾百則這種留言時,就會覺得全世界都這樣看我。」——春名風花/為自己支持的議題發聲而被網友惡意中傷的日本演員兼配音員

    不只是公眾人物要遭受一句句惡評的無情傷害,就連一般素人也無法逃過被私刑制裁:

    2020年3月上旬,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期,在節目上逆風發言的呼吸胸腔內科醫師,因言論被認為「反政府」導致上班的診所不斷接到電話騷擾;一名女性因確診後謊報足跡,她的本名、照片、工作地點、家人職業等都被肉搜出來,甚至有網站放出她公司的電話鼓舞網友打電話去告發……

    原本因匿名特性而充滿言論自由、包容多元聲音的社群媒體,為什麼會成為任何人都能肆意攻擊、難以咎責的灰色地帶?我們秉持的正義到底是誰的正義?

    日本《每日新聞》團隊記者對現今網路霸凌亂象進行深入報導,讓讀者瞭解網路霸凌造成的危害與普病性。書中不僅探討當事者面臨霸凌及受到實際傷害時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和無助,也分析網路這項匿名工具是如何加深群眾心理,讓許多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化身為加害者。另外,本書也提出既有法律體制與環境對網路霸凌認知仍有所不足,條理性地分析應該如何改善。

    ◎加害者就像路上隨處可見的普通人
    因在現實生活中覺得不被理解,既孤單又缺乏罪惡感,網路成為確認自我、證明自己的場域。自己隨便打出的一句話能引來大量的贊同和回響,讓人感覺被網路上的社群所接納、包容。

    ◎扭曲的正義,到頭來變成仇恨成癮
    加害者發文攻擊的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看這話題炒得很熱我也要湊一腳」的「朝聖型」;一種是「我覺得你做錯了需要受點教訓」的「制裁型」。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被害人的反應例如出面反擊或封鎖帳號,都會激化加害者行為,引起更激進的攻擊,像成癮一般。

    ◎大眾媒體是網路公審火上添油的幫凶
    調查發現,有近五成的民眾是從電視知道網路公審事件,而電視新聞報導的角度多半帶有譴責的偏頗性,導致民眾容易對遭受公審的對象有負面印象,並且透過新聞聳動的標題渲染,會吸引更多人參與,讓原本的網路公審事件再次延燒。

    ◎社群媒體公司、政府都開始動作
    推特訂定了一套「推特規則」,明文禁止用戶謾罵、脅迫或做出歧視行為,只要貼文被檢舉,就會執行刪除貼文或帳號停權等強制措施。各國政府也紛紛研擬應對的法條,像是加強管制仇恨言論的德國,就立法規定社群媒體公司需刪除涉及違法的貼文,否則將面臨天價罰款。

    ◎保障言論自由?先具備網路的使用素養吧
    以法令限制效果有限,還會引發「言論自由已死」、「言論審查」的疑慮,根源的解方是提升是我們的網路使用素養,把網路上發生的事換成現實世界來思考,不會在現實世界做的事就不應該在網路上發生,並搞清楚批評指教與惡意中傷的界線。

    當我們享受社群媒體匿名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是否應負起相對應的責任?是否正確地使用這項工具?透過本書,一一審視社群媒體的功與過,並進一步探索未來可能落實的規範,避免悲劇再度重演!

    本書特色

    1.本書是由具公信力的媒體針對飽受矚目的社會議題進行剖析,敘事舉例條理分明,具可信度,例如備受矚目的「木村花」事件、遭受性侵後勇敢出面發聲,反而承受更多網友「二度傷害」的伊藤詩織案例等。

    2.本書不只是聚焦於發布惡意謾罵或威脅訊息的加害者,團隊更採訪諮商心理師、接觸過個案的律師等專業人士,深入剖析被害者無助的心理、一般人如何在無意之間造成特定人士傷害等諸多面向。

    3.本書同時注重新的法律規範與「自由應建立於充分的公民素養之上」,期望透過務實手段改善社會的理想。

    專業推薦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王紹蓉/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所所長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作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林靜如/律師娘
    柯慧貞/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暨名譽理事長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評人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許哲涵律師/律師真心話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每日新聞採訪團隊

    五味香織(Gomi Kaori)
    出身於東京都,1998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岐阜分社、東京社會部、生活醫療部等單位服務,自2020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記者。合著作品包括以性別認同障礙為主題的《活在邊緣》,探討產前檢測等議題的《追蹤送子鳥》(以上皆由每日新聞社出版)。在本書中主要負責第二章及第四章。

    牧野宏美(Makino Hiromi)
    出身於德島縣,2001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廣島分社、大阪社會部、東京社會部服務,並曾出任廣島副分社長,自2019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記者。過去曾負責廣島核爆報導、經濟案件和訴訟等,於目前所屬部門曾擔綱「求職冰河期世代」等主題連載。在本書中主要負責第二章及第三章。

    野村房代(Nomura Fusayo)
    出身於大阪府,2002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岡山分社、生活報導部等單位服務,自2020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記者,主要負責採訪包括時尚在內的食衣住領域,並關注身心障礙及歧視等較難成為鎂光燈焦點的少數族群議題。在本書中主要負責第三章及第六章。

    宇多川遙香(Utagawa Haruka)
    出身於神奈川縣,2007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鳥取分社、仙台分社及橫濱分社服務,自2018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記者,負責採訪311東日本大地震的災區報導、相模原身心障礙者收容機構殺傷事件等,並持續追蹤報導兒童議題、身心障礙者福利和各類騷擾問題。在本書中主要負責第一章及第六章。

    塩田彩(Shioda Aya)
    出身於大阪府,2009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前橋分社、生活報導部位服務,自2019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記者,持續追蹤報導心智障礙或發展障礙者的生活扶助、漢生病問題、性暴力問題等。2020年曾參與國際婦女節企劃「串起每個聲音」。在本書中主要負責第四章及第五章。

    鵜塚健(Uduka Ken)
    出身於東京都,1993年進入每日新聞社,曾於大津分社、大阪社會部等單位服務,並曾擔任德黑蘭分社長、京都分社副分社長等職,自2019年春季起調任目前所屬部門擔任副部長(編輯臺)。著有《伊朗的野心——『什葉派大國』崛起》(集英社新書)。在本書中負責第五章的部分內容撰寫與全書整合。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認證中日文專業會議口譯,現為專職日文譯者,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之口筆譯。譯稿指教:ccfjp@hotmail.com。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5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