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作家書寫傳奇不朽的文青女神──
回憶寫作中的代表之作
呈現更「蘇珊」的人性面向
一個躁動不安、才華洋溢的靈魂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斷背山》、《分手去旅行》、《該隱與亞伯》…… 資深文學翻譯名家宋瑛堂首部著作 無私分享30餘年譯書生涯的苦樂與領悟 帶你一窺書籍翻譯的門道,以及那些不為讀者所知的眉角與糾結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愛到極致,在你最最孤獨的時刻,卻只能這麼問。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誠品/博客來雙選書《摯友》作者矚目新作 ※「過去一年,這本書伴我捱過孤獨。」──林沛理(《亞洲週刊》專欄作家、文化評論人)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出身蘇聯KGB,投奔英國MI6,還險遭美國CIA出賣! 冷戰時期最偉大的雙面間諜──歐列格.戈傑夫斯基 他是間諜,也是叛國者,更是英雄!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間諜傳記 他改變了歷史走向!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促進英蘇和談 冷戰時期的英美蘇三方對峙,同樣可以做為今日世界局勢的參照
他不是魔鬼的代言人,但魔鬼也攔不住他; 他不過是個無名小卒,但他卻是天生贏家。 宮廷就是他的競技場,罪惡是力量的來源; 然而只要走錯一小步,就有可能萬劫不復… ★ 2009年曼布克獎得獎小說 ★ 2009年全美書評人小說獎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專文推薦 李若庸(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國際知名作家書寫傳奇不朽的文青女神──
回憶寫作中的代表之作
呈現更「蘇珊」的人性面向
一個躁動不安、才華洋溢的靈魂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摯友》、《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
懷抱著愛與敬意,記錄桑塔格的特立獨行
寫下兩人既親密又糾結的點點滴滴
這些年來,我見過或聽說許多人曾表示,他們是在年輕時讀了蘇珊.桑塔格的作品才想成為作家,而且這種人多到驚人。
──西格麗德.努涅斯
那年,傳奇大作家43歲,而她25歲。
努涅斯第一次見到桑塔格時還只是一位胸懷抱負的青年作家,而蘇珊已是文壇傳奇人物,以她的論戰文章、前衛的個人風格聞名全球。不久後,桑塔格將努涅斯介紹給她兒子──作家大衛.里夫,兩人開始約會。之後,努涅斯搬進里夫和桑塔格合住的公寓。如她寫道:
我們三人住在一起——蘇珊、她的兒子,還有我——這真的是個好主意嗎?難道大衛跟我不該自己找個地方住嗎?她說她找不到我們不能住在一起的理由,就算大衛跟我打算生孩子也一樣。若有必要,她說,她很樂意撫養我們所有人。當我表達疑慮時,她說:「別這麼保守。誰說我們一定要活得跟別人一樣?」
那些年,待在罹癌癒後的桑塔格身旁,努涅斯見證了當時眾多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最風光的、最私密的、當然也有最怨懟的事。面對約會對象的母親、寫作前輩、同為聰明有想法的女性,她們之間除了良性的互動,亦少不了緊繃又糾結的時刻。如今努涅斯已是國際知名的小說家,在桑塔格過世後,她將這段深具意義的過往撰寫成書,回顧親身相處的傳奇人物,並獻上她深深的愛。
關於桑塔格,努涅斯的回憶包括:
● 名字啊︒蘇珊向我坦承,獲得這樣一個無聊又平凡的名字始終讓她開心不起來。「妳看起來不像是叫蘇珊的人」,她會模仿那些對自己這麼說的人。
● 某次跟她共進午餐,我意識到回去工作會遲到時,立刻從桌邊跳了起來,她態度訕笑,「坐下!妳不需要那麼準時。別活得那麼卑微。」卑微是她最喜歡講的詞彙之一。
● 她的不安全感究竟跟性別有多少關係,我們無從得知。但想到這個驕傲、聰明又有野心的女人成長於女性解放的年代之前,以及她在日常生活中得面對多少的偏見,任何人都能想像她一路以來受過不少屈辱。
● 你們那裡到底是什麼狀況?我記得有個朋友笑著說,「所有人都想像過各種最不道德的情節,但其實你們那裡的狀況很典型:占有欲強的控制狂母親,還有充滿罪惡感的兒子。」
國內外好評推薦
★ 關於桑塔格,寫得最好的書寫。
──艾德蒙.懷特|作家
★ 桑塔格目空一切,缺乏安全感,對美和愛毫無招架之力,卻又強烈不願妥協,不過,正如努涅斯在結尾處暗示的,她肯定是年輕作家所能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出版者周刊》
★ 在「我認識桑塔格」類型書寫之中,獨樹一格的回憶傑作。
──A.O. 史考特|《紐約時報書評》
★ 優雅、懷抱敬意、卻又令人疼痛的坦誠。
──《Kirkus書評》
★ 以不偏不倚的幽默、富有情感的敘述,詳盡又入微的觀察,道出公眾人物私下那複雜又矛盾的那一面。
──莉迪亞.戴維斯|作家、譯者
★ 桑塔格已經成為一種形象,但是這本小書讓我們看見桑塔格作為一個人。但是什麼是人呢,所謂的「人」並不一定是一種本質深刻的描述,而她痛很冷天氣、痛恨小提包、痛恨教書。這些瑣碎的事實儘管不能形成一種結構,然而或許人就是被這些片段所驅動,然後成為人。
──汪正翔|攝影師、作家
★ 哭有時,笑有時,哀悼有時。追憶蘇珊・桑塔格,也似如她本身一樣,無法一言以蔽之,縱使這本小書只是由短短兩年的時光切片所構成,卻依舊反射出萬千形象——那是她思想與論著之外,或許可以稱之為「心」的東西。
──盛浩偉|作家
汪正翔|攝影師、作家
柯裕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作家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盛浩偉|作家
蔣亞妮|作家
感動推薦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
生長在紐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巴拿馬華人。大學就讀巴納德學院,之後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藝術碩士(MFA)。畢業後陸續擔任《紐約時報》、《紐約時報書評》、《巴黎評論》、《紐約客》等雜誌的撰稿人,並於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波士頓大學等校任教,更曾在多所大專院校擔任訪問或駐校作家。作品收錄於多本選集中,包括手推車獎選集與美籍華人文學選。曾獲2019美國最佳短篇故事獎、懷丁作家獎、羅馬文學獎、柏林獎學金。
近年代表作《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殊榮,更入圍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法國費米娜獎、法國最佳外國圖書獎決選。現居紐約。
譯者: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長篇小說《聲音與憤怒》、《我彌留之際》、《激情》、《沼澤女孩》、《消失的他們》;短篇小說集《恐怖老年性愛》、《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人類學作品《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尋找尊嚴: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圖像小說《歡樂之家》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