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黑白切

日以繼夜的庶民美食

Pork Delicacy, Taiwan Limited

2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1.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9747061
  • ISBN: 9786269747047
  • 字數: 60,905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第一本以「台灣豬」為主題的美食書
也是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從北到南,道地台式小吃
★隱身巷弄的排隊美食
★內行推爆好吃的隱藏部位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92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 電子書: NT$ 231

    吃太飽是疾病和老化的開始! 讓有節制、吃到剛好的飲食,為身體排毒,提升免疫力。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322

    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智、憂鬱症…… 數世紀以來,醫者百思不得其解病因。 全美胃腸科名醫暨營養學專家帶我們一步步揭露真相── 發炎既是萬病的警鈴、自癒的援兵,也是致病的源頭; 進而探知人體的免疫機制與逆轉疾病的祕密。 ★TED-Ed醫學科普影片超過600萬次觀看 ★入圍美國2...

  • 電子書: NT$ 336

    「現在我動身去唐人街,那裡是味蕾的避難所,溫暖異鄉人靈魂的救濟所。」 所有的飲食記憶,都是尋味鄉愁。 對海外華人來說,經營中餐館最初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則加入身分的自我認知。 它是一套格格不入的語言體系,來源於生活,卻具有了身分抗爭的意味── 從來沒有一種餐飲像中餐烙上了如此複雜的族群印...

  • 電子書: NT$ 300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0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春時夏日」的親暱滋味 ★《京都家滋味:秋冬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 電子書: NT$ 238

    英國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繼暢銷書《魚翅與花椒》後,再次跨越東西飲食版圖,打破舌尖上的偏見 「很多中文讀者覺得,在這個老外筆下,自己的飲食文化既令人驚奇又發人深省……」 ──扶霞

  • 電子書: NT$ 350

    想要健康安全地展開斷食,你一定需要這本書。   《生酮治病飲食全書》暢銷作者、《肥胖大解密》暢銷作者攜手合作 能一步步引導你找回身體自癒力的最佳斷食經典

  • 電子書: NT$ 294

    如果來到新疆做客, 熱情而又好客的新疆人,包準讓你把羊肉吃個遍才能離開。 蒸、煮、烤、燉、煎…… 餐桌上,你會看到各種料理羊肉的方式輪番上陣。 但,新疆不是只有羊肉, 還有手抓飯、大盤雞、饢坑肉、缸子肉、烤包子、黑磚茶……等異域美食待你發掘。 跟著作家王族一同品嚐新疆的好滋味!

  • 電子書: NT$ 300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6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暮秋寒冬」的溫暖滋味 ★《京都家滋味:春夏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 電子書: NT$ 280

    一場從台灣出發的美食之旅, 陪你深入最日常的文化記憶, 吃遍屬於台灣人的共同味道。

  • 電子書: NT$ 336

    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化學教授.最受歡迎的美食專欄作家 ★「愛因斯坦系列」熱銷全球、授權超過20種語言★   {大廚說不出的美味祕密} 「神奇的燉煮法」、「美味高湯熬煮法」、「完美醬汁製作」…… 150個最有趣的科學問題,深入淺出探討烹飪現象與原理,大啖知識與美食! 一讀就上癮,越讀越香的飲...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228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 電子書: NT$ 247

    全台各地的美味早餐,一次收錄! 現在就啟程,來一場按圖索驥的美食之旅! 警告:沒吃早餐的人千萬不要看,一看保證口水流不停。

  • 電子書: NT$ 315

    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演化歷史, 每一個市場都塞滿了天擇的產品, 這本書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與達爾文一起用餐, 暢談我們與食物交織而成的精采歷程。

  • 詳細資訊

    ★開啟五花八門的黑白切多元宇宙
     
    台灣豬有多好,嚐嚐黑白切便知。明明出自同一口大湯鍋,何以每一種部位與臟器滋味變化如此美妙複雜!最簡單的烹調,最搞工的烹煮講究,成就最豐厚的美味,也是嚐遍各種繁複滋味後,口腹最嚮往的療癒之物。
     
    好吃的東西不在於要加什麼,而往往取決於不應該加什麼。黑白切的減法美學,也正好映照出台灣人性情中的直白素樸與恬淡純真。
     
    坊間很多關於台灣小吃的書籍,卻無台灣豬肉料理的專書,殊為可惜。黑白切的內容包羅萬象,但不同部位的肉或內臟各有不同處理與講究,怎麼吃最佳也各有竅門。本書以一日早、中、下午點心、晚餐能吃到的黑白切為主題,用店家的故事來講述餐桌上台灣豬的各種風味,既提供台灣本土讀者一份有深度、知識與美食資訊的專書,也能藉由日後翻譯授權,成為外籍人士了解台灣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擬以採訪方式收集故事,以散文體呈現北中南各具歷史性與消費口碑的黑白切,用老牌店家推薦肉食,講述豬肉的故事與烹飪、品嚐的講究之道,最終目的是推薦台灣豬的美味與高品質,並一同記錄台灣黑白切文化風貌。
     
    ★黑白切看似粗獷,卻是細緻,講究當日鮮宰,是追求美味的最高境界
     
    台灣小吃最繁複的配菜,就是黑白切,而黑白切正是以豬肉和豬雜為最大宗產品。
    黑白切看似粗獷,其實汆燙燉煮方式費時耗工,而且講究當日鮮宰不經冷藏冷凍,以追求美味的最高境界。
     
