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恨的囚徒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Prisoners of Hate : The Cognitive Basis of Anger, Hostility, and Violence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1/0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095812
  • eISBN: 9786267095836
  • 字數: 199,196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除了日常生活中難免的人際衝突,隨著網路操作而愈發激化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種種仇恨現象在社群網站或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烏俄戰爭與新納粹問題,美國的BLM運動與各類種族歧視爭議,在在顯示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和平。
  
  本書運用認知心理學,剖析仇恨、敵意與暴力背後的真實動機,出版至今超過二十年,但從來不曾過時。

  《忿恨的囚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各種形式的暴力的看法,並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

  【重新梳理認知,讓大腦不再被憤怒、敵意與仇恨綁架!】

本書特色

  ★「認知療法之父」將認知療法拓展到社會問題的經典鉅作
  ★出版二十餘年,在族群分化益發激烈的當代依然切中時弊
  ★深入淺出,援引臨床與歷史案例,感同身受更能身體力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 電子書: NT$ 560

    《背離親緣》作者的憂鬱症經典 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寫書探討憂鬱症時,要避免將憂鬱症美化或妖魔化都很不容易,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兩種錯誤都犯了。」但也許這樣的寫法才是最誠實的寫法。與其說我對憂鬱症的感覺介於感激和恐懼之間,毋寧說,我以很極端的方式感受到兩者。

  • 電子書: NT$ 338

    花錢是每個人天天在做的事 吃喝玩樂、交際應酬、買車買樓 為什麼花、要花多少、值不值得? 你知道自己的金錢心理嗎?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2017年最佳商業書 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翹楚丹‧艾瑞利「吸金」力...

  • 電子書: NT$ 385

    ★亞馬遜2023年1月最佳書籍★ ★博客來2023年1月外文選書★ 動畫《腦筋急轉彎》顧問、情緒研究的領導學者 帶領我們探索「敬畏」情緒,在平凡日常中找到幸福之道 至今已在世界各地啟迪數十萬人的情緒學者達契爾‧克特納,在傳授快樂之道二十年之後,面對人類嚮往美好生活的永恆追求,提供了一...

  • 電子書: NT$ 240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

  • 電子書: NT$ 280

    想懂愛,必須仔細聆聽 彼此身為人的存在 全球暢銷經典《愛的藝術》作者佛洛姆 教你如何獲得真正的富足與快樂 在1974年到1976年間,佛洛姆撰寫了《擁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實際出版時有一部分內容未隨之刊行,本書便是來自這些未收錄的內容。   佛洛...

  • 電子書: NT$ 280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

  • 電子書: NT$ 238

     21世紀,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   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儘管今日一切(似乎)皆以科學為依歸,迷信仍無所不在。

  • 電子書: NT$ 238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還是屬於一種精神疾病。有些觀察家主張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發明,責備「醫療化」的興起,並...

  • 電子書: NT$ 500

    耶魯大學人氣爆棚的心理學導論課都在教什麼? 如何把心理學這門現代科學變得好讀又易懂! 認識人的心就跟研究浩瀚宇宙一樣驚奇又迷人! 好好讀完這本書,你就知道如何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電子書: NT$ 266

    ~以榮格心理學觀點解讀臺灣傳說~ ★從本土傳說探詢臺灣集體潛意識中的自我定位 ★虎姑婆/牛皮換地/白米壺與白米甕/貪心吃垮半屏山   

  • 電子書: NT$ 210

    藥,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藥(drug)是指刻意服用以獲得預期效果的化學物質。有些藥是醫療用途,意在治療疾病,有些藥則是為了產生令人愉悅的反應,兩種用途都由來已久。

  • 電子書: NT$ 525

    我們築起圍牆,是為了保護自己珍視的東西。 大師深入解析偏見的根源、影響,以及解決之道 一部教你判斷「真實」的寶典

  • 電子書: NT$ 294

    當結縭超過六十載的伴侶將離你而去時,你怎麼辦? 本書是亞隆夫妻獻給對方的最後禮物,是大師親身示範喪偶、孤獨和哀悼的心路歷程,更是對芸芸眾生的終極關懷——希望以真摯的記錄和覺察,為受苦的人們帶來一絲撫慰。

  • 電子書: NT$ 294

    「我挑選了七個大家熟悉的格林童話,他們都是女性為主角的故事,觸及的正是七種不同的女性心靈面向,七個尋寶圖。用熟悉的故事做分析文本當然是刻意的,因為熟悉的故事在每一個人心裡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及至今集體對此故事的觀點,如果,我們可以將這樣古老、爛熟於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意涵,讓我們對自身所處...

