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二版)
0 篇書評

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二版)

直升機父母、控制狂情人、難搞無理上司……,看懂11種隱藏在情緒勒索中的人格障礙,重拾相處的信任與快樂

COMMENT GÉRER LES PERSONNALITÉS DIFFICILES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4/0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212110
  • eISBN: 9786267212141
  • 字數: 153,713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相處好累、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親子疏離、婆媳紛爭、職場霸凌、情場糾葛……,
充斥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困境」,看似複雜難解,
實際上,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問題來源:人格障礙。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 電子書: NT$ 280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 電子書: NT$ 301

    ♥「好想立刻推薦這本書給我的同事與學生!」心理諮商界、學校輔導中心、助人工作者、資深督導,刀刀見血推薦!

  • 電子書: NT$ 259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 電子書: NT$ 294

      無論關係、兩性、事業還是生活,好好先生都盡力做到最好,相信只要當個「好人」,就能被愛、需求被滿足、生活順遂。然而這種策略往往不會奏效,結果當然也不會如意。這時好好先生也只會更加努力表現得更「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同樣的策略,最後搞得自己內心深感無力又忿忿不平。

  • 電子書: NT$ 266

    我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 傷口在隱隱作痛。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 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

  • 電子書: NT$ 294

    ★ 首本以華人視角探討IFS的心理學專書 ★風行歐美的革命性心理療法!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 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 電子書: NT$ 252

    ★培育專業諮商人員的全方位訓練教材 求助者向助人者求助,助人行為因此發生, 助人是一種關係,更是一種過程, 助人者帶領求助者探索、瞭解並解決其內在需求與困擾。 徒有愛心不足以助人,更需要專業知能與專業倫理。 助人者須做好自身準備,方能揚帆啟航完成助人目標。

  • 出版日期:2017-11-19
    電子書: NT$ 224

    謝謝你曾經為我生命帶來的一切。 謝謝我自己,選擇在這裡放手,繼續前進。 ●12種偽愛關係檢測,認清不愛你的人。 ●12項離愛醒悟練習,學會好好分手。 ●12步為愛深層療癒,迎接心的重生。 隨書收錄:蘇絢慧精選「自我心理增強」心語12句,伴你向幸福啟程! 親愛的,請想起你自己, 想起你自己的耗損、...

  • 詳細資訊

    「相處好累、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親子疏離、婆媳紛爭、職場霸凌、情場糾葛……,
    充斥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困境」,看似複雜難解,
    實際上,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問題來源:人格障礙。

      ★ 法國AMAZON心理學暢銷書5顆星推薦!
      ★ 歐洲最權威精神科醫師與心理諮商師,共同撰寫!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感受和行為;如:害羞、活潑、熱情、多疑等特質。人格特質會隨著其身處的環境而有所改變,以順利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什麼是人格障礙?
      所謂的人格障礙,是指無法根據環境和周遭的人事物,做出適時的改變,因此經常會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造成相處上的困難和誤解的特殊人格。

      例如,一位焦慮型人格者,無論何時何地,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想要掌握對方的一切行蹤,好讓自己安心;但是這種無論事情大小、輕重都要涉入「關心」的結果,會令對方有種被「監控」的不舒服之感,進而造成雙方的關係不睦 。
      
      ▌「理解」人格障礙不是缺陷,只是與眾不同
      人格障礙是一種光譜,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界線。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某種程度上的人格障礙,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一般而言,會造成關係困境的人格障礙,多半都是因為其存在於光譜的「最左」或「最右」;這群人無法和大多數的人格產生交集,他們就好比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說著不同語言的人一樣:他們不了解我們,我們也不了解他們。為此,「理解」和「接受」是與人格障礙者相處的兩大重點:

      →「理解」人格障礙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行為、說出這樣的話;而不是認定對方是刻意刁難、找麻煩或想要引起爭端。

