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愛×12則奇思妙想【英國才女作家珍奈.溫特森最新散文集】

從吸血鬼到人工智慧,我們是在前進還是倒退?

12 Bytes : How We Got Here. Where We Might Go Next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3/1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697311
  • eISBN: 9786269697328
  • 字數: 130,518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特色 

  ●全書以歷史、宗教、神話、文學、種族、性別、政治等面向切入科技領域,面向豐富。
  ●作者維持一貫獨特、詼諧的敘事風格,思維開闊且引人入勝。
  ●探討現今最熱門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及網路隱私等議題,切合時事。
  ●當代電影及影集信手拈來,大玩諧音哏,貼近當代流行文化,充滿閱讀樂趣。
  ●書中收錄AI電腦繪圖及多幅精彩圖片,圖文並茂。

閱讀最前線推薦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40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電子書: NT$ 385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 電子書: NT$ 428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 電子書: NT$ 336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洪敬舒 |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黃克先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危殆生活》作者 盧郁佳 | 作家 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 《大減速》(Slowdown)作者 ——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22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 電子書: NT$ 331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出版日期:2024-02-21
    電子書: NT$ 209

    ★獨立媒體《報導者》X漫畫家廢廢子 ★當代親密關係的時代切片,勾勒各式親密關係樣貌 ★深度新聞X報導漫畫X影像故事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385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 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 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 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

  • 電子書: NT$ 280

    ╒════════════════════╗ 我們永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 那,你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 一本社群時代的自我保護指南! ╚════════════════════╝

  • 電子書: NT$ 284

    你是不是認為做錯事就該反省? 你是否常把「對不起」掛在嘴上? 身為家長的你,會教小孩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嗎? ─── 如果「是」,請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許多常見的教養模式、被視為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把大人和孩子都逼向絕境。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十週年暢銷經典Ⅰ}

  • 電子書: NT$ 245

    貧困的屍體 / 凍死的屍體 / 孤獨的屍體 / 衰老的屍體 / 自殺與被害的屍體 / 幸福的屍體 …… 生前不平等,死後也有階級差異。 無法以「病死」一言蔽之的遺體, 訴說著殘酷的階級問題。 ★ 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專文作序 ★

  • 電子書: NT$ 336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 電子書: NT$ 315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詳細資訊

    人工智慧大軍來襲,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變化挑戰?
    全書以慧黠洞見提出對科技與未來的觀察思辨,
    文科X理科的交會,精彩萬分,痛快淋漓!
     
    精彩、博學、獨特、詼諧!  
    以《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享譽文壇的才女作家珍奈.溫特森
    首部精彩文集在台上市

    ★《衛報》《金融時報》《標準晚報》《每日電訊報》年度選書★
    ★伊格言、李信瑩、林新惠、張潔平、陳雪、楊佳嫻、楊姍樺傾心推薦★

      ★文采豐富,才華橫溢,當代作家少有人能出其右。——《紐約時報》書評
      ★讓人萬分著迷,充滿洞見。——《出版人週刊》
      ★發人深省,極度必要!而且,非常有趣。——《衛報》

      ♀當性別偏見及反智的價值觀主導大科技和大數據,我們的未來將會如何?
      ♂科技創新是進步嗎?為何人權和性別等議題持續惡化倒退? 
      ♀為何女性在科技領域如此稀少?如果科技場域繼續由男性主導,女性未來會面臨何種處境?
      ♂性愛機器人都為男人打造,會如何影響現實生活中的兩性關係?
      ♀共享經濟真的讓我們共同富裕了嗎?或者一切只是文字遊戲?

