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0 篇書評

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放下假內疚,擺脫自責的習慣,練習與自己和解

Let Go of the Guilt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7/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493650
  • ISBN: 9786263493704
  • 字數: 91,838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明明沒做錯什麼,卻總是先檢討自己;
還是有時會感到害怕,覺得自己「不該太幸福」?
你的內疚背後,隱藏了什麼?

致對別人很好,卻對自己不太好的你

「我不應該這麼晚還吃宵夜,我覺得很內疚。」
「他離開我是不是因為我哪裡沒做好?我覺得很內疚。」
「爸媽覺得我不夠孝順,我覺得很內疚。」
「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我沒教好,我覺得很內疚。」

這些在你內心的小小聲音,讓你總是怪罪自己;
但是,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2

    {我應該躺平,還是積極產出?} 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夢想永遠達不到? ──人生就是一場時間管理。 【朱家安 導讀】 ★亞馬遜網站編輯選書★

  • 電子書: NT$ 294

    ★甫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TED演講1,7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美國奧運運動員與教練、政經界領袖都在用的實證方法 ★經典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強力推薦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 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   看見隱藏在壞習慣背後的焦慮, 從根源...

  • 電子書: NT$ 210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電子書: NT$ 294

    ☆亞馬遜每月選書+編輯推薦|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授權25種語言版本 ☆《華盛頓郵報》《紐約客》《衛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好評報導 ☆心理學重量級作者《恆毅力》達克沃斯、《心態致勝》杜維克、《擁抱B選項》格蘭特、《安靜,就是力量》坎恩一致強推

  • 電子書: NT$ 266

    跟著學習之神,依循「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在短時間內學會任何你想學的,就算再難的技能,也不是難事!

  • 電子書: NT$ 338

    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26個踏實感的練習,帶領你邁向真正、持久的成功之路

  • 電子書: NT$ 252

    ★超過315萬人次觀看TEDx演講《正念的力量》 ★數十位歐美醫師、心理學家、醫學院教授聯名推薦 ★亞馬遜超過700位讀者5顆星好評    大腦有自我改造的巨大威力,練習什麼,就增強什麼 整合東西方最有效正念練習,強化與改寫大腦迴路 建立內在韌性,更快樂健康!

  • 電子書: NT$ 266

    「我都是為你好」是最完美的控制。 你的存在價值不需要靠成全別人來證明! 自我療癒專家蘇絢慧暖心力作,陪你過好每一天

  • 電子書: NT$ 259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 電子書: NT$ 287

    比爾蓋茲、賈伯斯、麥爾坎‧葛拉威爾、費德勒等成功的祕密 我們都以為,邁向成功只有兩條路:靠天資,要不就是靠努力練習。 其實,你還有第三條成功之道──逆向工程! 反過來學,就會了! 大量收集成功範例,解構找到成功配方,加上自己的詮釋,就能打造屬於你自身版本的成就! 成功人士的逆向工程...

  • 出版日期:2022-01-24
    電子書: NT$ 224

    心理治療師《高敏感是種天賦》伊麗絲.桑德最新力作!   從「我不值得」到「我值得」, 帶你走出羞愧的陰影。   ★作者特別設計「羞愧感指數測驗」,羞愧並不可恥,但要小心過度!

  • 電子書: NT$ 266

    ★你現在的卑微和討好,都是過去不斷迎合他人造就的苦果! ★不討好也能過得好,重新找回關係自主權。 ★自我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帶你走出討好的心理迷宮!

  • 電子書: NT$ 294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他的社群媒體有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未出版即售出全球39國版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即上榜!

  • 詳細資訊

    明明沒做錯什麼,卻總是先檢討自己;
    還是有時會感到害怕,覺得自己「不該太幸福」?
    你的內疚背後,隱藏了什麼?

