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林辰唏
出道以來最坦誠的自我剖白
——談關係、性別、身體、成長、失去、家人——
我有過困惑、自滿、懷疑、憤怒、希望、熱血、鼻涕眼淚、頭破血流……
從渴望自由成為自己的那一刻,
我就明白,探索的旅程早就已經開始!
原來,我一直都是自己的主人。
# 「跩哥.馬份」演員湯姆.費爾頓親筆回憶錄! # 暢銷改版新增章節,全球獨步搶先看! # 直擊哈利波特拍攝現場 # 艾瑪.華森專文推薦 # 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 # 2022邦諾書店最佳回憶錄 # 版權熱銷全球 # 獨家收錄16頁湯姆.費爾頓從未在媒體曝光公開的照片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一本獻給獻給母親與做小姐時的她的勇氣之書,勇敢承接對母親的不了解。繼與家庭斷裂切割的《我的蟻人父親》、重建關係的《普通的戀愛》後,謝凱特在寫作中重返、重巡,一遍一遍探勘自母親繼承而來的長相、口味、血液裡的墨水。解構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收攏以愛為名的難言之隱。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林辰唏的自由三部曲——「新生、再生、重生」
自由是什麼?
自由無法描繪,自由的體會千變萬化。
是意念或行動上的不受約束和綑綁?
還是認識自己,成為自己,舒服地做自己,當自己的主人?
在《我們都有體驗自由的能力》一書,
演員林辰唏以前所未有的自我剖白方式,
寫下她過去與現在的生命歷程,
書中她談關係、性別、身體、成長、失去、家人……
談她的遭遇、她的體悟、她的感觸,
她觀看事情的角度,
更包括自由之於她是什麼。
近30篇生命故事、12則私密書信隨筆、超過100多張生活影像。
我們看到,在這充滿框架的人間,她是如何活出自己,做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全書以林辰唏的「自由三部曲」分類
——「新生、再生、重生」,
毫無保留地分享披露,
堪稱是她出道以來最坦誠的愛與生命告解。
從一個從小不聽話,
缺乏安全感且渴望愛的童年談起,
繼而提及她遊走性別間的戀愛經驗,
然後誤打誤撞進了演藝圈,
拍了電影,卻不小心懷孕生子,
再接連經歷令她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愛犬離世,
到和兒子與伴侶的相處點滴感觸。
林辰唏一路回溯爬梳,
生命中的幾個重大歷程,
除了重新好好地認識自己,
也帶領讀者一同經歷她人生中,
每一次跌倒後的重生蛻變過程。
書中她也對重視的議題表達看法
——性向流動、女性與身體、公眾人物的包袱、開放式關係、多元成家、環保與自然……
當然還包括她最熱愛的表演工作,
她說,她會演到世界末日。
透過這些深層自我省思、內在的聲音、訴說的故事,
我們也看著一名曾經叛逆、衝撞、糾結、憤怒的年輕女孩,
慢慢地成為一位溫柔、仁慈、體貼、感動、幸福、喜悅的女人。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生命成長故事,
更是她對這個世界最真摯的告白。
◆攝影、文字、美術團隊
◢本書由「台北美術獎」得主,當代攝影師「登曼波 Manbo Key」操刀封面和內頁攝影,呼應「新生、再生、重生」生命歷程,選擇與作者相關的「海、山、家」三大場景拍攝,展現詩意、迷幻、前衛、酷的視覺語言。
◢除了作者親筆撰寫的隨筆之外,本書的生命故事皆由《台女Tai-Niu》作者,雜誌主編「李昭融」,耗費一年時間深度採訪,爬梳作者的前世今生,一同共筆完成,生命書寫工程之浩大可見一斑。
作者簡介
林辰唏(Zaizai Lin)
1990年生,暱稱仔仔或林仔仔,台灣女演員。2008年因拍攝機車廣告「彎道情人」中的亮眼外型受到矚目。曾拍攝多位港台歌手MV,包括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方大同的〈小小蟲〉等。爾後開始拍攝電影、舞台劇,包括《第36個故事》、《消失打看》、《翻滾吧!阿信》、《殺手歐陽盆栽》、《神農氏》、《最後一封情書》等等。2013年因電視劇《罪美麗》入圍第48屆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2021年以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拿下第57屆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林辰唏說:「表演工作不但能與觀眾共鳴、感動,也讓我能夠自我探索與成長,希望能夠一直一直地表演下去——直到世界末日。」
Facebook @林辰唏|Zaizai-Lin
Instagram @2ai2ai
李昭融(Nymph Lee)
採訪撰文
新聞傳播與比較文學背景,在時尚雜誌寫了十餘年的名人故事,深知浮華世界不過是紙醉金迷的浮光掠影,最喜歡的還是人和真實的故事。雜食型創作者,喜歡文字、音樂、DJ、攝影電影、藝術、占星、紫微斗數和旅遊,著作有《台女Tai-Niu》。
Instagram @nymphlee
攝影者簡介
登曼波(Manbo Key)
影像創作者,慾望驅使創作,不斷地由內而外探索自己與所存在的環境,向當代提出對話,酷兒身分亦令其打破框架、拭去二元,持續創作與當代對話。2019 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著有《父親的錄影帶》、《台女Tai-Niu》等書,及《居家娛樂》、《塑膠禮儀》等個展。
Instagram @manbo_key
推薦人
李屏瑤(作家)| 李崇建(薩提爾成長模式推手)| 林柏宏(演員)| 徐譽庭(導演、編劇)| 莫子儀(演員)| 陳柏霖(演員)| 程予希(演員)| 曾寶儀(主持人、作家)| 舒夢蘭(金鐘主持人)| 劉瑞琪(演員)| 鄧依涵(導演)| 鄭宜農(音樂人)| 蕭雅全(導演)| 羅景壬(導演)………………………………………………………一致感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推薦
〈她〉…………………………………………徐譽庭(導演、編劇)
〈預祝妳早安、午安、晚安〉…………………………………………李屏瑤(作家)
〈我認識的林辰唏〉…………………………………………莫子儀(演員)
一致好評
「先看見束縛,而後懂得自由;面對失去,感受疼痛,接著才能重生。這一輪剖析肯定翻天覆地,要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是生產等級的大事。」——李屏瑤(作家)
「仔仔將薩提爾模式,運用於個人探索,運用於親子教養、人際溝通與戲劇演出,我聽她的分享,常覺得動人與感動……」——李崇建(薩提爾成長模式推手)
「那些想活成自己的女孩們,如果妳也想找到自己,容我推薦妳打開它,仔細讀著、感覺著,然後闔上它,開始與自己對話。」——徐譽庭(導演、編劇)
「她用同等的心感受、體驗著,和自己,和角色的人生拚搏。這是她活著如實走過的人生,這就是我認識的林辰唏。」——莫子儀(演員)
「辰唏就像溫暖又靜謐的湖泊,折射許多波瀾卻又溫柔地包容著。何謂自由?我想就是像她真切且坦然地活著吧!」——程予希(演員)
「仔仔用她最溫柔的那一刻,將心中深藏的恐懼與不安都化作重生的力量,願我們都擁有她追求自由的勇氣與生命力,真心推薦。」——鄧依涵(導演)
「一個人之所以酷,不是去意識到酷的形式,而是清楚理解了成為自己的代價以後,去成為自己。林辰唏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真心很酷的人。」——鄭宜農(音樂人)
「年輕如仔仔,不知是否已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之道?而以我對她的認識,這的確是她最珍愛的價值。」——蕭雅全(導演)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