      珍奈.溫特森著有多部作品,本書是她首本對於近代科技議題的觀察之作,汲取個人多年來對人工智慧及科技領域的省思,整理出十二篇慧黠且靈思處處的散文。以一貫獨特詼諧的敘事風格,由歷史、宗教、神話、文學、種族、性別等多重面向,探討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及未來造成的影響。

      她在書中詳述女性如何被刻意抺去及逐出科技領域的種種過往,更挖掘盤點各個理應受重視卻消逝的女性身影。她指出父權鬼魅正是造成當今科技領域女性比例稀少的原因。大科技浪潮襲來,她更批判企業以科技之名讓全民以隱私做為交換,何來「進步」?而今疫情讓全球經濟停擺,科技產業卻玩弄文字遊戲:共享經濟讓人們共同富裕了嗎?書中同樣關注勞權及兒童、性別議題,更討論性愛機器人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她認為性別偏見同樣會複製在人工智慧的領域,性愛玩偶的問題不是科技問題,而是性別刻板及觀念倒退的問題。身為女權主義者,全書字裡行間不忘大酸性別議題倒退的現況,筆鋒尖銳。

      書中所探討的科技問題不僅包括現況,更擴及對未來趨勢的奇思妙想。現今的科技發展對社會及未來的影響究竟會如何呢?如果持續由古老愚笨、單一僵化的價值所引導,如果對於隱私、監控、種族歧視、厭女等問題視而不見,未來會是什麼模樣?倘若機器人可以幫我們完成所有無聊的工作、幫我們打仗、更可以勝任伴侶、店員、警察、甚至滿足性需求——在這樣的世界裡,愛、關懷、性和其他情感的意義何在?

      此外,她在書中引用《德古拉》《科學怪人》《1984》等多部小說,爬梳科幻文學的脈絡。章節名則大玩諧音哏,例如〈愛是您,愛是洛芙萊斯〉翻玩電影片名《愛是您,愛是我》,率先揭示女性在科技史中被抺去的身影;以〈房裡的織布機〉呼應電影片名《窗外有藍天》;〈他不是,他是我的佛陀〉則將片名《他不重,他是我的兄弟》裡的兄弟置換為宗教討論;〈慾望故事〉則取《慾望城市》諧音,大談科技對人類性愛及性別、情感的影響。以〈侏儸紀車園〉翻玩《侏儸紀公園》片名,隱喻人類將與恐龍互換的未來。書裡對《駭客任務》《雲端情人》《銀翼殺手》《黑鏡》等影視作品更是信手拈來,充分顯示對當代流行文化的熟稔。

      從科技到網路世界,珍奈.溫特森在書中秉持慈悲、好奇心和幽默,直指科技世界耐人尋味的種種課題,更提醒讀者重視個資及演算法、仇恨言論和假新聞等議題。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全書篇篇令人大開眼界,擴展思維,引人入勝。  

    本書特色 

      ●全書以歷史、宗教、神話、文學、種族、性別、政治等面向切入科技領域,面向豐富。
      ●作者維持一貫獨特、詼諧的敘事風格,思維開闊且引人入勝。
      ●探討現今最熱門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及網路隱私等議題,切合時事。
      ●當代電影及影集信手拈來,大玩諧音哏,貼近當代流行文化,充滿閱讀樂趣。
      ●書中收錄AI電腦繪圖及多幅精彩圖片,圖文並茂。

    作者簡介

    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珍奈.溫特森自牛津大學畢業後在劇場工作了一段時間,並在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書。《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以她自身成長經歷寫成的小說,後來被改編成BBC電視劇,贏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多年後寫的回憶錄《正常就好,何必快樂?》也成為暢銷作品,她的創作涵括成人及兒童書、文學及非文學和影視劇本如《激情》《科學愛人》等,獲獎無數,包括惠布瑞特最佳首作小說獎、福斯特獎、石牆獎等,並在二〇〇六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章。現於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教授寫作課程,有時住在科茲窩(Cotswolds)林野間,有時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新聞碩士,著有《譯者即叛徒?》,以《內景唐人街》獲第35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首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文學譯作包括《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分手去旅行》《霧中的男孩》《修正》《迷蹤》《緘默的女孩》《該隱與亞伯》《霧中的曼哈頓灘》《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鼠族》《被消除的男孩》《走音天后》《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媒體推薦