  • 電子書: NT$ 245

    百分之十的人具備亞斯特質,卻不自知; 與世界格格不入,也從來不被瞭解,卻不知道為什麼。 根據BAP研究,台灣至少有兩百萬個亞斯人。亞斯人看待世界,一如迷霧。他們不懂人類主流「社交大腦」的詭譎、曖昧、浮動、壓抑;而他們黑白分明的特質,也不被理解,總是被貼上諸如「白目」、「不長眼」、「自以為是」...

  • 出版日期:2023-06-01
    電子書: NT$ 350

    情緒不會讓你過得很糟,你的想法才會。 當心理師不在你身邊時,本書就是你最佳的陪伴者! 「辨識→反駁→取代」簡單三步驟, 幫助你打破慣性、挑戰自我, 從十大非理性信念中解脫,徹底翻轉生命! 全球暢銷超過150萬冊、啟發數百萬人、影響力遠超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經典之作!「情緒/認知ABC...

  • 電子書: NT$ 315

    特別收錄「拖延掰掰•圖解拉頁」 [5大心理成因,12項克服技巧,一次就上手]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40年讀者口碑 ╳ 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 電子書: NT$ 483

    童年時期的一切經歷建構了我們,安全的依附關係讓我們能夠有勇氣探索新事物而不陷入失去照顧者的焦慮,這樣的聯結與安全感,是兒童發展心智與興趣的重要基礎。然而,忽略幼兒時期的心理安全時,多數人卻要在成年時期,付出更多代價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56

    不是我想這麼做,是我的強迫症逼我的。 .一直買一直買一直買 .全年無休拔頭髮、咬指甲 .一個人嗑掉整桶冰淇淋,明知不對 .重度沉迷在性行為、藥物,不能停止 .永遠擔心今天穿著不當,懷疑別人用異樣眼光看我   本書率先提出可以由自己施行、可以幫助自己與他人的4個簡易步驟,有效對抗強迫的意...

  • 詳細資訊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經典之作
    探究最具破壞性的人性陰暗面,看見重新點燃善意的可能
    暢銷超過20年,授權7大語言版本

      ★婚前幽默風趣,婚後輕浮花心?從佳偶到怨偶的心理轉變,如何發生?
      ★為什麼政治光譜愈是極端的人,就愈是認為自己是正義的?
      ★納粹德國、紅色高棉與其他種族/政治迫害暴行,都從「貼標籤」開始?

      家暴問題、政治分化,國族戰爭
      透過認知心理學的視角,看清所有暴力衝突背後的本質
      解開「自動化思考」的枷鎖,不做失控的「烏合之眾」!

      ◤施暴的同時還自以為正義,當心「認知扭曲」的陷阱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以其對「認知(行為)療法」的研究享譽全球。在本書中,貝克教授運用該療法的原理原則,進一步剖析人性陰暗面中憤怒與敵意是如何湧現,又是如何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破壞性的後果。

      透過深入淺出的案例,你會發現:原來從夫妻爭執到家暴事件,到種族滅絕和國際戰爭等,所有人類社會中會出現的暴力行為,其基本構成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反應,有著相同的認知運作模式。

      ◤族群矛盾激化的當代,追尋和平進步願景的必讀之作
      
      除了日常生活中難免的人際衝突,隨著網路操作而愈發激化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種種仇恨現象在社群網站或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烏俄戰爭與新納粹問題,美國的BLM運動與各類種族歧視爭議,在在顯示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和平。
      
