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走踏過的那些地方,
曾經越渡的時間與空間,
同時也穿透了心靈,留下無形的印記。
他們寫下《對照記@1963》,他們《忽然,懂了》,他們感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 這次,他們仨不再只是對照,而是各自出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行況味。 一本書,三個旅人,三種世界觀。 跟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出發 到處旅行、迷路、尋書、看人、賞玩世界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旅行,可說是人類自古永恆的內在驅力之一,彷彿「遠方」總是對我們發出某種召喚;因為這股持續湧動的遠行欲望,人類得以留下歷史文明的軌跡,以及豐厚的文化積澱。
然而在個人的層次上,除了回憶,旅行又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想像與潛化?法國文學學者吳錫德教授,透過一篇篇文章,細細回望人生不同階段發生的旅程。乃至於每一趟走踏在其家族生命長河中的意義,以及在當下時空背景所呼應的時代,皆有其深刻的反思和省察。
作者以一位老台北人的視野出發,追索他世居的城市如何在島上無數移人過客接續的努力下,一點一滴被洗刷出截然不同往昔的面貌,最終令自己成為故鄉的異客。作者也藉此爬梳整個家族在台北盆地移徙流轉的記憶,同時掇拾了他與摯愛的家人在台灣各地留下的種種足跡,是為一冊真情至性的生命散文。
吳錫德
台北市人,教書、著書為業。
著有:《旁觀者輕》、《認識新歐洲》、《閱讀法國當代文學》、《法國製造》、《我反抗,故我們存在》等及評論文章近百篇。
淡江大學法文系榮譽教授。
一致推薦
邱坤良(作家)
胡晴舫(作家)
陳雨航(作家)
張新丕(畫家)
楊 澤(詩人)
羅智成(詩人)
從學生到教授,他對淡水陽明山一往情深;他走南澳東河豐濱大武;他航旅蘭嶼澎湖金門馬祖。中年陪愛女單車環島,退休獨自機車環島……短程或長時,旅行或浪遊,盡皆個人風格。這麼多年的身體移動,陪伴著的是親情友情和一期一會的邂逅,尋求的是心靈物我契合的一刻。
旅記融入了作者青春的回顧和刻骨銘心的家族記憶。旅人有情。——陳雨航/作家
錫德當過記者,跑過新聞,談起時事,寫起文章,兼有新聞記者的敏銳度以及 歷史寫作的景深,也充滿國際視野與人文關懷。他的著作涵蓋面極廣,從歐洲 文明、法國文學、文化創意到法語教學,顯然巴黎多年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確實讓他的編譯與創作源源不絕。
最近錫德又把一些生活遊記結集成《時空旅人》一書,這四個字一如他外型與 性格的寫照,見書如見人。很高興老友退休後的生活依然璀璨,也樂意為他的 新作說幾句話。——邱坤良 / 作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