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史
0 篇書評

愛爾蘭史

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 出版日期: 2023/12/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705265
  • ISBN: 9789571476759
  • 字數: 143,406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3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這一切的起源,要從十九世紀的愛爾蘭大饑饉說起。
在人民普遍貧窮的情形下,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的主食,但突如其來的馬鈴薯病害,造成愛爾蘭的糧食嚴重不足,再加上傳染病的盛行,陷入絕境的愛爾蘭人只能選擇遠赴他鄉、孤注一擲。如今,愛爾蘭國內人口約有五百萬人,卻有七千餘萬的愛爾蘭後裔分布於世界各地!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78

    孕育古文明的肥沃月彎,何以成為烽火連天的戰場? 兩河流域的人民,自古雖飽受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氾濫所苦,卻能憑藉洪水沖積後的肥沃土壤,創造出歷史上最古老的農耕文明之一。城邦四立、王國興起,以及隨之萌發的人類智慧基石:宗教、文字、神話、數學、天文、醫學……,「美索不達米亞」不只是地理名詞,更代...

  • 電子書: NT$ 228

    韃靼桎梏・沙皇時代・蘇聯解體・強人普丁 在這片遼闊的極寒大地,鐵與血如何和藝術共存?  

  • 電子書: NT$ 240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五百年的壯大之路,羅馬人是怎麼走過來的?羅馬的成功又歸功於什麼原因?作者梳爬史料、分析羅馬人的特質,為我們統整出羅馬成功的關鍵原因:開放的民族性格。

  • 電子書: NT$ 455

      戰爭究竟會帶來什麼?在這本熱情洋溢、妙趣橫生,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演化生物學、技術與軍事學說的傑作裡,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伊安.摩里士回顧人類史上15000年戰爭驚悚、扣人心弦的故事,超越了戰鬥與殘暴,進而揭示戰爭對世界的真正影響。

  • 電子書: NT$ 455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 《美國的反智傳統》於六〇年代甫上市就造成轟動,並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在美國之外本書也掀起廣大迴響。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

  • 電子書: NT$ 500

    1841 年1 月25 日,一隊英國海軍官兵在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一個小島登陸,升起英國國旗;第二天,英國遠征軍司令代表英國政府正式佔領此地。 這個名為香港的不起眼小島,注定不平凡的歷史正式展開。 由「不毛之地」到「東方之珠」,由小漁港到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地理優勢,令這個彈丸之地總是在世...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詳細資訊

    翡翠之地、生命之島
    儘管獨立之路血淚交織
    唱詠克爾特的詩歌卻永不止息

    ──本書特色──
    §「英」、「愛」歷史
    從諾曼文化到獨立戰爭,剖析英格蘭與愛爾蘭的歷史淵源。

    §北愛爾蘭議題
    說明北愛爾蘭設立的前因後果,帶領讀者一探北愛爾蘭議題的歷史緣由。

    §最新增補
    新增近年愛爾蘭大事,如大英脫歐後的愛爾蘭、新冠疫情下的變動,以及女權和教會重大事件。

    愛爾蘭與臺灣皆為海島國家,前者環大西洋而立,後者鄰於太平洋,也因其優良的地理位置,吸引諸多民族到訪、開墾,抑或統治。十八世紀末的愛爾蘭向英格蘭爭取議會民主,其情景與日治時期的臺灣有幾分相似,皆為自由而奮鬥,但其歷史卻鮮為人知。因此,本書以愛爾蘭歷史為核心,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建構愛爾蘭,期盼讀者能輕鬆閱讀愛爾蘭的歷史,並一同悠遊於「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愛爾蘭?英格蘭?──你我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同樣位於不列顛群島,相較於曾擁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格蘭,愛爾蘭彷彿隱匿於其光輝之下,較少人熟知。事實上,愛爾蘭擁有古老的克爾特文化、歐漢文字,或世界著名的聖派崔克節、《格列佛遊記》。其中,位於首都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更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

    ▋「英」、「愛」情節──英格蘭與愛爾蘭的歷史淵源
    得益於地理位置,愛爾蘭吸引周遭民族「到訪」,其中又以十二世紀諾曼人所建之安茹王室,開啟了英格蘭與愛爾蘭往後八百餘年的糾葛。在時間推演下,兩者因宗教問題而紛爭不斷;承襲古老克爾特文化的愛爾蘭,也在盎格魯薩克遜(即英格蘭)的壓迫下,逐漸失去自身的文化、語言。但愛爾蘭人並未因此退縮,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愛爾蘭起而捍衛自身權益,卻遇上慘痛悲劇──愛爾蘭大饑饉。

    ▋愛爾蘭裔竟占美國人口的12%?──起源於愛爾蘭大饑饉的人口外移
    在美國,愛爾蘭裔占有12%的人口,甚至美國總統拜登也是愛爾蘭裔美國人!而這一切的起源,要從十九世紀的愛爾蘭大饑饉說起。
    在人民普遍貧窮的情形下,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的主食,但突如其來的馬鈴薯病害,造成愛爾蘭的糧食嚴重不足,再加上傳染病的盛行,陷入絕境的愛爾蘭人只能選擇遠赴他鄉、孤注一擲。如今,愛爾蘭國內人口約有五百萬人,卻有七千餘萬的愛爾蘭後裔分布於世界各地!

    ▋血淚交織的荊棘路──愛爾蘭的獨立之路
    儘管大饑饉帶給愛爾蘭巨大傷痛,卻無法澆熄刻印在民族血脈中追尋自由的熱情。在自治運動的努力下,愛爾蘭成功取得自治權,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一再拖延。眼見諸多愛爾蘭人民戰亡歐陸,愛爾蘭發起武裝行動「復活節起事」,並成立國會、展開獨立戰爭,成功建立「愛爾蘭共和國」,而信奉英格蘭國教派的北方六郡則留於大英,為「北愛爾蘭」。

    ▋詩人與歌者的國度──樂觀擁抱世界的愛爾蘭
    大饑饉迫使愛爾蘭人民離鄉背井,本以為獨立後能休養生息,卻又遭逢二次大戰、石油危機、房市泡沫化等問題。愛爾蘭人以樂觀與勇氣面對各種橫逆,又或是化悲傷為詩歌,於字裡行間道盡哀愁、紓解憂慮,向世人展現愛爾蘭堅強的韌性。邀請對愛爾蘭有興趣的您,一同徜徉於「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作者簡介:
    周惠民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退休後,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2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