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宗教文化論
0 篇書評

日本宗教文化論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12/1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325636
  • eISBN: 9786267325612
  • 字數: 137,718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50
電子書特價:NT$ 297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為有志日本研究者提供有關宗教文化的重要先行知識|

★深入淺出介紹日本民俗中的神道、佛教與修驗道
★認識與理解日本民俗文化的最好入門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 電子書: NT$ 315

    英國圖書獎評委: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 電子書: NT$ 294

    從背包客、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 進而融入西藏、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 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從流亡到共生,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

  • 電子書: NT$ 280

    始於美國東岸的熱潮席捲全球,出版至今已翻譯為十幾國語言!   紐約上東區的地方媽媽特別不一樣? 這本書,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   當人類學家意外闖入上東區媽媽的世界── 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眼界大開的文化衝擊!  

  • 電子書: NT$ 315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 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 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

  • 電子書: NT$ 315

      中國+中國人=窪地+韭菜=世界最大的韭菜農場!?   在中國這塊「秩序窪地」中,不論是何種立場、何種階級的中國人,都無法真正決定自身的命運及未來,隨時都有可能淪為被收割的「韭菜」。有此自知之明的中國人不多,真正能根據認知而行動的人更少──「阿姨」劉仲敬便是覺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

  • 電子書: NT$ 224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 「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出的?百日維新後,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連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

  • 電子書: NT$ 392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從大量神經心理領域的科學報告、歷史文獻、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音樂等,蒐羅了大量對情緒的描述和定義,揭露人類探索情緒的歷程。   最重要的是,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光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透過「情緒考古學...

  • 電子書: NT$ 315

    賈德.戴蒙第一部經典鉅作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前傳 榮獲英國科普書獎、《洛杉磯時報》科普書獎

  • 電子書: NT$ 455

      這是一本對監控體制極為難得的深入剖析之作。不僅曝光監控機制,也讓我們看見體制下的人性。對於臺灣讀者而言,這本書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威權時代的歷史。

  • 電子書: NT$ 664

    目前世界上約有七千多種語言,但到了下個世紀,可能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都會消亡,而且許多語言將在沒有任何文字記錄留存的情況下從此銷聲匿跡。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就是語言的消失對人類文明而言是多大的損失。書中除了提出廣博全面的見解,倡議如何搶救世界上日益萎縮的語言多樣性,亦同時讚嘆這些語言如何以諸多方法,讓我...

  • 詳細資訊

    |為有志日本研究者提供有關宗教文化的重要先行知識|

    ★深入淺出介紹日本民俗中的神道、佛教與修驗道
    ★認識與理解日本民俗文化的最好入門書

    在「聖」與「俗」間相互影響,不斷變化、融合新舊的日本宗教文化,

    持續形塑日本人的思想及行為模式,衍生出--對生活樣式、經濟活動、文化藝術、甚至國家政治的種種作用。

    自然信仰與神佛習合,這兩點正是日本宗教文化的底流;而宗教文化,至今也仍是日本民俗、甚至日本文化整體的起源與基礎。

    本書就神道、佛教、修驗道及民俗信仰等元素做更深層論述,並分別探討其精神與物質面對於日本文化的具體影響。

    所謂宗教必須具有明顯的教祖、教義及教團組織這三個要素,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則定義上只能稱之為信仰而非宗教。以上三種宗教中,佛教為完整滿足三要素的宗教。原本沒有教祖和教義的神道,在佛教這個外來刺激下成長補足成為宗教。修驗道則是融合了神佛兩種成熟化的思想之中再度演化出的宗教。就民俗學的角度,修驗道最接近所謂「民俗宗教」的定義。但神道、佛教兩種宗教在生根定著於地方後,也容易被當地的特殊風俗所影響,演化出雖同樣是神道、佛教,但在不同地域呈現出不同風貌。

    日本這個神道之國,長久以來在信仰世界裏佛教一直占了壓倒神道的優勢。在過去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觀裏,佛教才是真正通行於「三國」-朝鮮、中國、印度的普世價值。相較之下,神道不過是一群位處邊緣海島的居民們在信的當地土神明。而且就如神社建築也受到佛教影響一般,佛教傳入日本的不只是信仰,同時也是建築、造型、哲學、文字書畫等總合先進技術的總合體系。在這種強勢外來文化的入侵下,神道發展出「本地垂迹說」而促成神佛習合的出現,讓神道和崇高的佛教合為一體。這也讓日本獨有的「權現」出現,進而讓神佛習合的修驗道在日本得以大大發展。

    理解這些宗教文化的意涵,更能理解現今的日本整體社會與流行文化的底蘊。

    ★誠心推薦

    歷史旅行作者|工頭堅
    中研院民族所退休研究員|林美容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林承緯
    建築文資工作者|凌宗魁
    藏書家|黃震南
    薰風季刊創辦人|姚銘偉
    歷史作家|謝金魚
    知名作家|謝哲青
    (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蔡亦竹

    畢業於文化大學日文系,日後取得日本筑波大學地域研究科日本研究碩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師從古家信平,專精民俗學、人類學,目前任教於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應用日文學系。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者。代表著作為《表裏日本》、《風雲京都》等書。

    個人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saisan

    個人YT:
    https://youtube.com/@tsaisan
    https://youtube.com/@profsugoi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58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