    齊聲推薦

      伊格言(作家)
      李信瑩(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
      林新惠(作家)
      張潔平(飛地書店及 Matters Lab 創辦人)
      陳雪(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
      楊姍樺(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按姓名筆劃排序)

    佳評如潮

      溫特森在書中用各種角度分析AI 的前世今生,並且以她著名的幽默口吻解釋:目前AI 的運作邏輯是透過二元對立的方式在複製父權的資本主義結構,而這個結構會加深過去跟現行的不平等跟掠奪。溫特森也詳細描繪以過往男性幻想為基礎的AI性愛娃娃,完全無法「解放」受壓迫的女性。但身為靠「創意」維生的作家,溫特森對AI沒有絕望。她認為只要我們摒棄二元對立的思考邏輯,便可以「如明斯基在《心智社會》裡所言,把重要知識連結起來。」——李信瑩(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

      本書部分內容為珍奈.溫特森寫作《科學愛人》時的閱讀筆記;因此,閱讀本書的樂趣不只在於看作家如何評論科技議題,也在於觀察小說家如何將現實事件轉換為虛實參半的故事,如同魔術師自揭戲法的內幕。——林新惠(作家)

      文采豐富,才華橫溢,當代作家少有人能出其右。——《紐約時報》書評

      讓人萬分著迷,充滿洞見。——《出版人週刊》

      發人深省,極度必要——而且,非常有趣。——《衛報》 

      一個充滿活力、敏銳的頭腦探索著電腦科學的世界及其所涉種種……通俗易懂、妙語如珠、振聾發聵……隱藏在這些博學文章角落裡的是大量引人入勝的事實和深思熟慮的假設……她壓縮了大量的技術、科學、哲學、文學和宗教,信手拈來,讓人眼界大開。——《柯克斯評論》
     
      處理素材的手法嫻熟,飽含深厚的文采。——《浮華世界》雜誌

      她的筆調至情至性、鬼靈精怪,是你從未體會過的調調。——《Ms.》雜誌

      溫特森的文句宛如歌詞,會深深映入腦海,長年難以抹滅。——《Slate》雜誌

      一讀珍奈.溫特森就愛上她……犀利、怪奇、聰穎絕頂。——《O》雜誌

      充滿啟發又好讀——本書將複雜的電腦計算和哲學思想轉化成有力卻優美的散文,如同詩意的科學,極為必要。溫特森慷慨激昂地傳達出重要訊息:我們必須從過去汲取歷史教訓,尤其切記,別再重蹈覆轍。——《航空郵件網路週刊》

      溫特森的筆法直截了當,讓人沉迷不已,愛不釋手。——Bookreporter.com  
     
    讀者盛讚

      珍奈再次獲得我的歡心。讓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反思愛情和內心空間。——亞馬遜讀者沃倫 

      閱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觀點受到挑戰,思維得到擴展。珍奈.溫特森撰寫了一部必要且引人入勝的歷史,講述了我們為何以及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以及我們接下來需要堅持的事情。——亞馬遜讀者格雷厄姆
      
      這本書太令人愉快了。十二篇奇思妙想恰好是書中的十二章。我喜歡將這十二個章節想像成一塊美味蛋糕的十二口!她選擇了十二個章節並非巧合,例如十二生肖、十二使徒、一年十二個月等等。總之是必讀的。女人一定要讀這本書!——亞馬遜讀者拉賈

      這是十二篇關於技術和人工智慧的論文集。關於整本書,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是溫特森指出了女性在科技的創造和發展中經常被忽視的貢獻。我可以整天閱讀有關愛達的文章。我喜歡她擁抱科技同時避免科技巨頭可能試圖將其用於自身利益而非人類利益的方式。第三區關於AI時代的性與愛,令人著迷。——亞馬遜讀者虛擬現實主義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0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