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 蔡壁如
好評推薦!
事實上,我們應該過得比現在更好,比過去也更好
但是誰、是什麼偷走了原來屬於我們的富足未來?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LikeCoin發起人高重建、NFT平台Fansi執行長陳泰谷、區塊勢創辦人許明恩、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 專業推薦! 區塊鏈在玩什麼?V神是誰?本書首度揭開以太坊創始內幕 《彭博》前資深金融科技記者Camila Russo深度調查,就像讀《大賣空》般精采!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金融不只是工具,更是思維模式。 從金融角度來看世界, 你會發現習俗、文化、婚姻、財富與投資的邏輯真相, 在資訊焦慮的年代,你就是看透一切的明白人!
金融時報/麥肯錫最佳商業書《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作者重磅力作 當任何人都能輕易使用AI,生活究竟會有什麼不同? 擺脫炒作與誇大,重新認識AI的第一本書! ★亞馬遜4.5星好評.Goodreads 4.2星好評★
★本書榮獲《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 ★《AI新世界》作者李開復:把AI的進展寫成一個迷人的故事。 ★《賈伯斯傳》作者:從人性看待人工智慧,令人手不釋卷。 ★《鋼鐵人馬斯克》作者:如果你想用一本書認識AI,就是這本了。
末日博士魯比尼最新預言 世界不會一片黑暗,但必須看清十大威脅,才能掌握先機。 一本書看懂未來經濟大勢╳一上市即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榜 位居總體經濟、國際經濟、地緣政治、金融預測四大分類TOP 1
這是一個「轉傳、分享」便可以創造數十億商機的時代, 當人人前仆後繼地投入社群網路時,我們究竟是掏金的人,還是被人盯上的肥羊? 揭露光鮮亮麗的社群媒體背後,真實存在的詐騙與剝削!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來襲, 在各種壞消息的背後潛藏著怎麼樣的風險? 詹姆斯.瑞卡茲最大膽的預測, 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
未來的生活,全都與元宇宙有關! 金融、零售、製造、媒體、時尚、娛樂、教育、醫療、服務…… 無論做哪一行,都該關注這個全球最熱門的主題!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8個月內6刷 -日本亞馬遜「經濟入門」類書No.1!- 80,000冊突破! 日本亞馬遜四‧五顆星好評、800則感同身受! 你撿到的「好康」,就是沒漲到的薪水!? 為什麼「不漲價」,反而變成日本的經濟危機?
◎ 紐約時報、亞馬遜暢銷書 ◎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精采之作!」 工業革命揭開第一次機器時代的序幕, 機器取代人力,衝擊工廠的藍領勞工; 智慧科技引領第二次機器時代的開展, 機器取代人腦,辦公室的白領工作是否即將不保? 在下一波智慧科技榮景裡, 與其擔心機器...
200萬人已經掌握的科技趨勢,你還不快追上!? ◎全球熱銷200萬冊 ◎《連線》(Wired)雜誌創辦人、30年來影響最廣的科技趨勢思想家KK最新力作 ◎資深譯者嚴麗娟完整權威中文全譯本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專業審定、導讀 Google、Apple、Facebook……為什...
▍誠品書店當月選書 ▍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亞馬遜非文學類當月選書 ▍亞馬遜 2017 年年度最佳商管書 ▍《財星》雜誌當月最佳商業書籍 ▍《紐約時報》暢銷書 ▍《經濟學人》《紐約郵報》《圖書館期刊》等多家媒體推薦 ★大數據下的真實人性! ★結合《精準預測》的大量資訊分析、《異數》的敘事風格,以...
我們擁抱科技,也以為自己可以掌握科技。但現在該是讓科技自由的時候了。 ◎《WIRED》共同創辦人,科技趨勢大師KK第一本科技經典 ◎了解比特幣、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現代趨勢的重要著作 ◎啟發《駭客任務》的科技啟示錄 1993年,全球資訊網(WWW)剛剛起步,網際網路正式推向全球...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會限制你的視野。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Tim O’Reilly 未來,你的優勢在哪裡? 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歐萊禮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公開他如何理解與預測創新潮流的方法 給所有在AI時代力爭上游的人一套全新能力。 掌握開創誘人價值的行動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
《逆思維》、《恆毅力》、《零阻力改變》等暢銷書作者 強力推薦!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INC.》、《行為科學家》選書推薦 兩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力薦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作者最新力作 現場實驗 × 行為經濟學 × 賽局理論,完全剖析各種誘因設計的底層邏輯 行爲經濟學家葛...
當人們逐漸不再使用現金交易, 改用信用卡、電子支付、加密貨幣…… 金錢只剩雲端數字, 通膨、銀行倒閉、金融詐騙……隨之而來, 21世紀,一場無煙硝且規模最大的貨幣戰爭, 已經全面默默開打! 你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捍衛中產階級的推手 ★★★ 史迪格里茲 重磅新作 改革資本主義!把消失的中產階級找回來 打造人人享有均等機會及尊嚴生活的社會
立法委員 蔡壁如
好評推薦!
事實上,我們應該過得比現在更好,比過去也更好
但是誰、是什麼偷走了原來屬於我們的富足未來?
▌我們原來應該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加拿大重量級電商公司BuildDirect執行長、財經作家傑夫・布斯(Jeff Booth)認為,科技是造成通貨緊縮的產業,也就是讓人們花更少的錢、卻買到更好的產品的產業。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在開玩笑吧?我們不是陷於物價高漲、收入卻沒有同步遞增的困境中嗎?布斯要提醒我們的是:看看我們手上的手機,想想黑金剛這類老式手機的價格。現代的手機更進步、更實用,擁有從前根本無法想像的功能與尺寸,卻只要老式手機十分之一的費用就能買到。
換句話說,物價實際上是下降的,而且是急速下降。科學與技術確實降低了我們的生活成本,但是什麼仍讓我們陷入高物價的困境中?