    致對別人很好,卻對自己不太好的你

    「我不應該這麼晚還吃宵夜,我覺得很內疚。」
    「他離開我是不是因為我哪裡沒做好?我覺得很內疚。」
    「爸媽覺得我不夠孝順,我覺得很內疚。」
    「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我沒教好,我覺得很內疚。」

    這些在你內心的小小聲音,讓你總是怪罪自己;
    但是,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假內疚是導致你受困的源頭
    薇拉莉.波頓是一名暢銷作家及人生教練(Life coach),
    她在協助許多女性客戶改善工作或個人生活的過程中,
    發現各種身分、各年齡層的女性,都曾有過一種感受──內疚(guilt)。

    內疚,是一種因為犯錯而產生彌補行為的自我反省機制,
    但是,往往在生活中更常出現的是「假內疚」,
    一種你並沒有真的做錯事卻感到內疚的感受。
    假內疚會主導你的思考和行為,觸發自動反應,
    傳遞重複訊息:「我不夠好、我做得不夠多、我做得不對」。

    真內疚能幫助你調整錯誤的行為,
    但假內疚只會讓你怪罪自己、過度補償,而且要永遠為此負責。
    假內疚,其實就是讓你陷入困境的原因。

    結合教練學、正向心理學和書寫,找出內疚的源頭
    因此,作者研發出一套結合教練學和正向心理學的寫作法:剝洋蔥(PEEL),
    對內疚進行層層剖析,找出導致內疚的深層信念,並且產生轉變。
    她不僅運用在自己身上,也引導許多客戶們得以突破困境。

    找出內疚觸發點:「是什麼觸發了我的內疚感?」
    →我因為出差不能陪伴孩子、把孩子送去給別人照顧,讓我覺得很內疚。

    審視你的想法:「我對自己說了什麼?」
    →我應該要多陪伴孩子;我不是個好媽媽;我不應該把工作擺在家人面前。

    把謊言換成真相:「更正確的想法是什麼?」
    →除了出差之外,我其實有足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我能夠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列出你的證據:「什麼樣的行為、價值觀或證據支持這個想法?」
    →無論再忙,我和孩子都有固定的睡前時光;好的親子關係更重視陪伴品質,而非時間長短。

    擺脫內疚的各種方法
    列出你的內疚清單,區分「真內疚」和「假內疚」
    出現內疚情緒時,怎麼對自己提出質疑?
    用「剝洋蔥寫作法」擺脫假內疚;用「六A」處理真內疚
    五種導致內疚的思考模式;五種讓你感到內疚的期望
    辨別被情緒勒索的九個跡象

    只要持續練習,總有一天,
    我們都能迎來「沒有內疚」的輕盈人生。


    作者簡介

    薇拉莉.波頓 Valorie Burton

      暢銷作家、正向心理學與教練學研究院(The Coaching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CaPP) Institute)的創辦人暨執行長。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應用正面心理學碩士學位和佛羅里達A&M大學的新聞學碩士學位。她致力於幫助讀者在面對現代生活挑戰的同時,找到喜悅和韌性,並撰寫了許多關於個人發展的書,她將研究、信念和個人潛能完美整合出實際行動方案,並提供實用的工具,以幫助大家找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就感和目標。
      她曾獲邀上CNN、TODAY節目、Oz博士、HLN以及其他數百個廣播、Podcast和電視節目等,共同主持了兩個電視節目,並獲得了兩次艾美獎提名。她曾為《奧普拉》雜誌等撰稿。作品已翻譯成七種外語出版發行。著有暢銷書《成功女性想法大不同》(Successful Women Think Differently,暫譯)等。
      她與先生成長於科羅拉多州的丹佛,並且跟孩子們一起住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附近。請上www.valorieburton.com和www.cappinstitute.com網站,透過她的影片、課程與寫作激發靈感吧。

    譯者簡介

    林吟貞 Marit Lin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士。曾任英文編輯、英文教師,並兼職英中譯者數年。現為銳譯翻譯影視字幕產品經理,負責翻譯專案管理與翻譯字幕編審,並持續翻譯書籍。熱愛語言、翻譯與音樂。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10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