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呂思勉
0 篇書評

解讀呂思勉

  • 出版日期: 2023/07/2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700994
  • ISBN: 9789571476339
  • 字數: 250,099
紙本書定價:NT$ 570
電子書售價:NT$ 42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有別於傳統以帝王將相為主的史觀,他改從多民族、社會、文化學術、政治制度等主題切入,期望展現更宏觀、更有系統的中國史,同時透過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評價、比對歷史與現實的異同,傳達其對現實的關照。呂思勉的書寫主題多元、富含深厚的學術根基,且筆調流暢、內容通俗,至今依然廣為流通,影響歷史教育相當深遠。
本書選錄三十餘篇呂思勉的文章,期望讀者能夠透過主編楊照老師的選文、導讀與提要,看見呂思勉的生命經歷如何促使他奮勉問學、堅持他的學術與教育理念,進而理解其關照、改變現實的殷切盼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75

    本書以「啟迪民智」為核心,選錄四十餘篇梁啟超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文章,依主題分類為學術思想、社會文化觀點與人生觀等,並由主編楊照老師撰寫導讀與提要,引領讀者體會梁啟超寫作的初衷,及字裡行間對國家、對人民進步前行的殷切期盼。

  • 出版日期:1997-07-31
    電子書: NT$ 126

    在《四看》中,將集中討論金庸兩部最流行的作品:《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說這兩部作品是金庸作品中「最流行」的,是因為《射鵰》是令得金庸聲名大噪的作品,而接下來的是《神鵰》,這兩部書中的人物,深入人心,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若是一提起來,有人竟然不知道的,真有使人懷疑其人可能是文盲…… ...

  • 出版日期:1997-08-01
    電子書: NT$ 133

    《神鵰俠侶》在金庸作品之中,有一個十分獨特的地位,那就是金庸的小說之中,固然每一部、每一篇都在寫男女之情,但是卻沒有一部寫得像《神鵰俠侶》那樣錯綜複雜、那樣淋漓盡致、那樣透徹入微、那樣感人肺腑、那樣全面、那樣深入。  

  • 出版日期:1997-06-30
    電子書: NT$ 126

    寫了《我看金庸小說》之後,各方反應之熱烈,出乎意料之外。當然,反應熱烈的原因,是因為「金庸小說」,不是「我看」。金庸小說的吸引力大,讀者多,閒談之際討論起來,也是可以通宵達旦的話題,何況發而為文!其中個人的看法,有的大大反對,有的輕度反對,有的贊成,有的絕對贊同,有趣之極。所以,一看之下,還要「再看...

  • 出版日期:2021-05-12
    電子書: NT$ 323

    《莊子》一書為中國古籍中一部人人必讀之書,但義理、辭章、考據三方面,皆須學有根柢,乃能通讀此書。本書則除郭象注外,詳採中國古今各家注,共得百種上下,斟酌選擇調和決奪,得一妥適之正解。

  • 電子書: NT$ 99

    還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李紅,堪稱一代奇人,不但興趣廣泛,通曉諸子百家,佛經道藏、醫卜星相皆有涉獵,且走遍大江南北,經歷豐富。因與女友相戀未果,遂以其名之「珠」字嵌入筆名,以為紀念。1932年以《蜀山劍俠傳》崛起文壇。這部神怪武俠小說,篇幅浩帙,正傳50集、後傳5集,計329回,約500萬...

  • 電子書: NT$ 99

    近現代中國思想大家,窮畢生所學 精華之作! 梁啟超著述之豐富,已達驚人的地步,不但涉獵廣泛,橫跨文學、史學、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政治學等領域,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人,甚且有人統計,他一生寫下一千四百萬字,每年平均就有三十九萬字之多,詩人黃遵憲讚梁啟超「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

  • 詳細資訊

    貫通古今、擺脫傳統論述,奠定民初史學與教育
    「民國四大史家」呂思勉的學術自覺與關照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呂芳上/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蔡長林/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共同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民國初年是個思想與現實都震盪不已的時代,呂思勉受民族史學與白話文潮流影響,撰述第一本白話中國通史與多本中學歷史教科書,奠定其「民國四大史家」的重要地位。有別於傳統以帝王將相為主的史觀,他改從多民族、社會、文化學術、政治制度等主題切入,期望展現更宏觀、更有系統的中國史,同時透過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評價、比對歷史與現實的異同,傳達其對現實的關照。呂思勉的書寫主題多元、富含深厚的學術根基,且筆調流暢、內容通俗,至今依然廣為流通,影響歷史教育相當深遠。
    本書選錄三十餘篇呂思勉的文章,期望讀者能夠透過主編楊照老師的選文、導讀與提要,看見呂思勉的生命經歷如何促使他奮勉問學、堅持他的學術與教育理念,進而理解其關照、改變現實的殷切盼望。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馬一浮、張君勱、熊十力的著作,內容涵蓋國學、史學、哲學等領域,使系列叢書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主編楊照撰寫「導讀」與「提要」
    每冊前附有楊照老師撰寫的長篇「導讀」,說明作者的時代意義,及其思想、經歷的重點,有助閱讀時能得到更深切的體會。每輯前則有「提要」,提供文章的出處背景,並連結「導讀」內容,進一步刻畫作者具體的思想面貌。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作品
    解讀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
    解讀章太炎(國學大師)
    解讀陳垣(「國寶」史學家)
    解讀呂思勉(寫作第一本白話通史)

    即將出版
    解讀王國維(國學大師)
    解讀歐陽竟無(佛學研究的先鋒)
    解讀蔣夢麟(代表作《西潮》)
    解讀馬一浮(一代儒宗)
    解讀張君勱(新儒學代表)
    解讀熊十力(新儒學的奠基者)

    作者簡介:
    楊 照|策劃‧主編

    本名李明駿,臺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廣播節目主持人,並長期於誠品講堂、趨勢講堂、敏隆講堂、藝集講堂開設課程。2021年以「楊照談書」榮獲第56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楊照勤於筆耕,著述豐碩,有《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日本文學名家十講」(十冊)、「不一樣的中國史」(十三冊)、《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等數十種。
    近年積極推廣民國人文思想與學術,期望喚起人們重視中學與西學對接的這一批學人,在承襲傳統中求新之嘗試,以及在學術思想上之重大意義。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