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並非一套哲學、真理,而是一項工具,
幫助我們捨離所有概念,讓心靈完全自由。
佛陀的教誨,禪師的每一句話,
都在澆灌我們心中的美善種子。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當我們活在當下,就是一個奇蹟。越南的寺廟都有一口大鐘,而一行禪師在法國所建立的梅村,也會定時敲起鐘聲。當鐘聲響起,就是大家停止手邊工作與思考,並專注於呼吸,讓身體回到自己的家的時候。回到當下可以體會到此刻的安詳,並讓內在感到平靜。這也是禪師一生所奉行的「將正念融入至日常生活」。
除了加薪與升等,你還關心什麼事情嗎? 如果生命走到盡頭,你心愛的人會如何追憶你? 他心目中的你,是你喜歡的樣子嗎? ……問問自己,目前的人生,你快樂嗎?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1966年,他創立了立基於菩薩戒的「相即共修團」。同年飛往美國、歐洲,為和平奔走,呼籲各國協助越南停戰。然而結果卻是分裂後的南北越政府都拒絕讓他回國,開始了一行禪師長達三十九年海外的生涯⋯⋯ 本書即是這段動盪期間1962-1966年禪師親筆寫下的日誌,呈現了這位後來成為重要靈性導師年輕時敏銳易...
當一行禪師還是個小沙彌,他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他如何修習佛法?佛法又是如何在他心中萌芽? 讓我們跟著禪師一起重回慈孝寺,領略生活的處處禪意,讓自己反璞歸真。
向生氣問好:呼氣,對它微笑;只要能如此照顧它,它就不再能控制我們,你必需覺知情緒只是情緒,它來了,停留一會兒便走了。 如果你不想生氣,就不要吃進憤怒……如此,我們就從生氣中解脫了……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達賴喇嘛的弟子圖丹‧卻准比丘尼, 透過講說法護大師的《劍輪修心法》, 善用懺悔、依止、防護、對治四力淨化修心── 創造快樂之因,將違緣轉為道用、化煩惱為菩提; 避免痛苦之源,焦慮、恐懼和憂鬱亦將大為減少!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本書涵蓋了那爛陀傳統的基本主題,佛教的生命觀、歷史、修行所必需的內在工具,以及佛法在世間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其他佛教傳統的教法,並與科學、媒體、政治等多元領域對話,為學佛者提供更為寬廣的觀點。
佛法並非一套哲學、真理,而是一項工具,
幫助我們捨離所有概念,讓心靈完全自由。
佛陀的教誨,禪師的每一句話,
都在澆灌我們心中的美善種子。
書中包含四部經文,分別是《八大人覺經》《吉祥經》《蛇喻經》和《中道因緣經》。於每部經前,一行禪師會先引導讀者了解經文的大意,接著用最日常的言語和例子解釋經文內容。
《八大人覺經》融合了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經中的八種覺悟延伸出十一個禪觀主題,並以實用的細節解釋如何實現佛教的理想,一步步揭開佛法大門。
《吉祥經》則是佛陀講述了十一條吉祥之道,經文言簡意賅,其中包含為人處事、人格修養、人倫之道、持戒修福等內容,告訴讀者如何時時保持安穩,才能擁有最吉祥的人生。
而學習佛法的途中,不免被其中的形式教條禁錮,《蛇喻經》便是教導讀者不要太執著於教法本身,而是運用這些教法從精神建構的監獄中解脫,放下成見,達到智慧洞見。
最後,《中道因緣經》講述了如何保持開放的心態,避免陷入極端見解及二元對立。不再被「自我」、「有」、「無」的觀念所困,看見「緣起」的本質,便能夠超越由它們而來的內在心結。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6年 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後赴美研究並教學。
1960年代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1967年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 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1995年 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2011年 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2017年 推出首部紀錄片《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2022年1月22日 一行禪師於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享耆壽95歲。
為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祈禱的力量》《接觸大地》《回到家,我看見真心》《一行禪師講金剛經》《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一行禪師講心經》《我真正的家,就在當下》《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等書。
譯者簡介
釋真士嚴
生於香港,2008年依一行禪師出家,2007年開始在禪師的指導下翻譯其佛法開示及著作,包括《青年人禪修指南》《接觸大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一行禪師講心經》《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等。
慧軍
人類學背景,修學佛法多年,目前從事《奇蹟課程》翻譯與教學。
劉珍
藝術評論與策展,曾參與策畫多個大小型藝術展,現任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副館長。多次前往梅村禪修,為梅村僧團的開放、包容、兄弟姐妹情義、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和當下的各種具體正念行持所攝受,翻譯多本一行禪師和梅村法師的著作。已出版的有:《師父的僧袍》(一行禪師著)、《擁抱禪,重新開始》(真空法師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