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

余英時

  • 電子書: NT$ 434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選收余英時先生的十篇論文,對中國思想傳統提出了整體的觀察。

  • 電子書: NT$ 252

    《論天人之際》是關於中國思想起源的一部專題研究,余英時先生在書中特別借用了「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概念。他認為,只有在其他古文化——特別是西方——的對照之下,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顯現出來。

  • 電子書: NT$ 490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由余英時先生的25篇論文組成,討論主題集中在從先秦到當代的中國思想史,釋證中國文化中的人文情懷和理性精神。

  • 電子書: NT$ 336

    余英時先生以漢代的貿易和擴張為中心,全面考察漢代中國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對外關係

  • 電子書: NT$ 224

    《東漢生死觀》是余英時先生對於東漢民間生死信仰的考察,尤其是以「魂升天,魄入地」為代表的靈魂觀念,並強調中國人並非等到佛教傳入才產生地獄觀念。

  • 電子書: NT$ 210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是余英時先生於1978年身為美國漢代研究訪華代表團團長時,執筆的總結報告及每日活動和討論的報告。

  • 電子書: NT$ 224

    《未盡的才情》是余英時先生為《顧頡剛日記》所寫的序言。 顧頡剛以倡導「古史辨」運動知名於世,他一生最重要的研究成績也集中在古代,上起夏、商、周,下至秦、漢。在我們一般印象中,他是一位典型「象牙塔」中學者,畢生與古籍為伍。

  • 電子書: NT$ 294

    研究胡適生平,總是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疑點,余英時先生考據諸線索,提供後世這些疑點的澄清,並盡量還原真相。

  • 電子書: NT$ 294

    近幾十年來,中國大陸和日本的史學界對明清商人的研究作出了辛勤的努力,他們蒐集並整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也對許多具體的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 電子書: NT$ 336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申論自先秦以迄魏晉,中國知識階層的發展和演變。

  • 電子書: NT$ 280

    在《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余英時先生不僅將曹雪芹的人生觀剖析得十分深刻、精闢,而且也建立起全書的中心理論──兩個世界觀來。

  • 電子書: NT$ 385

    《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 ──余英時

  • 電子書: NT$ 353

    全書以遒勁的筆觸、深刻的體驗,自中國歷代人物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探討中國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文化危機,期望能喚起民族的文化認同,尋回遺落在歷史裡的中國,深切盼望中國能夠邁向民主化的道路。

  • 電子書: NT$ 495

    本書即以戴震與章學誠為核心,從當代環境與心理背景兩大層面,逐步勾勒出戴、章二人的思想側影,進而窺見兩位中國學術思想史之大成。余先生不僅從中國儒學傳統談起,更是從中帶入西方思想史研究取向,透過戴震與章學誠兩大清代考證運動理論大家,為世人帶來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經典之作。

  • 電子書: NT$ 447

    本書是作者四十年來研究陳寅恪史學觀念和文化精神的總集結。作者在八十年代破解了他的暗碼系統,使他晚年生活與思想的真相重顯於世。並充分利用新史料增寫了〈陳寅恪與儒學實踐〉和〈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兩篇長文,更全面地闡明他的價值系統和史學思想。

  • 電子書: NT$ 300

    自十九世紀以來,在西潮的衝擊下,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那些變化?知識分子又如何肆應此一變局?作為一個思想史學者,作者對這些問題展現了深刻的觀察和思索,彙集成為本書。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特別著重地分析了錢先生和「五四」主流派(以胡適為代表)、馬克思主義派(以郭沫若為代表)、以及新儒家(以熊十力為代表)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彙集了余英時先生為海內外學者所作序文五十一篇,所論涵蓋從先秦至當代三千年中國歷史,貫通歷史、文學、哲學、宗教、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諸多學科,精闢分析學術和時代的課題,篇篇由其深厚的學養和真誠的良知所發。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彙集了余英時先生為海內外學者所作序文五十一篇,所論涵蓋從先秦至當代三千年中國歷史,貫通歷史、文學、哲學、宗教、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諸多學科,精闢分析學術和時代的課題,篇篇由其深厚的學養和真誠的良知所發。

  • 電子書: NT$ 780

    如何從文化知識的角度,反駁「中國傳統不適合西方民主」的論點?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任至今的做法,與毛澤東有何異同? 閱讀余英時先生對當權者的批判,對異議人士的評價,對世界局勢的思考

