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飄香
0 篇書評

唐人街飄香

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2/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27.2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9821846
  • ISBN: 9786269821853
  • 字數: 162,474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現在我動身去唐人街,那裡是味蕾的避難所,溫暖異鄉人靈魂的救濟所。」

所有的飲食記憶,都是尋味鄉愁。
對海外華人來說,經營中餐館最初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則加入身分的自我認知。
它是一套格格不入的語言體系,來源於生活,卻具有了身分抗爭的意味──
從來沒有一種餐飲像中餐烙上了如此複雜的族群印記。

探問家鄉味於他鄉扎根的創新與傳承,書寫散落在歷史中的前人往事
「衛報最佳環境報導獎」、「開發亞洲新聞獎」得主楊猛最新作品
結合中國飲食記憶與英國中餐發展史,最真摯的飲食文化書寫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92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 出版日期:2023-09-01
    電子書: NT$ 315

    第一本以「台灣豬」為主題的美食書 也是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從北到南,道地台式小吃 ★隱身巷弄的排隊美食 ★內行推爆好吃的隱藏部位  

  • 電子書: NT$ 231

    吃太飽是疾病和老化的開始! 讓有節制、吃到剛好的飲食,為身體排毒,提升免疫力。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322

    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智、憂鬱症…… 數世紀以來,醫者百思不得其解病因。 全美胃腸科名醫暨營養學專家帶我們一步步揭露真相── 發炎既是萬病的警鈴、自癒的援兵,也是致病的源頭; 進而探知人體的免疫機制與逆轉疾病的祕密。 ★TED-Ed醫學科普影片超過600萬次觀看 ★入圍美國2...

  • 電子書: NT$ 350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榮獲2020年「弗南梅森餐飲獎」(Fortnum & Mason Food & Drink Awards)最佳飲食獎 ★紐約名廚|丹.巴伯(Dan Barber)、原味主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英國名廚|湯瑪絲娜.麥爾絲(Thomasina Mie...

  • 電子書: NT$ 238

    英國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繼暢銷書《魚翅與花椒》後,再次跨越東西飲食版圖,打破舌尖上的偏見 「很多中文讀者覺得,在這個老外筆下,自己的飲食文化既令人驚奇又發人深省……」 ──扶霞

  • 電子書: NT$ 300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0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春時夏日」的親暱滋味 ★《京都家滋味:秋冬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 電子書: NT$ 350

    想要健康安全地展開斷食,你一定需要這本書。   《生酮治病飲食全書》暢銷作者、《肥胖大解密》暢銷作者攜手合作 能一步步引導你找回身體自癒力的最佳斷食經典

  • 電子書: NT$ 294

    如果來到新疆做客, 熱情而又好客的新疆人,包準讓你把羊肉吃個遍才能離開。 蒸、煮、烤、燉、煎…… 餐桌上,你會看到各種料理羊肉的方式輪番上陣。 但,新疆不是只有羊肉, 還有手抓飯、大盤雞、饢坑肉、缸子肉、烤包子、黑磚茶……等異域美食待你發掘。 跟著作家王族一同品嚐新疆的好滋味!

  • 電子書: NT$ 300

    「番菜」 ——看似平凡家常,實為京都的奢侈 ★第一本為世人介紹京都家常菜「番菜(おばんざい)」的飲食文化經典 ★66道專屬於京都家庭「暮秋寒冬」的溫暖滋味 ★《京都家滋味:春夏廚房歲時記》同步上市

  • 電子書: NT$ 280

    一場從台灣出發的美食之旅, 陪你深入最日常的文化記憶, 吃遍屬於台灣人的共同味道。

  • 電子書: NT$ 336

    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化學教授.最受歡迎的美食專欄作家 ★「愛因斯坦系列」熱銷全球、授權超過20種語言★   {大廚說不出的美味祕密} 「神奇的燉煮法」、「美味高湯熬煮法」、「完美醬汁製作」…… 150個最有趣的科學問題,深入淺出探討烹飪現象與原理,大啖知識與美食! 一讀就上癮,越讀越香的飲...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228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 電子書: NT$ 247

    全台各地的美味早餐,一次收錄! 現在就啟程,來一場按圖索驥的美食之旅! 警告:沒吃早餐的人千萬不要看,一看保證口水流不停。

  • 電子書: NT$ 315

    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演化歷史, 每一個市場都塞滿了天擇的產品, 這本書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與達爾文一起用餐, 暢談我們與食物交織而成的精采歷程。

