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想法、有些情感,只有在個體成為群體時,才會湧現出來,或者轉化為行動。」――勒龐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背離親緣》作者的憂鬱症經典 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寫書探討憂鬱症時,要避免將憂鬱症美化或妖魔化都很不容易,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兩種錯誤都犯了。」但也許這樣的寫法才是最誠實的寫法。與其說我對憂鬱症的感覺介於感激和恐懼之間,毋寧說,我以很極端的方式感受到兩者。
★亞馬遜2023年1月最佳書籍★ ★博客來2023年1月外文選書★ 動畫《腦筋急轉彎》顧問、情緒研究的領導學者 帶領我們探索「敬畏」情緒,在平凡日常中找到幸福之道 至今已在世界各地啟迪數十萬人的情緒學者達契爾‧克特納,在傳授快樂之道二十年之後,面對人類嚮往美好生活的永恆追求,提供了一...
想懂愛,必須仔細聆聽 彼此身為人的存在 全球暢銷經典《愛的藝術》作者佛洛姆 教你如何獲得真正的富足與快樂 在1974年到1976年間,佛洛姆撰寫了《擁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實際出版時有一部分內容未隨之刊行,本書便是來自這些未收錄的內容。 佛洛...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
21世紀,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 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儘管今日一切(似乎)皆以科學為依歸,迷信仍無所不在。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還是屬於一種精神疾病。有些觀察家主張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發明,責備「醫療化」的興起,並...
耶魯大學人氣爆棚的心理學導論課都在教什麼? 如何把心理學這門現代科學變得好讀又易懂! 認識人的心就跟研究浩瀚宇宙一樣驚奇又迷人! 好好讀完這本書,你就知道如何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藥,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藥(drug)是指刻意服用以獲得預期效果的化學物質。有些藥是醫療用途,意在治療疾病,有些藥則是為了產生令人愉悅的反應,兩種用途都由來已久。
我們築起圍牆,是為了保護自己珍視的東西。 大師深入解析偏見的根源、影響,以及解決之道 一部教你判斷「真實」的寶典
當結縭超過六十載的伴侶將離你而去時,你怎麼辦? 本書是亞隆夫妻獻給對方的最後禮物,是大師親身示範喪偶、孤獨和哀悼的心路歷程,更是對芸芸眾生的終極關懷——希望以真摯的記錄和覺察,為受苦的人們帶來一絲撫慰。
「我挑選了七個大家熟悉的格林童話,他們都是女性為主角的故事,觸及的正是七種不同的女性心靈面向,七個尋寶圖。用熟悉的故事做分析文本當然是刻意的,因為熟悉的故事在每一個人心裡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及至今集體對此故事的觀點,如果,我們可以將這樣古老、爛熟於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意涵,讓我們對自身所處...
百分之十的人具備亞斯特質,卻不自知; 與世界格格不入,也從來不被瞭解,卻不知道為什麼。 根據BAP研究,台灣至少有兩百萬個亞斯人。亞斯人看待世界,一如迷霧。他們不懂人類主流「社交大腦」的詭譎、曖昧、浮動、壓抑;而他們黑白分明的特質,也不被理解,總是被貼上諸如「白目」、「不長眼」、「自以為是」...
情緒不會讓你過得很糟,你的想法才會。 當心理師不在你身邊時,本書就是你最佳的陪伴者! 「辨識→反駁→取代」簡單三步驟, 幫助你打破慣性、挑戰自我, 從十大非理性信念中解脫,徹底翻轉生命! 全球暢銷超過150萬冊、啟發數百萬人、影響力遠超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經典之作!「情緒/認知ABC...
特別收錄「拖延掰掰•圖解拉頁」 [5大心理成因,12項克服技巧,一次就上手]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40年讀者口碑 ╳ 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童年時期的一切經歷建構了我們,安全的依附關係讓我們能夠有勇氣探索新事物而不陷入失去照顧者的焦慮,這樣的聯結與安全感,是兒童發展心智與興趣的重要基礎。然而,忽略幼兒時期的心理安全時,多數人卻要在成年時期,付出更多代價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不是我想這麼做,是我的強迫症逼我的。 .一直買一直買一直買 .全年無休拔頭髮、咬指甲 .一個人嗑掉整桶冰淇淋,明知不對 .重度沉迷在性行為、藥物,不能停止 .永遠擔心今天穿著不當,懷疑別人用異樣眼光看我 本書率先提出可以由自己施行、可以幫助自己與他人的4個簡易步驟,有效對抗強迫的意...