  • 電子書: NT$ 312

    余英時先生是一代典範的史學巨擘 不僅學術思想允為一家,在怡情養性的藝術修為上亦有相當涉獵 尤其於古典詩詞的創作,更有獨到風格

  • 電子書: NT$ 358

    收錄1970年起,45年來余英時先生於港台各大報章雜誌發表之時事評論 呈現出其對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之民主進程、人之尊嚴的關懷與凝視 對時事脈絡的梳理與展望,條理明暢依舊,讀來卻又較其學術研究更為可親

  • 電子書: NT$ 358

    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 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 無論從什麼方向下筆,都堅守一個原則:序文必須環繞著原作的主題發言

  • 電子書: NT$ 228

    懷憶亡友是情感上最承受不起的負擔,寫紀念的短文不禁觸緒萬端 余英時先生從緬想故人到文化關懷 以廣闊的胸襟去開拓一個無限的精神世界

  • 電子書: NT$ 247

    作為史學工作者,余英時先生認為必須根據題旨和材料,採用種種不同的方法和預設 在思想上把自己隸屬於某一特定的哲學系統之內 即為其一向強調的「史無定法」

  • 電子書: NT$ 260

    本書申論自先秦以迄魏晉,中國知識階層的發展和演變。 研究路徑綜合了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史各層面,整體觀照了中國知識階層的重要問題,推論精微縝密,為影響中國文化發展極為深遠的這個群體,提出周詳深邃的解析。

  • 電子書: NT$ 350

    金馬影帝莫子儀,傾心重現史學大師余英時的學術經歷與思想底蘊,彰顯一代知識人對文化、民主與自由畢生的堅持。 ◎第43屆金鼎獎圖書類「文學圖書獎」 ◎第12屆香港書獎 ◎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

  • 電子書: NT$ 1870

    本套書含以下3本作品:《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之電子書+有聲書,合計共6個品項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士、克魯格獎、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 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出版人顏擇雅特別撰文導讀:〈余英時...

  • 電子書: NT$ 1100

    本套書含以下三本有聲書:《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 全書由專業聲優演繹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士、克魯格獎、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 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出版人顏擇雅特別撰文導讀:〈余英時最重...

  • 電子書: NT$ 770

    本套書含以下三本電子書:《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士、克魯格獎、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 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出版人顏擇雅特別撰文導讀:〈余英時最重要的一篇通論〉、〈余英時給...

  • 電子書: NT$ 595

    *本商品為電子書+有聲書套組 人文與民主,包括人文研究,民主,和思想,環環相套,不能截然分開。 余英時先生,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給台灣的最後建言 特別獨家收入余英時【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演講全文 ──從科學民主到人文民主 ...

  • 電子書: NT$ 765

    *本商品為電子書+有聲書套組 「知識人」(intellectual)是十八世紀之後才在西方出現的概念, 中國則自先秦時代便有「士」的階層,並形成一個延續不斷的傳統。 從士轉變為知識人,代表「士」文化的斷裂, 也象徵華人價值體系的巨大轉變。 余英時,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爬梳中國知識...

  • 電子書: NT$ 510

    *本商品為電子書+有聲書套組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二十世紀中國人最感困惑的大問題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最重要的一篇通論    

  • 電子書: NT$ 350

    人文與民主,包括人文研究,民主,和思想,環環相套,不能截然分開。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士、克魯格獎、唐獎漢學獎得主 ──余英時先生,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給台灣的最後建言 特別獨家收入余英時【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演講全文 ──...

  • 電子書: NT$ 450

    爬梳中國知識人與價值體系之間交相形塑、影響的綿密關係。 「知識人」(intellectual)是十八世紀之後才在西方出現的概念, 中國則自先秦時代便有「士」的階層,並形成一個延續不斷的傳統。 從士轉變為知識人,代表「士」文化的斷裂, 也象徵華人價值體系的巨大轉變。 本書收入余英時先...

  • 電子書: NT$ 300

    全書由專業聲優演繹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二十世紀中國人最感困惑的大問題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最重要的一篇通論  

  • 電子書: NT$ 245

    人文與民主,包括人文研究,民主,和思想,環環相套,不能截然分開。 余英時先生,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給台灣的最後建言 特別獨家收入余英時【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演講全文 ──從科學民主到人文民主

  • 電子書: NT$ 315

    「知識人」(intellectual)是十八世紀之後才在西方出現的概念, 中國則自先秦時代便有「士」的階層,並形成一個延續不斷的傳統。 從士轉變為知識人,代表「士」文化的斷裂, 也象徵華人價值體系的巨大轉變。 余英時,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爬梳中國知識人與價值體系之間交相形塑、影響的綿密...