      本書運用認知心理學,剖析仇恨、敵意與暴力背後的真實動機,出版至今超過二十年,但從來不曾過時。

      《忿恨的囚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各種形式的暴力的看法,並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

      【重新梳理認知,讓大腦不再被憤怒、敵意與仇恨綁架!】

      ✽別人的亮眼表現,總是容易讓你感到難堪?小心大腦「敵對框架」的陷阱!(見第一章)
      
      ✽面對打針的皮肉之苦,幼兒會踢打哭鬧,大人則稍感焦慮,差別在於對事件意義的解讀。(見第三章)

      ✽伴侶詢問購物選擇或請求協助,芝麻小事卻讓我們一秒暴怒?因為我們懷抱錯誤信念而不自知。(見第五章)

      ✽儘管有個體差異,暴力行為不盡相同,但施暴者們往往都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見第八章)

      ✽檢討性侵受害者的衣著為什麼不對?因為這種「文化迷思」只是為施暴者提供合理自身行為的藉口。(見第八章)

      ✽最慘烈的「藍綠惡鬥」或許發生在西元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支持藍綠兩隊賽車手的群眾在競技場激烈鬥毆,上萬人傷亡,城市大片區域焚毀。(見第九章)

      ✽與施暴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相同,國家間的戰爭為了師出有名,領導者容易對國民宣傳自己的國家如何受害、敵國如何強大與邪惡。(見第十一章)

      ✽要想讓世界更加和平,宣揚道德有時會有反效果,波士尼亞大屠殺中,行凶者在錯誤信念影響下反而認為自己在伸張正義。我們更需要的其實是同理心。(見第十二章)

      ✽運用認知心理學的策略,仔細識別事件的意義,思考另一種解釋,修正自己的信念,你可以不用愈想愈氣!(見第十三章)

    本書特色

      ★「認知療法之父」將認知療法拓展到社會問題的經典鉅作
      ★出版二十餘年,在族群分化益發激烈的當代依然切中時弊
      ★深入淺出,援引臨床與歷史案例,感同身受更能身體力行

    作者簡介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T.貝克(Aaron T. Beck,1921-2021)

      美國精神科醫師、賓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名譽教授、貝克認知行為治療研究協會(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的創辦人及榮譽主席,被譽為「認知(行為)療法之父」。

      身為世界知名精神醫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者、教育家,其生涯榮獲超過十八項重要獎項與榮譽,包括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 Award for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以及來自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美國心理學會、美國精神病理學會的獎項。曾獲《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期刊評選為「塑造美國精神醫學面貌的美國人」與「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五位心理治療師」之一。知名醫學媒體《醫景》(Medscape)評選過去一個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醫生中,貝克名列第四。

      出版有著作多本,廣獲讚譽。

    譯者簡介

    蔡心語

      喜歡文字,喜歡研究身心健康,譯著數十本。近期譯作有:《撫平焦慮與委屈受傷的「情緒素描」》、《相信你自己》、《我想過得比去年好一點》、《與焦慮和解2》。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夏瑄澧 Youtube《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主持人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璿丞 精神科醫師、析心事務所所長
      楊嘉玲 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
      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
      蔡佳璇 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鐘 穎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心理學權威一致盛讚

      「本書對人類最急迫的挑戰──仇恨的原因與預防──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亞倫.貝克諸多重要著作之中,這本可能是他帶給人類的最大禮物。」──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亞倫.貝克汲取出畢生科學研究與治療經驗,……他的職業生涯致力於展現如何訓練人性的理性面,以克服不著邊際的進化需求所帶來的殘忍無情,以及個人創傷造成的悲劇結果。透過減少利益衝突之外的那些錯誤判斷與未經處理的衝動,不論是一般大眾或者專業人士,本書都能幫助你把人類的理性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伊恩.S.路斯蒂克(Ian S. Lustick),賓州大學政治科學系主任
      
