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啟文教授認為社會需要聽到對同運提出異議的聲音,所以撰寫本書,對歐陽文風的觀點提出商榷。作者針針見血,逐一反駁歐陽文風多年來不斷重複的高論,只有拍案稱絕,令非同志非專業的凡人茅塞頓開。
無論贊成,或是反對同性戀,這本書都是值得一看。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 睽違七年 宏觀典範之作 本書結合兩位最優秀的政治與經濟學家,回應當前全球關心的重大課題: ◆ 如何約束國家機器、進入通往自由的窄廊?這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嗎? ◆ 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是自由嗎?專制國家締造經濟榮景後,能夠回頭保障公民自由嗎?數位極權國家崛起,會終結自...
靈修是甚麼?讀經和祈禱又是甚麼?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或對或錯,我們都知道。不過,我們愈來愈少去深究靈修讀經祈禱是甚麼。 本書的寫作目的,不旨在教人如何靈修讀經祈禱,而是回到根本去認清和明悟這種種「屬靈活動」的本相,並呼籲信徒要走出操之於我或自我同化的歧路,繼而步向和投入真正的信仰生活。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一間以賽亞、但以理、保羅、約翰都上過的學校, 如今仍在對這個世界說話。 打開箴言,我們就進入智慧的學校。這本流傳數千年、塑造了以色列百姓倫理生活、啟發過許多新約作者認識基督的智慧寶典,總是能用豐富的想像力,精采多樣的文字、膾炙人口的諺語,一步步帶領人們進入智慧的堂奧。 不過,因為箴言實在太過朗朗上...
2021唐鳳增【福】春聯,開放下載! 已購書讀者請直接下載附件zip檔~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 第一本經唐鳳認可,串連她的過去與現在,遠眺自由與未來的深刻之作。
身在過度重視生產力的文化中,我們扭曲了對時間的感知:相信「時間就是金錢」,不容浪費,空閒時間開始令人覺得有壓力。 作者從自身過度努力的經歷出發,對工作的意義提出質問,並從歷史和社會學觀點進行考察,描繪出勤奮的努力文化如何被形塑而成;更援引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的研究,明確指出人類的大腦需要放空、沉澱...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社群平台外遇亂象、賣春、特殊性癖好、情色御宅文化,令人眼花撩亂。 ☆ 世界最大的賣春島「下川島」,和人民解放軍息息相關。 ☆ 中年共產黨幹部在網上勾搭婦女,被當局掌握證據後瞬間失勢。 ☆ 年輕科技人才開發情趣娃娃,即將超英趕美?! ☆ LGBT族群人數是世界之最,但卻被當作腐敗價值加以打...
把美好的心動化為蒙福的行動!你需要的不是單一的標準答案,而是完整的屬靈原則,使你在神的心意中找到專屬自己的幸福解答。 大多數的年輕人一生中早晚會走過單身、交往、訂婚、結婚這四個重要時期,本書能幫你安排路線走過這四段關係,探討各時期該追尋的永恆意義。若我們欣然接受神對各階段的心意,就能確知自己正在善...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 精神壓力 / 睡眠不足 / 身心俱疲 / 絕望 / 經濟困難 / 獨自承擔 / 有苦難言 / 共同自殺…… 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 ▍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因愛而生的照護創傷── ●為了不讓母親痛苦,早苗拿來了最鋒利的刀子。被殺害的母...
自序 | 關啟文
筆者是地道的香港人,現職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的教授,我受過分析哲學的訓練,專業是宗教哲學,也涉獵政治哲學和倫理學;而歐陽文風是馬來西亞人,聽說他現在居於美國,正在念神學博士。我與他背景相當不同,也素未謀面,兩人可說風馬牛不相及,為何要寫一本書回應他呢?
