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台灣法學:歐美日中知識的彙整
0 篇書評

建構台灣法學:歐美日中知識的彙整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6.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06324
  • eISBN: 9789863506966
  • 字數: 428,314
紙本書定價:NT$ 970
電子書定價:NT$ 970
電子書售價:NT$ 7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從台灣人法學的觀點,
不管是德國法、美國法、或日本法,
適合台灣人民的都是好的法。


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述台灣如何跨越3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 電子書: NT$ 441

    有圖有真相!一窺歷史寫作者如何在圖像中挖掘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史 ◇在看得見的圖像背後挖出難以看見的歷史 ◇圖像能讓我們更接近歷史事實嗎?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電子書: NT$ 364

    春山出版 × 中研院臺史所合作書系「春山臺灣講座」首作 島嶼潛能被解鎖,歷史即將超展開! 一部以臺灣為中心的十七世紀東亞海域史

  • 電子書: NT$ 266

    沒有識破舞弊能力,企業難有獲利好體質! 舞弊偵防實戰專家》精闢剖析各大企業弊案關鍵環節 用28堂課揪出蠶食鯨吞公司利益的黑手 協助辨識值得投資的好公司!

  • 特價 電子書: NT$ 170

    當法律碰上道德,三個生死抉擇的狀況,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理性判斷vs.良心煎熬;一場場猶如心理劇場的法律裁判 本書的原型是雨果.亞當.貝鐸教授於一九九五年春天在杜夫特大學開設的一系列講座。 輔大法律學系教授吳豪人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顏厥安   專文推薦

  • 電子書: NT$ 0

    本書輯錄現行重要法規凡一六七種,名為資通安全法規彙編。全書分為「資安組織」、「資通安全」、「電子簽章、憑證」、「資訊運用」、「個資、指紋建檔」、「DNA、醫藥」、「檔案管理、資訊公開」、「通訊保障」、「營業秘密、證券期貨」、「金融」、「電子支付、票證」、「電信」、「無人載具」等十三類。於關鍵字詞索引...

  • 電子書: NT$ 0

    本書輯錄現行重要法規凡一三八種,名為資通安全法規彙編。 分為「資安組織」、「資訊保護」、「資訊應用」、「資訊公開」及「資訊監察」等五類別,各類別依法規內容相關性彙整,以利檢索。

  • 詳細資訊

    從台灣人法學的觀點,
    不管是德國法、美國法、或日本法,
    適合台灣人民的都是好的法。

    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述台灣如何跨越3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另從東亞視角,描繪法學緒論著述所顯現的「明治日本→民國中國→戰後台灣」的知識傳遞及流變。

    本書也是為新的一代台灣法律人打造的法學緒論著述,在法源論,揚棄過時而形同盲腸的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概念;在法解釋適用論,以德式法釋義學汰舊換新,納入英美法系之法適用方法,且「看見」台灣的法事實,重構台灣版法學緒論。

    Inspired by the disciplines in history, law, and sociology, this book links jurists, legal discourses, and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to describe how the knowledge of legal science i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has been compiled to shape the legal science in Taiwan which have experienced colonial,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regimes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current 21th century. The author thus proposes further reforms to transcend the historical fetters. In addition, from 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 this book depicts the line of legal knowledge transmission from Meiji Japan to Republican China, and then to post-war Taiwan, as shown in the treatises for introducing legal science. In order to create an treatise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egal scienc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lawyers, it is advisable to replace the old with the new when using the German-style theor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s, and to incorporate the methodology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Anglo-American law, and more importantly to face, rather than ignore, the legal practices in current Taiwan for the purpose of reconstructing a Taiwanese version of the introduction of legal science.

     

     

    作者簡介
     
    王泰升
     
    1960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專攻台灣法律史,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台灣大學講座教授、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暨法律所合聘研究員,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曾任國科會法律學門召集人、台灣法學會理事長;曾獲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3次、中研院人文社會學術性專書獎等。著有《去法院相告》、《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灣法律史概論》等10餘本書,發表數十篇以華文、英文、日文、韓文、德文等刊出之論文。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8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