      「這本偉大的跨領域著作,為認知行為療法冠以終身成就。用以解釋個人暴力的公式,如今被發現同樣也適用於集體暴力。冷戰期間,西方世界還有個方便的遠方仇敵;而今北約主宰世界,近鄰們卻開始攻擊彼此。本書來得正是時候,論據嚴密且舉例生動、描繪鮮活。」──大衛.戈德堡爵士(Sir David Goldberg),倫敦精神醫學研究所教授

      「憂鬱症的頭號權威將他的臨床雷達轉向憤怒和敵意的認知源頭。正如貝克博士所示,仇恨和暴力給受害者和施暴者都帶來了痛苦。敵意與憤怒可能成為習慣,但就像其他壞習慣一樣,也可以被打破。這本好書能夠為你提供幫助。」──大衛.T.李肯博士(David T. Lykken, Ph.D.),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

      「一部當今世界正需要的精彩之作。貝克博士同時發揮了博學與創見,創作出這本驚人實用且絕不簡單的建議與洞察之書。」──愛德華.M.哈洛威爾醫師(Edward M. Hallowell, M.D.),哈洛威爾認知與情緒健康中心創辦人

      「這本價值連城的書告訴我們,就算是最極端的仇恨與暴力形式,在一開始也是源於對他人的貶低與去人性化、將他們視為敵人,即使對方是我們的妻子和丈夫。非常重要的是,本書還提供了補救措施,也就是改變我們思維的方式,好讓我們過上更有愛的生活。」──厄文.史塔布(Ervin Staub, Ph.D.),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心理學榮譽教授

      「在這本重要著作中,美國最傑出的精神科醫師之一,利用她豐富的臨床經驗、個人智慧與學術知識,對人類心理的陰暗面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描繪。」──羅伊.F.鮑梅斯特(Roy F. Baumeister),《增強你的意志力》共同作者

    名人、媒體高度推崇

      「我讀過貝克醫師的一本書,《忿恨的囚徒》,我認為這本書幾乎可說是佛家的著作了。」──達賴喇嘛

      「一份令人深思且最為即時的報告。」──《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貝克的寬闊視野;關於偏見、利他主義與政治心理學的寶貴總結;以及對這重要議題的樂觀、人性與理性的處理方式,值得推薦給大眾與專業讀者。」──《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讓人嘆為觀止的閱讀體驗。貝克的解釋如此清晰、明顯且實用,讓你感受到一股希望。本書是對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學理論的清晰評述,實際上也是一本關於如何預防暴力的實用手冊……一本能夠把這麼多重要的事情做好的書,我們只能稱它是一部傑作。」──《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亞馬遜讀者極致好評

      時至今日依然適用
      這本書在今日依舊實用,因為貝克不僅討論了親密關係中的暴力,還討論了集體暴力,包括戰爭中的意象和誤解。……他強調在決定應對措施時需要了解攻擊者的想法;拓寬我們的視野,將「異族」視為人類,就像我們自己一樣;承認雙方都存在偏見。在衝突時期,我們需要記住,同理心、合作、理性,與敵意和暴力一樣是人性的內在本質。

      明智地使用大腦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書。貝克為其理論在國際衝突、政治和戰爭層面的應用,提出了很好的論據。對於領導人為了政治目的而對民眾施加仇恨的歷史操縱,進行了很好的回顧。他清楚地表明歷史正在重演。無知不是福。

      很好地解釋了暴力與仇恨為何存在
      非常容易閱讀,適合大眾和專業人士。該主題的極端性質使這本書引人入勝。貝克著眼於敵意和仇恨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展示了暴力動機的來源。

      在媒體和常識話語中,實施暴力行為的個人和團體,被簡單貼上怪物、狂熱分子、邪惡等標籤,卻沒有人質疑他們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為何會有這些行為。貝克不僅說明了原因,還展示了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技術來加以改善的簡單系統。

      你可以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測試本書中的論點。這種理解偏見、敵意、仇恨和暴力的方法,很容易應用。我在與他人辯論有爭議的話題時使用過,效果非常好。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愉快的讀物,與大多數流行的心理學書籍不同,它提供了一個系統,讓你可以在日常中輕鬆使用,以了解他人的動機。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4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