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文論史,抉隱發微,道前賢所未嘗道,為治吾國史者所不可不知。他如金元道教考,述當時道教之新趨,以明古今之變。理學與藝術一文,則發明學術思想與藝術之相互關係,專舉繪畫一事,元代四大家亦在其內,故附此書,可為研治吾國藝術史者啟一新途。
本書乃上編之第一冊,共收論文七篇。首先推論中國上古之時,北方農作物及山居實情與今日所知之大不同,其中援史證經,多發前人所未發。再論周公對中國文化之影響與意義,探求《詩經》之源流意蘊,考辨〈西周書〉之文體,發明《易經》之旨趣,皆於理舊之中見其萌新。最後引經據史,以春秋時代人之行為事例驗證中國文化之特殊...
西方哲學的黃金年代,縱橫四百年,名家輩出。 主體性哲學風起雲湧,自我成為萬物的尺度。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普列希特最精彩哲學史,單冊閱讀也沒問題
這是哲學史裡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會和生命躁動不安,哲學既是自我追尋,也是改變世界。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德國率先擊敗《賈伯斯傳》的著作,《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鼎力推薦! 蟬聯《明鏡週刊》排行榜4週冠軍,連續48週Top 5,出版至今,暢銷地位遙遙不墜! 德國亞馬遜思考學習類Top1、心理勵志類Top3! 13國版權售出,全德銷量突破25萬冊! 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
為什麼硬給個爛理由,也可以是理由? 為什麼「最後的機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 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為什麼危機極少成為轉機?為什麼你偶爾該分散注意力? 原來我們習慣拿「新」東西取代「好」東西…… 我們絕對無法掌握成功跟幸福的要素,但肯定知道破壞成功...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凡三編,共分八冊,彙集了賓四先生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書之單篇散論。上編(一~二冊)自上古迄先秦,中編(三~四冊)自兩漢迄隋唐五代,下編(五~八冊)自兩宋迄晚清。先生治學主通不主專,是以能於歷代諸子百家中,梳理其學術流變,闡發其思想精微。三編一貫而下,中國歷代學術思想之脈絡自然呈現。
本書為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六冊,專關宋代以後之學術,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黃東發、王深寧、吳草廬三家學述,敘朱學之流衍,可見元初學術思想之大概。此原為研朱餘瀋之三篇,今并入本論叢,不另成書,以便觀省。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正續篇,舉諸家詩文,以證明初從龍諸臣,或心存韃庭,或意蔑新朝,怯於進而勇於退,殊未見其揭揚夷夏之辨以為民族革命之號召。作者由文論史,抉隱發微,道前賢所未嘗道,為治吾國史者所不可不知。他如金元道教考,述當時道教之新趨,以明古今之變。理學與藝術一文,則發明學術思想與藝術之相互關係,專舉繪畫一事,元代四大家亦在其內,故附此書,可為研治吾國藝術史者啟一新途。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云「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西方文化洪流的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朱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