群體心理學的開山之作,從法國大革命到網路時代,百年不衰的精準分析
為什麼人在群體中,總是想要想要擁抱偶像、服從領導,甚至願意自我犧牲或變得激動暴力?
為何假消息容易流傳、網路開戰就想置板凳、多人按讚就會變得勇敢?
這一切難解的現象,都可以從群體的心理特徵找到解答。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陷入不自主的群體行為,從瘋搶衛生紙、排隊美食、當一日球迷,只要發現情緒被點燃或是出於某種認同感,就會加入各種分眾群體。但往往事情過後,冷靜下來,會發現自己在群眾中不像平常的樣子。有時過於激情、有時過於憤怒、有時不考慮後果,這都是群體心理的效應。
勒龐是現代心理學的先驅,比佛洛伊德更早發現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他從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執政等等社會巨大變革中觀察到,當人們在某種號召、認同或是標籤下形成群體時,就會進入類似催眠的狀態。在那時,無論智力多少、學歷高低,人都會只憑著本能、情感、外在刺激或暗示,隨著群體的潮流前進。在裡面,每個人的異質性都會不見,情緒相互傳染,只剩下如狂熱宗教般的靈魂與衝動。
勒龐認為,幾乎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由激情的群眾運動所推動,而意見領袖就宛如操控群眾心理的天才一樣。今日,由於網路的發展,群體效應更容易生成。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若想在如漩渦般的群眾潮流中保持清醒,《烏合之眾》不啻為潑自己冷水的一記棒喝。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一八四一至一九三一年),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青年時在巴黎學醫,後來遊歷了歐洲、北非和亞洲,完成了多本人類學和考古學著作。一八九五年年出版了群體心理學的經典著作《烏合之眾》,全書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政治學等方面,被譽為瞭解群體心理的入門級經典,也是學術殿堂光芒萬丈的名著,在全球以二十多種語言出版,成為各行各業管理人士、心理研究者的必讀之書。代表作還有《民族演變的心理法則》(Lois psychologiques del'évolution des peuples)、《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et la Psychologie des Révolutions)、《戰爭心理學》(Enseignements Psychologiques de la Guerre Européenne)等。
譯者簡介
董強
詩人、學者,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法兩國在教育、文學、翻譯、藝術等多領域交流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迄今為止唯一將《論語》翻譯成法文的中國學者,著有其他著作、譯著逾三十餘部。曾在法國遊學十二年,期間用法語出版詩集《鬆綁的手》,贏得法國文化界名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喬、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等人的一致讚賞。
1998年,被法國知名媒體《費加羅》雜誌評為「年度傑出華人」。
2001年,回到北京大學法語系任教,持續推動中法文化交流和傳播。
2008年,成為榮獲法國政府「教育騎士」榮譽勳章的最年輕學者。
2013年,榮獲法蘭西學院至高榮譽「法語國家聯盟金獎」。
2014年,入選「中法建交五十年五十人」。
2015年,法國三任總理同臺授予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2016年,獲頒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榮譽博士」稱號。
2016年,當選法蘭西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外籍終身通訊院士,為該院二百餘年來首位華人通訊院士,《新聞聯播》、新華社、《人民日報》紛紛報導。
逆風推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林耀盛(臺大心理系教授)、林仁廷(諮商心理師)、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好評
「透過作者的筆觸,讓我們試著從群體之間,適時清明抽離出來,仔細審視過往,自己未曾遇見在群體裡的想法、行為與感受的狀態。思考繼續留在原地,或瀟灑選擇離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當我們肯認尊重多樣性的他者,不會恐慌陷入盲從的喪失個性的去責任化,而能轉向『照顧自我、關切他人』的一種連結關係歷程,這是跨時空閱讀本書的價值重探。」――林耀盛,臺大心理系教授
「社會心理學的主張是『你在哪(環境)』的影響大於『你是誰(人格)』,群眾心理正是此議題,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特異分子的,不要讓這些影響無意識的發生,欣賞歧異與多元選擇,保有思考能力,才有真正自由抵抗團體心理陷阱。」――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群眾愚昧是否能導向智慧呢?答案也是可以的,關鍵依舊在群眾,而解答就在勒龐一八九五年出版的《烏合之眾》這本書裡頭,距今已一百多年,但即使現在讀來依舊歷歷在目影響深遠。」――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