我在過往十多年一直關注世界性和香港的同性戀議題,因為同性戀社會運動(以下簡稱“同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從西方興起,在半個世紀內已席捲全球,也已傳到來亞洲。雖然在大馬同運還是在起步階段(相對於西方而言),但因為同運順應著世界大潮流的意識形態,所以其影響力與日俱增。而且同運所用的語言(如“平權”、“弱勢群體”)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傳媒(和一般市民)往往對這套語言照單全收,而沒有批判性地檢視同運背後的意識形態(如同性戀是先天的)。
歐陽文風可說是大馬同運的代表人物,他不單經常在報紙寫專欄,也積極著書立說,傳揚同運的意識形態。我之前已稍有聽聞他這個人,但沒有仔細看他的著作。我與歐陽文風的討論始於2012年7月,因為他6月來到香港發表推廣同運的文告,以牧師身分對基督教傳統猛烈攻擊。當時我也對他作出響應,之後也再響應了他的一些響應(都收錄在本書),這本書可說是這對話的延續吧。 2012年10月,我到吉隆坡主領一些與同性戀有關的講座,在準備講義前也拜讀了歐陽文風的一些大作。我發現他的觀點反映很典型的同運意識形態,雖然他的出發點有可取之處,但若深入思考,會發覺其理據不單相當薄弱,更有相當激進的涵義,對社會可能有深遠且負面的影響。筆者認為社會需要聽到對同運提出異議的聲音,所以撰寫本書,對歐陽文風的觀點提出商榷。因此,本書的意義主要不在於對某個個人的批評,而是透過我們的辯論,社會人士能對同運的意識形態有更多認識,和批判性的反思。
我會堅持理性、和平、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不會隨意謾罵,更不會進行人身攻擊。然而本書的確會對歐陽文風的言論提出不少細緻和稍為尖銳的批評,有些人可能會感到我對歐陽文風過於嚴厲和認真,我只能指出,他對反對同性戀的人也作出很多嚴重的指控,而且很多言論都似是而非,因此我感到有必要思考這些指控能否成立,並澄清他言論中的種種問題。此外,歐陽文風說過:“最令我苦惱的是傳統教會的基督徒……拒絕與同志對話……所謂的打筆戰,也無視同志提出的觀點……我們努力嘗試響應他們所提出的每一觀點,認真回答,並提出我們的論點與論證,但許多反同的可以視若無睹,只是一再重複立場,沒有對話只是獨白……可悲連牧師也是一樣,神學院的講師許多噤若寒蟬…… 令人遺憾。”
我很欣賞歐陽文風的做法,就是“努力嘗試響應對手提出的每一觀點,認真回答”,我在本書只是效法他佳美的榜樣。他既然認為傳統教會的基督徒拒絕與同志對話,令人遺憾和苦惱,作為弟兄,我只是略盡綿力成全他的願望,使他不再那麼遺憾和苦惱。 (當然我不能承諾無止境“對話”下去,因為始終世務纏身,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制,只能盡力而為。)有趣的是,他投訴對手“無視同志提出的觀點…… 只是一再重複立場,沒有對話只是獨白。”然而這指控也似乎部分適用於歐陽文風自身,因為在上一次爭論中,我提出的不少觀點,他也沒有真正回應,卻是不斷老調重彈,如他的“不傷害論證”(請參第八章的解釋)。
我在過往對同性戀已有一些著作, 也曾論到相關議題(如人權), 但本書大部分內容都與已出版的材料沒有重複,可以說是我對同運更全面和最新的響應。踏入二十一世紀,同運愈來愈普及,我相信我們仍然可以理性地拒絕它的意識形態,但這課題卻是不能迴避的。你不必認同我的觀點,但希望本書最少能刺激你對同運有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簡介
關啟文博士
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後取得蘇格蘭阿伯丁大學道學學士,和牛津大學的神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曾任香港基督徒學生褔音團契訓練部主任,及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講師,現任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浸會大學公共倫理學碩士課程主任(Director of MA in Ethics and Public Affairs, HKBU),及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主任(Director of Centre for Sino-Christian Studies, HKBU)。研究興趣包括宗教哲學、科學哲學、系統神學、宗教與科學的對話、政治哲學、倫理學等。著有 The Rainbow of Experiences, Critical Trust, and God: A Defense of Holistic Empiricism(New York: Continuum, 2011); 《是非曲直——對人權、同性戀的倫理反思》《上帝、世俗社會與道德的基礎》《屹立不倒的基督教世界觀》《宗教與科學——跨越衝突 邁向共融》《因信而思 因思而信——真理路上的摯誠探索》等。
要辯明同性戀的是非對錯,一般人無法勝任,時間/精力/邏輯學/最新的醫學心理學發展/有關同性戀和招術繁複的性行為/同運和性解放運動的發展/聖經/神學/法律/倫理等等,十八般武藝,缺一不行。這些需要學者深入研究才行。關啟文教授關心這課題多年,相關課題方方面面研究深入。能見一般人所未見,也因此,能言一般人所未言,特別是同運人士所不肯言及的真相——選擇性告訴人們真相,是各路英雄好漢專家學者的“共同法”。在辯論時,更是如此。辯贏才重要,辯明而輸了是笨蛋,聰明/奸詐/狡猾者所不為也。到底真理越辯越明,常常不過是個幌子,辯贏才是“正道”。讀了關教授這本書,真讓我見識了什麼叫真理越辯越明。很多時候我們被人聲大夾惡的氣勢所威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資訊/知識嚴缺,根本無法具體有力地反駁,關教授都做到了。
看到關教授針針見血,逐一反駁歐陽文風多年來不斷重覆的高論,只有拍案稱絕,我們這些非同志非專業的凡人,多年的茅塞頓開。
不同意同性戀是不是:“不只膚淺,簡直無知/錯誤與落伍?”
表達道德立場是不是等於“傷害許多人的心靈”?是不是等於“把自己的信仰強加在別人的身上”?是不是等於“迫害與歧視”?贊成同性戀就是“科學/理性/開明/進步/寬容/尊重人權”等?
關教授的論述,不止於此。無論贊成,或是反對同性戀,這本書都是值得一看,使我們對“真理越辯越明”有深刻而具體的領悟;以及明白要辯明真理所需要的條件,原來遠遠超過我們泛泛的印象。
——黃子(文橋傳播中心總幹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