    豬雜處理不易,以前不受精緻餐桌青睞,因此在民國50-60年代經濟環境匱乏時,成了勞動群眾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也因此,商業繁榮的萬華、大稻埕這些老城區裡,林立著許多以黑白切為配菜的麵攤、米粉攤,一大清早就熱騰騰供應實惠又飽足的早餐、午餐,演變至今,連下午市、夜市也可以日夜接力供應黑白切。
     
    多數人知道豬肉料理,卻不知不同品種的豬肉有何區別,也不知豬身上各部位有什麼烹煮的講究。黑白切是全豬饗宴的自助餐,任君挑揀,可豐可儉,想療癒嘴饞還是心靈,都可以在一頓飯盡享多元肉質與膠質,用味覺大冒險,真的妙不可言。
     
    說台灣人的傳統早餐,從豬開始,實不為過。
    在黑白切的世界裡,沒有誰是配角,每一樣都是最佳主角。
     
    但由於它是庶民生活小食,價格始終在所有飲食清單中成為墊底擔當,很多消費者在網路上的評論也多用CP值來衡量其價值。若消費者能從本書了解到整個豬肉從生產到拍賣乃至於屠宰分切到分送價值。然而,豬肉從生產到拍賣乃至於屠宰分切到分送、烹煮,整個過程實在非常複雜也有趣,卻少有消費者能窺其堂奧。
     
    本書從餐桌上的美味黑白切追本溯源,還給黑白切與豬肉職人們應有的美食價值與地位。
     
    內容分為三個部分,Part 1是〈一隻豬的獻禮――從頭到尾〉,講述的是豬的本體,以其身上不同的部位,出現在黑白切攤上呈現的樣貌;Part 2是〈幸福的內在美――心肝寶貝〉,泛指豬的臟器、豬雜等,小吃攤上賣的各類豬雜,完全回歸食材本色,「新鮮」就是店家最大的用心與誠意;Part 3是〈台灣小吃真義與職人精神――日以繼夜〉,因為他們貪黑起早的工作,才使得我們可以享用不輸米其林的美味指標。
     

    作者簡介
     
    傅士玲 Ema Fu
     
    筆名王約、穀雨,台灣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所、喬治梅森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畢業,媒體出版資歷三十餘年。曾任職漢聲雜誌、商業週刊出版公司、《壹週刊》美食旅遊採訪主任、華府作家協會會長(2012-2014)等。
     
    譯有《威尼斯共和國》、《新歐亞大陸》、《偷書賊》、《紙的世界史》、《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時光的禮物》、《叛逆的葡萄》、《法國美食傳奇》等。
     
    著有《蔣公獅子頭》等。文章散見於《商業週刊》、《世界日報》等。
    Email:emafu63@yahoo.com.tw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邱一新(資深媒體人、旅遊作家、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韓良憶(作家)
    蔡珠兒(作家)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黃麗如(《喝到世界的盡頭》作者)
    林楷倫(《偽魚販指南》、雪卡毒》作者)
    ──聞香推薦
     
    這絕對是一本可以珍藏的好書,
    在美食書眾花喧嘩中,有其文化性存在,
    是一種台灣特有種般的存在。――邱一新
    黑白切是減法美食,煠熟原味盛盤蘸醬食用,完全回歸食材本色。
    新鮮,就是店家最大的用心與誠意。――傅士玲
     
    者傅士玲明顯就是一位行家,在我的認知中「黑白切」是台灣小吃中看似最簡單、實則最困難的活兒,北部的米粉湯麵攤的清燙白切流的豬肉各部位的前處理、分類烹煮都有細功夫,要老經驗、要能堅持,同時早上開攤的一定要半夜黎明即起,選用溫體豬肉是好吃的唯一選擇。如果我們往南部走又是另一方光景,香腸熟肉流的黑白切攤子上,動輒數十種溫體肉類加工品與蔬食,主理人必須有辦桌大主廚的手藝與極為勤奮的精神,各項物料的準備及加工要比北部花更多時間料理,蟳丸、香腸、糯米腸、粉腸、豬肝切起來花一、兩百元即可獲得米其林般享受,配個冰台啤更是絕佳「餐酒搭配」(Pairing)!――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從豬鼻子吃到豬尾巴,字字為寫給豬肉愛好者的情書。總是流連在章節的文字間,非得出門吃一輪指定黑白切,才能滿足且安心的讀下一篇章。――黃麗如(《喝到世界的盡頭》作者)
     
    魚販不能單單賣一種魚。豬販單賣豬肉,肉能細分到肌肉部位,內臟如同解剖課本般細分。細分是為了口感與味蕾,豬肉不單只是豬肉。台灣人吃豬,卻也貶低豬,在高級餐廳最高檔的豬不是台灣的,最好的肉也不會是豬肉。吃黑白切時,豬的一切都任君挑選,甚至為了吃某些部位,還得成為熟客或特別早起。本書說起吃豬的那些大小事,也讓人按圖索驥吃遍台灣,讓我們吃得像豬一樣,同時,也讓我們食豬、識豬。――林楷倫(《偽魚販指南》《雪卡毒》作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00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