▌46兆美元的經濟「成長」,與185兆美元的債務▌
布斯在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經濟成長乍看之下是可喜的,但是一美元的成長,需要負擔四美元的債務,這樣的「成長」,合理嗎?
這樣的困境當然不是一日之功。布斯在本書中表示,長期以來,各國政府為了追求數字上的成長,而拚命催發通貨膨漲,避免通貨緊縮;政府透過借貸來撒錢,促使各產業製造虛假的建設與發展。這個作法讓貨幣貶值──但各國之間卻又因為銷售上的競爭關係,而競相設法降低製造成本。於是我們看見物價雖然降低,但獲得工作的勞工,必須維持其低廉薪資;而薪資較高的勞工,則因為企業追逐降低成本而被拋棄。
換句話說,我們賣出更多產品、製造更多就業機會、更多GDP,也讓商品變便宜;但不斷被壓縮的薪資,卻讓我們連這些已經變便宜的商品都負擔不起。
▌AI或者可以幫上一點忙▌
在這樣的狀況下,AI與弱AI,以及能源科技的發展,或者可以幫上我們一點忙。
▶AI可以更好地彙整更完整的資料,協助我們決策;也能夠有效降低各項人力需求、同時兼顧服務與產品品質。
▶好比說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不但能降低駕駛風險,也能夠讓政府在進行都市計畫時,有更明確的依據與方案來規劃交通政策。
▶弱AI的發展與連結──好比我們手機裡的鬧鐘與行事曆的結合,或是各項SNS的演算法──則能夠在各層面上協助我們降低生活成本。
▶科技也能夠幫助環保能源的發展,好比說,若能在「能源儲存」的相關技術上有更多突破,乾淨、便宜、甚至免費的太陽能,便能夠協助我們擺脫環境汙染。
布斯認為,真正正向的經濟與技術發展,不該只是GDP的數字變化,而是落實在生活各層面上,讓我們迎向更有餘裕,也更舒適的未來。
▌我們如何讓「不平等」變得可以被接受?▌
現今的發展造成諸多問題──貧富不均、政府失能、環境重度汙染、經濟上的各種危機與風暴;每一項危機,都會在或遠或近的未來對我們產生衝擊。最為迫在眉睫的,或許是經濟上的全球性不平等。
但布斯也要告訴我們:這樣的不平等,是無法被消滅的。真正的最佳解是:讓這個不平等變得可以「被接受」。
如何讓這個不平等變得可被接受?布斯在本書中提出:
▶透過基本收入保障,提高富人稅率,緩解不平等的壓迫感。
▶透過技術發展降低人工需求,降低生活成本(如醫療)
▶因為科技發展而成本已經非常低廉的產品與服務,企業應該要便宜、甚至無償提供。
▶同時,政府也要停止透過舉債製造成長的假象。也只有政府停止這個行為,才能避免過度的債務負擔。
當然我們可以說,不管是要求政府停止舉債,或者企業無償提供產品與服務都太過困難,難以追求與實現。
但當原應享有的富足被竊取,經濟上與環境的壓迫與不平等席捲全球,便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台灣已經在面對的低薪、高物價、高房價,對照作者提出的各項警訊,或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警告與啟示。
作者簡介
傑夫・布斯 Jeff Booth
傑夫・布斯,富有遠見的領導人,在技術變革的最前沿生活了二十年。他曾擔任以科技解決營造業問題的BuildDirect公司總裁,獲加拿大卑詩省科技業協會(BCTIA)選為二○一五年度風雲人物、高盛提名為二○一六年百大魅力企業家。見證網路泡沫化、經濟危機等經濟風暴和許多經濟危機。現為數間公司的創辦人及董事。
各界好評
改革很難,面對虛假榮景的代價更難。我們當然可以舉出一千個各種方案太難實行的理由,但Party後總有帳單得結清。傑夫‧布斯支持馬斯克提出的無條件基本收入主張的原因是什麼?針對這些彷彿、不,確實是很難有解答的問題,我希望大家能夠持續與我對話。或許我們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解答,但只有積極參與,才有機會讓我們更好!--蔡壁如(立法委員)
這次不一樣嗎?大多數經濟學家說「不」。我們之前已經適應了許多科技革命。相比之下,傑夫.布斯說「是」。於是,他帶著讀者開始了一場思想之旅,他說明了為什麼會這樣,並分享了他與科技行業領袖的個人關係所帶來的啟示。要想利用科技的力量造福人類,我們需要瞭解科技與人類的聯繫。
布斯以經濟學、科學、創新、政治、心理學、社會學和商業為基礎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論點,其前提是科技進步加上日益寬鬆的信貸帶來的通貨緊縮影響。布斯忠於他作為一位企業家的熱忱,他是一個思想家,同時也是一個行動者,他在最後呼籲大家採取行動。商業領袖、企業家、政策制定者以及致力於為更光明的未來而努力的年輕人都應該閱讀本書。--阿傑.阿格拉瓦爾(Ajay Agrawal),多倫多大學教授,創意破壞實驗室(Creative Destruction Lab)創辦人
作為一個瞭解科技以指數級速度成長的人,傑夫.布斯在這本必讀的書中,呈現他獨特的能力,能把微觀與巨觀的想法聯繫起來。很少有書能提供更簡潔、更具說服性、啟發性的觀點,來描述今天的世界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你的世界觀將瞬間轉變。--薩利姆.伊斯梅爾(SALIM ISMAIL),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創始執行董事,暢銷書《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作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