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輯錄作者近年在中國哲學史上的研究精華,範圍包括孔、孟、荀、莊子、宋明理學及「五四」 後的新儒學。並系統論述了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獨特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每篇論文都針對某種流行的學術觀點而提出不同看法,論 據周詳嚴謹,分析深刻精到,令人信服。對培養青年學子的獨立思考與學子分析能力,具有相當啟示。研讀本書,最重要的並不是每篇論文的結論,而是其顯示的治學方法與思考問題的獨到角度。
以西方哲學為經,以東方哲學為緯 輔以宗教、藝術、教育與文化視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學」做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 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 哲學的愛好智慧,不僅僅是理性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煉,慢慢擺脫本能的衝動和欲望的困擾。 學...
老子《道德經》全文五千餘字,文詞簡短,深富人生哲理,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早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更是全球最被廣為翻譯和閱讀的一本書。這部堪稱質量最高的智慧寶典,留給我們的就是「無」的形上智慧。
傅佩榮詳解四書三玄完結力作! 世道如此混亂,我們該如何安定身心,建構理想的世界? 其實,只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朝「至善」的目標邁進便能達成。所謂「止於至善」,即是生生不息邁向善的境界,《大學》所提及的「至善」著重人際關係適當的實現;《中庸》則更深層地推及人類與萬物合一的可能性。 人...
關注於如何合理安排整體社會秩序的荀子, 才是兩千年來儒學實踐的主流。 孔子以畢生之力守護「禮」, 在他傳下的「儒家」這塊招牌底下, 卻存在著許多門派,各自詮釋孔老師。 戰國末年,動盪時代即將結束, 百家爭鳴的盛況已走向法家一統的局面, 荀子身處這般情勢之下, 合理的選擇...
由比較哲學與分析哲學的新視角切入, 闡釋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佛學, 著重概念的分析、論證的闡述, 對各哲學基本預設的檢證,以及力求簡單明瞭的哲學方法, 重建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領域中應有的地位。
生活在充滿巨變與不斷加速變遷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一股安定身心的堅強力量。 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細說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向善論」, 肯定人有豐富的潛能可以行善, 行善之後,人的價值自然呈現,進而改變自己生命的形態, 找到修養的途徑,以及由內而發的快樂,得到意料之外的人生資糧。
公民儒學,一場儒家思想的當代轉型 ★當代知名哲學思想家 林安梧 最新作品 在民主社會,儒學也要與時俱進! 以往,儒學的目標是希望人們成為「君子」, 但在現代,我們應該先成為「公民」,再成為君子。
本書探討中國文化之開新,並非墨守五四以後中國文化本位派之言。時代不同,其對應之問題亦應有別。近百年來,言中國哲學者在開發自身文化時,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與西方文化接軌,或如何開出自由、民主、科學上,此即不免以追西方為主,標準在外,氣度仍撐不開,以致思維尚有局限。本書作者先窮文化之源,以西方為知識之...
《儒家與韋伯的五個對話》為跨越政治、經濟、宗教與方法學等領域的思想史學術創作。 葉仁昌教授累積了將近三十年的思考與體會,很大膽並充滿創意地,對儒家與韋伯(Max Weber)開展了五個批判性的對話。 經濟倫理的對話 財富思想的對話 支配類型的對話 理念類型的對話 決策倫理的對話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儒家經典,「朱注四書」是指南宋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章句」是指為《大學》與《中庸》分章斷句,主要是朱氏個人的注解;「集注」是指為《論語》與《孟子》集合眾多學者的注解,所引學者以北宋與南宋為主,又以程頤(1033-1107...
楊照將老子放回戰國亂世的歷史脈絡中,唯有如此才能釐清「無為」的真意,其實是悲天憫人的積極關懷。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經典講堂以最貼近歷史真實的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年前的漢語經典! 最平易的語言、最扎實的分析 打破時空限制,直接從原典文句汲取千年智慧 ...
雄辯滔滔的墨子,以「兼愛」為武器向儒家陣營發動猛烈攻擊,反覆衝撞層層壁壘,批判封建禮教支持者言行不一、矛盾可笑。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經典講堂以最貼近歷史真實的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年前的漢語經典! 最平易的語言、最扎實的分析 打破時空限制,直接從原典...
楊照讀莊子, 引入傳統中國哲學裡被忽視的邏輯分析, 將前人難以理解的細密哲思一一梳理清晰, 為我們展示出莊子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經典講堂以最貼近歷史真實的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年前的漢語經典!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深通論辯之道,善於用事取譬,論理雄直清晰, 從不空談聖賢規訓,而是確切面對戰國亂世的現實問題, 「雖千萬人吾往矣」,是這位思想鬥士最真確的寫照。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經典講堂以最貼近歷史真實的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
本書輯錄作者近年在中國哲學史上的研究精華,範圍包括孔、孟、荀、莊子、宋明理學及「五四」 後的新儒學。並系統論述了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獨特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每篇論文都針對某種流行的學術觀點而提出不同看法,論 據周詳嚴謹,分析深刻精到,令人信服。對培養青年學子的獨立思考與學子分析能力,具有相當啟示。研讀本書,最重要的並不是每篇論文的結論,而是其顯示的治學方法與思考問題的獨到角度。
作者簡介:
金春峰
湖南邵陽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並獲中國哲學史碩士學位。歷任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室主任、出版社編審、高級職稱評審委員,1988年至89年應聘任新加坡東亞哲學所高級研究員,並任中國文化書院導師。1990年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訪問研究。現任中國學社研究員,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主要箸作有《漢代思想史》、《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女化與時代新考》、《五四後人物‧思想論集》、《老子河上公章句時代考》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