  • 電子書: NT$ 210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二十世紀中國人最感困惑的大問題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最重要的一篇通論    

  • 電子書: NT$ 2425

    思想史的傳薪者 余英時 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最深遠的知識人 余英時文集涵括四大類、28種書目、總字數超過450萬字,完整呈現余英時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余先生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 電子書: NT$ 260

    《余英時書信選》收錄與師長、友朋的書信逾二百通 或訊息流通,或窮理論道,或分析人事,莊正隨和兼採並存 在文字園圃裡滋蘭樹蕙,深耕勤播,已蔚為大觀

  • 電子書: NT$ 273

    知識人、知識分子始終是余英時先生筆下最關切的對象。 在中國現代史世局動盪的百年篇章中, 知識人呈現了何種面貌?是否真的改變了自身及其國家的命運?

  • 電子書: NT$ 299

    余英時先生史學研究縱橫三千年 每部作品都為史學界設定了新的議題,立下了新的標竿 也為中國歷史開拓出廣闊而精彩的視野

  • 電子書: NT$ 299

    蒐羅余英時先生於1950年代發表、從未集結成書的文章 將余先生自喻鸚鵡救火,羽翼所濡的水滴輯為一冊 呈現一幅青年自由主義知識人的畫像

  • 電子書: NT$ 195

    余英時先生於1950年代研究文化哲學的成果 對中西文化爭論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

  • 電子書: NT$ 280

    以學術研究回應時代的苦難與變局 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中,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意義與實踐

  • 電子書: NT$ 208

    面向過去而生,是人類的唯一出路 這是有系統地敘述西方民主制度發展的一部通史 也是指向未來民主生活的路標

  • 電子書: NT$ 195

    「如何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在革命狂潮與混亂時代中,余英時先生寫給年輕讀者之作 以理性掃除思維路上的亂石與荊棘,解開思想中的障礙與糾結

  • 電子書: NT$ 208

    民主是否只能從革命而來?革命是否必然帶來民主? 余英時先生全面解析了民主與革命的歧途與正道 提倡一種新的革命精神,並期許中國民主革命的重新展開

  • 電子書: NT$ 208

    史學大師初試啼聲的首部作品 回應中共馬列主義教條,重新肯定五四以來對於自由與民主的追求 梳理近代文明發展脈絡的明快之作

  • 電子書: NT$ 315

    有深刻的中國情懷, 卻最反感「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一語。 不管大國如何崛起,始終堅守立場, 終其一生都是中共當局最忌憚的如椽巨筆。

  • 電子書: NT$ 163

    本書是余英時教授為《顧頡剛日記》所寫的序言。 顧頡剛以倡導「古史辨」運動知名於世,他一生最重要的研究成績也集中在古代,上起夏、商、周,下至秦、漢。在我們一般印象中,他是一位典型「象牙塔」中學者,畢生與古籍為伍。

  • 電子書: NT$ 338

    本書以漢代的貿易和擴張為中心,全面考察漢代中國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對外關係,在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重新審視了漢朝所面臨的經濟和軍事問題,對厘清諸多近年來的史學熱點問題頗有裨益,對了解中國歷史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 電子書: NT$ 163

    本書是余英時先生1978年作為美國漢代研究訪華代表團團長,執筆的總結報告及每日活動和討論的報告。

  • 電子書: NT$ 263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時回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 電子書: NT$ 442

    本書由余英時先生的25篇論文組成,討論主題集中在中國思想史,從先秦到當代,釋證中國文化中的人文情懷和理性精神。

  • 電子書: NT$ 254

    三十八年來《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 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 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 ──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

  • 電子書: NT$ 195

    研究胡適生平 總是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疑點 余英時教授《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考據諸線索 提供後世這些疑點的澄清 並盡量還原真相 余英時教授《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胡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

  • 電子書: NT$ 247

    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漢學家余英時院士的最新學術論著 《論天人之際》是關於中國思想起源的一部專題研究 余英時院士在書中特別借用了「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概念 他認為,只有在其他古文化──特別是西方──的對照之下 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顯現出來 余英時院士從軸心突破的特...

  • 電子書: NT$ 228

    本書是余英時先生對於東漢民間生死信仰的考察,尤其是以「魂升天,魄入地」為代表的靈魂觀念,並強調中國人並不是等到佛教傳入才產生地獄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