  • 詳細資訊

      「全英國至少有超過二萬家中餐館及中餐外賣店,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食物的背後,都是一些什麼樣的移民做出來的?他們有什麼樣的故事?是否都如我有一顆無處安放的靈魂?」

      味覺是多年搭建起來的系統,是由食材、空氣、土壤、風土民情、喜怒哀樂等等組成的味道,所有一切塑造了我們今時今日的味蕾、精神氣質乃至價值觀。而當一個人離鄉背井,異鄉的唐人街便成了味蕾理所當然的避難所。

      倫敦唐人街總計有十一條街道,大紅燈籠、石獅子、仿古牌樓等中國元素點綴其間,混搭了陰鬱古舊的英式建築。這裡彙集了天南地北的中國人,五湖四海,口音各異,可以找到幾乎中國每個省分的美食。唐人街上,泗和行和龍鳳行超市人流如織,但是售貨員多了說北京話的大姐,貨架上出現了老乾媽辣醬和辣條。隨著中國新移民的湧入,正宗中餐紛至沓來。唐人街出現了諸如梁山好漢、峨嵋一派、北京四合院之類的內地餐館,看名字就像比武大會。

      經歷了早期的「雜碎時代」和「港味時代」的洗禮過後,如今英國中餐業又貢獻出怎樣的大廚和美食?以作者楊猛所在的倫敦來說,這裡如今是舉世聞名的海外中餐發源地,早在十九世紀就是華人聚集的大本營,但最初的來源並不是特別的政府移民政策,而是來自一段因戰事而起的的中國船員血淚史。

      一份十九世紀的英國記錄這樣形容中國船員:「他們不喝酒、吃得少,受到雇主歡迎。」鴉片戰爭後,隨著中英貿易的增加,來英國的中國船員逐漸增多,勤奮而便宜的特質成為船主重要的選擇,具有南粵背景的他們同時奠定了英國華人社區的組成結構。當時代浪潮席捲、排外政策勢不可擋時,驟失工作機會的華人船員只能從事低微、廉價的工作維生,除了開設洗衣店,做中餐麵館幾乎是唯一選擇。

      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中,當年留在英國當地的船員是如何開啟華人的中餐飲食帝國,成為舉世聞名的唐人街中餐先驅?當餐廳美食不再被時間記憶、下一代無以為繼而易主經營,其中又有許多散逸在歷史洪流中的故事,只能靠口傳紀錄將一頁頁海外中餐史吃回來?

      本書為作者在倫敦唐人街的中餐冒險之旅。藉由訪問在唐人街經營中餐館的華人店主、廚師、饕客,他追尋唐人街的歷史,思索最早期的餐館如Mr. Chow的崛起、經典菜色如「雜碎」的由來變化、西安小吃與新疆菜肴如何翻身成為潮流美食,以及一代又一代華人家庭如何傳承文化與記憶的滋味。

      作者寫作雙線並進,既有飲食文化史的格局高度、亦保留了自身與海外華人的人情故事,透過作者人在倫敦的思鄉之情轉換成對中餐的眷戀,以中國與英國兩地生活對比;另一層以他追尋倫敦的中餐發展去梳理百年來的海外華人發展史,而一旦回頭檢視中餐發展便等同於紀錄華人在當地落地生根的家族故事,除了思索中餐對華人族群從物質至心靈的形塑,也反觀自身的飄泊,真摯入情。

      「我喜歡那些豔俗的門面、空氣中燒肉肉皮爆裂油脂散發的香氣、以及坐在濕漉漉的後廚門口叼著煙捲專心讀馬經的香港廚子。一切都跟舊時的香港很像,彷彿向鴨寮街和油麻地一帶的市井之氣致敬。」

    作者簡介

    楊猛

      自由記者,非虛構作家。199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新聞行業。曾在《財經》雜誌、《南都週刊》、《彭博商業週刊》擔任主筆。2010年因報導中韓邊境走私,獲日本舉行的「開發亞洲新聞獎」(Developing Asia Journalism Awards)一等獎。2012年獲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和美國「中外對話」(Chinadialogue)舉辦的「最佳環境報導獎」(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 Awards)。2013年後成爲自由記者,專注非虛構寫作。現居英國倫敦。

      2014年出版《陌生的中國人》,藉由十九個故事記錄北京奧運會之後普通中國人的卑微生活;2016年出版《不平靜的江河:沿著中韓邊界的奇幻旅程》,捕捉你中有我、我中有我,只有共構共生的共產國家才會出現的中韓邊界特有的奇幻世界;2020年出版《倫敦的25封來信:英國現場觀察》,以記者角度、第一手記錄對英國社會見聞而收穫的所思所悟。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