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一:女權困境在東亞
郭婷:惡在細水長流處——日常暴力與「N號房」
後米兔時代,大陸高校的反性騷擾困局
作爲「國家意志」的兩種厭女觀:「極端女權」大戰共青團中央揭示了什麼問題?
空前擠壓與畸形生長:中國女權的內憂外困
說出被上司性侵的經歷後,她跳樓明志——林于仙案後,權勢性侵得到重視了嗎?
韓國總統選舉中的性別議題:女權主義認同將決定本次大選結果?
在日本當女導演有多難:男性主導的映畫世界金字塔
日本名導#Metoo名單滾雪球:園子溫們的惡行,受害女星不敢出「戰」?
章節二:女權行動在東亞
6B4T?極端厭男?:韓國激進女權的進擊與政界的性別之戰
被污名化的激進女權?——關於豆瓣激進女權的五個誤解
專訪伊藤詩織:希望有一天,人們會把我看作詩織本身
台灣「小紅帽」奮戰20年,反性騷擾走到目的地了嗎?
阿離:#MeToo第一案,為香港帶來了甚麼?
踰越與隔限:反修例運動中的女性力量及性別策略
日本「選擇夫婦別姓」遲遲未過——這次她們能贏嗎
新女性、新國潮與無尺碼內衣,進擊的中國女性內衣產業
被凱文.凱利譽為科技界的佛洛伊德 TED演說突破三百萬點閱率, 科技社會學權威雪莉.特克繼《電腦革命》、《虛擬化身》後, 帶來「科技與人」三部曲的最終章! 你上一次接到家人朋友的電話是何時? 覺得朋友在臉書上與實際上的個性不一樣嗎? 網路帳號與發文是否不願意讓親朋好友知道?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為什麼20、30歲的女性容易得憂鬱症? 會得憂鬱症不是因為「本來就有病」 讓她們以自己的語言述說 擺脫醫學疾病與社會汙名的定義 替女性書寫全新的受苦簡史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臺灣是一座「無住之島」。根據統計,臺灣平均房價與人均所得比將近十倍,房價更被國際評比為「極度不可負擔」。 身處無住之島的無助青年,真的有可能打破炒房致富的惡性循環,重新定義「家」的價值,找到居住正義的新方向嗎? 這正是長年研究都市改革的廖庭輝,希望透過本書解答的問題。本書藉由...
*本書為《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當中的「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篇 「只要你相信平等,你就是女性主義者。」(21世紀,艾瑪華森,美國) 「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20世紀,西蒙波娃,法國) 「我不希望女人控制男人,我希望女人控制自己。」(18世紀,吳爾史東,英國) 「女人有權上斷頭台,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