      →「接受」人格障礙者的待人處事方式,只是與眾不同,而非某種缺陷或不正常;不要一味地要求對方改變,而是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說話,進行溝通。

      ▌不要強迫改變,而是拿捏好「可以做」和「不該做」的界線
      欲改善與人格障礙者的相處關係,採取「強迫改變」的方式,是無效的,此舉甚至會讓原本就已經存在的關係困境,越陷越深。應該做的,是徹底瞭解他們的世界觀,並用他們的「語言」與其溝通。例如:

      ● 焦慮型人格:「你到哪裡一定要打電話給我報平安,不然我會很擔心。」
      【世界觀】►世界充滿危險,唯有預先掌握一切,才能防止變故。
      【不該做】►故意不打電話、鬧失蹤,只會讓對方更想嚴密的「掌控」你。
      【可以做】►主動打電話,而不是等對方的電話來;表現出可靠形象,率先建立信任感。
     
      ● 強迫型人格:「你看!這個碗的邊邊沒有洗乾淨,有洗等於沒洗!」
      【世界觀】►如果事情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那就是徹底的失敗。
      【不該做】►硬碰硬頂嘴,說出「小地方而已,沒關係、無所謂」的話。
      【可以做】►重新分配家務,將需要細心處理的家事交由對方。

      ● 依賴型人格:「你覺得我應該穿紅色?還是藍色好?還是這兩件的顏色都不好看?」
      【世界觀】►我很弱小、能力也比別人差,遇到問題我只能求助於他人。
      【不該做】►為了強迫他獨立,而丟出「你自己決定」的話,只會讓他覺得被拋棄了。
      【可以做】►不要直接給答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對方自己決定答案。

      本書從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的角度出發,說明11種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以淺顯易懂的口吻和大量臨床案例說明的方式,期盼幫助更多人走進人格障礙者的內心世界。

      只要瞭解人格障礙者看待自身與世界的方式,便能理解他們某些看似不合常理的行為,究竟為何。如此,即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勒索和關係困境發生,讓人與人的相處,回歸到最單純的快樂與信任。

    本書特色

      (1)收錄超過80則臨床案例分析,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
      (2)特別設計11種人格測驗表,1分鐘秒辨性格;認清自己,也讀懂他人。
      (3)每個章節末皆有「相處重點」整理,快速掌握關鍵要點,讓關係不再卡卡。

    作者簡介

    佛朗索瓦.勒洛爾(François Lelord)

      法國知名精神科醫生及作家。1953年出生於法國,在加州大學取得學位後回巴黎執業;除了臨床心理諮詢的工作之外,也為企業輔導,講授如何消除工作壓力、增進工作成就感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第一本小說《艾克托的幸福筆記》全球銷售達兩百萬本,並於2014年改編為電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上映。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及暢銷書作家。1956年出生於法國,目前在巴黎聖安娜精神院工作,主治焦慮、憂鬱症,是法國採用冥想及心理治療的先驅。著有多本作品,其中《不完美,卻自由和快樂著》榮獲2006年《心理學》雜誌「助人活得更好」散文獎。另著有《恰如其分的自尊》(與佛朗索瓦合著)、《理性的情緒化》(與佛朗索瓦合著)、《記得要快樂》、《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等。

    譯者簡介

    歐瑜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士,巴黎高等翻譯學院(ESIT)漢法英筆譯碩士,現任雲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媒體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林靜如|律師娘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編輯小語

      你知道嗎?現代社會中許多常見的關係衝突,多與「人格障礙」有關。人格障礙不是缺陷或疾病,而是一道光譜,有輕有重(有時我們自己就是存在於光譜當中的人);但是無論輕重,若我們無法「理解」、「接受」這些人格障礙的存在,那麼生活中的關係衝突,就會一直隱隱存在,成為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也許,學習如何應對人格障礙者,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如此,可能許多社會新聞的憾事,就不會發生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0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