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紙、幾點墨痕
如淚如血,字外有字,書盡生命情操
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臺靜農先生逝世30周年、120歲冥誕,蔣勳追憶之作
在喧嘩巨變的時代, 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 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金庸導讀;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這更是一本知音之書。」
★日本企業界人士案頭必讀之書的當代解讀 ★南懷瑾等人推崇信奉的人生智慧 懂得人情世故,徹悟處世真諦, 將能為人生帶來大大轉變!
第一本實際走訪詩人故居、擔任駐館園丁,歷時一年調查整理出詩句、信件和收藏標本中,曾經出現的所有植物,供讀者再現一座與艾蜜莉‧狄金生一樣的花園。
◎朱宥勳導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十場論戰的章回故事書。 ◎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編,38 位作家全明星陣容、35 章全方位涵蓋的書寫指南 小說、劇本、遊戲等故事開發必備工具書 ◆ 提筆寫作前,捫心自問: 靈感哪裡來?該上哪裡找資料?怎樣安排寫作時間表? ◆ 寫作進行時,你可能會遭遇到: 對白怎麼寫才精采?角色該如何刻畫才引人入勝?犯罪詭計是怎麼設...
◎ 戒嚴時期台灣小說家故事全新改版,新增〈新版前言——遙遠的回音〉! ◎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
繁體中文初版於2018年發行;本書為二版(改版) ▎近半世紀暢銷百萬冊.非虛構寫作殿堂級教本 ▎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寫作,但是絕對不是只寫給作家看的:書中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寫東西的人。」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給整個世代寫作者的一部聖經, 如果你想找到訣竅,寫出簡潔又有渲染...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內,透過電子郵件,作家吉奈向艾諾提出關於寫作的提問。 從說明自己對於寫作形式的探索,談到身為階級「叛逃者」的罪惡感;從如何看待文學,談到她想寫下現實的慾望;從描述自己喚醒記憶的方式,談到人們對精神分析之於寫作的誤解;從每本作品各自的成書過程,談到她的日記與訂定寫作計劃的方法;從她對超...
《沈從文自傳》合《從文自傳》與《邊城》於一帙: 《從文自傳》從童稚打架、逃學起筆,到入伍當小兵,復又棄軍從文,上北京求學,一心成為作家。說曰自傳,其實不過年方二十,流離的傳奇故事蘊藏無盡的熱情,從而激起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樸實文字的背後隱伏著傷懷悲痛,亦見證記錄了大時代的變遷。 《邊城...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紅樓夢》線上課程 ★ 臺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權威導讀,推出至今最完整、最翔實、最精彩的公開課文字紀錄!
六神磊磊,本名王曉磊,2013年開設「六神磊磊讀金庸」公眾號,文章閱讀數均超過10萬次, 被中國權威數據機構「新榜」,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之一。 六神磊磊表示金庸小說總共12部,但總結只有兩句話,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暢銷書《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作品 ◎「讓你特別舒適的人,可能另有所圖。」《雪山飛狐》的南蘭這樣踩了雷。 ◎「越聰明的女人,越要按捺替別人安排一切的衝動」,別成了《天龍八部》的阿朱。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否則像《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好心沒好下場。 六神磊磊曾說,自己的本業就是...
◎工作輾轉各處,無法安定?一生漂泊的蘇東坡,「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的不公不義,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有味是清歡」,是蘇東坡的淡然。 ◎如何活在當下?「詩酒趁年華」,被貶官三次的蘇東坡選擇這樣過人生。 漂泊、衝突、煩惱、挫折……人人都會有,怎麼面對? 蘇東坡用三件事療癒了自己: 一張...
一方小紙、幾點墨痕
如淚如血,字外有字,書盡生命情操
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臺靜農先生逝世30周年、120歲冥誕,蔣勳追憶之作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可以使人心中長嘆
★隨書附贈「蔣勳十講/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影音導覽QR code
★林文月教授特別推薦
在墨的斑爛與筆的虬結之中
生命在倔強傲岸裡迸放華彩
臺靜農(1902-1990)的一生,幾乎等同於五四一代的文人縮影。他關懷社會家國,寫詩、寫散文、寫小說;他對美的追尋,轉化為印刻與墨筆;他執掌臺大中文系二十餘年,當年的敬重他的後輩,如今都是受人敬重的老師。
「有沒有在夢裡作詩?」臺靜農先生曾經這麼問,這是蔣勳幾十年來記憶最深刻的問題之一。一九八○年代,蔣勳因為擔任《雄獅美術》雜誌編輯而結識臺靜農先生,彷彿校外弟子,一生影響深遠,而因緣又在臺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之際,將其作品集結在池上穀倉藝術館,以「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為名展出。
三十年悠悠過去,臺靜農先生的創作與精神,並未隨時間湮滅。他在點捺頓挫之間流露出生命情操,字外有字,令人長嘆;他是一位以生命做為修行的人文典範。
一九七六年我從歐洲返台,負責美術雜誌編輯,一天偶然經過裱畫店,看到臺老師一幅字,使我停住,看了很久,好像四十年間一個生命漫長沉默的修行都即刻懂了,熱情還在燃燒,迸散激濺成墨的斑斕,憤怒抑壓在扭曲的線條裡流走,「啊……」—蔣勳
本書特色
1. 收錄2020年與1980年代蔣勳書寫臺靜農先生專文
2. 特別刊載:林文月、施淑、林懷民、陳文茜、許悔之追憶文字
3. 「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展品、重要書信、釋文全收錄
4. 收錄攝影家莊靈、王信、張照堂珍貴影像紀錄
5. 隨書附贈「蔣勳十講/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作品影音導覽QR code
好評推薦
蔣勳和他的朋友、晚輩,費心籌辦了一次臺靜農先生作品特展,勾勒出臺先生的寬厚胸懷與精神面貌。
蔣勳對臺先生作品的敍寫與講說,是動人的披文入情,也重現了他所處時代的身經喪亂、人生實難。
臺先生寫字原出於性情,藉之抒心遣懷,與同好交相遊,或饋贈勉勵晚輩。日久愈見其書以功深,自成大道。
今見蔣勳歷年所寫的談臺先生的文章,合為一帙,如同六朝人物的情之所鍾! 臺先生天上有知,想必也會高興的。——林文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