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第602期 2016/07/20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天下雜誌 第602期 2016/07/20

  • 出版日期: 2016/07/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1.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80
電子書售價:NT$ 15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50
天下雜誌(25期) NT$249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誰有資格上台大
 
顛覆「一試定終身」
十年前,台大是台北學生的天下,十年後,繁星讓各縣市的區域高中都有機會被照亮。
數據更顛覆你我想像:無論學業或就學穩定度,繁星生都有最佳表現。
當「一試定終身」不再是絕對,師生如何被影響?大學多元入學下一步該怎麼做?


文‧林倖妃‧程晏鈴 攝影‧鍾士為
 
三月,學測四十八級分的卓蘭中學詹俊宥,透過繁星管道上台大森林系,沸騰為人父母和學子焦躁的心。網路上沸沸揚揚,台大批踢踢版上批評不斷:水準一直下降、進去當砲灰、反正進去也馬上被二一、去了還是念不下去、進去能出來才是關鍵,更甚者質疑「什麼鳥制度?別人唸書唸假的?」等等不一而足。
繁星推薦制度也因此被一言以蔽之為「不公平的制度」,「恢復聯考」的聲音不時傳出。但事實是這樣嗎?誰才有資格成為驕傲的台大人?
二○○七年,台大等十二所參與繁星計畫的頂尖大學,提供近八百個名額,以達到「擴大優質大學學生來源」政策目標,此後逐年成長,到今年已經有六十九所大學各釋出一五%、總數超過一萬五千個額度。然而一般人不知的是,邁入第十年的繁星推薦,卻以七分之一的比例逐漸顛覆僵化的升學結構。

○二年的一份研究《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提出台大學生主要來自雙北,又以大安區的比例最高震撼全國。作者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今年再度發表《誰是台大學生?》,探討多元入學的影響。

  細雨綿綿的早晨,一向謝絕媒體的駱明慶開了門,短袖T恤搭著牛仔褲,一副休閒打扮,一九九九年才返國任教的他,在台大開的其中一門課是《教育經濟學》。

「第一版已經說明,聯考沒有比較公平,」他的研究打破過去「考試是公平」的迷思,「一個人從小成長到進入考場,受到的資源和文化刺激都不同,真正公平只有考試那三天,」他拉長看待「公平」兩字的時間。

這份研究的重點之一是說明區域和城鄉的不公平。在一九八二到二○○○年以聯考為主要升學管道的年代,台大學生有八成二來自前二十所明星高中,其中九所集中在台北市。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50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 電子書: NT$ 150

    台積在日本關鍵軍火庫東京威力科創 台日半導體最強島鏈 獨家揭密》不只熊本,台積日本四大基地 台積熊本廠JASM風光開幕,也揭開台日最強「三小時半導體島鏈」,串起台灣台積速度與精良技術,以及日本獨門全球的材料和設備群雄,在「半導體即國力」的未來,與美中較勁下一場晶片戰爭。戒 三部曲【套書】

  • 電子書: NT$ 150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找到熱情,夢想清單打✓ 抗癌奧運女拳王陳念琴、70歲背包客葉金川、正能量小丑蛋黃哥 台灣風帆第一人張浩、勇闖世界窮學生黃佳琳…… 勇敢逐夢,宇宙也幫你!

  • 電子書: NT$ 150

    不砸錢的鐵粉經營術:全域行銷 流量變現聖經 比下廣告有效,比「+1」帶貨力更強 打造圈客、吸粉、養鐵粉的「成交循環」 全圖解全家、優衣庫的變現新密碼

  • 電子書: NT$ 180

    一輩子太長,終身險太沉重 我的保單縮水了 實支實付爆停售潮,終身險將貴到買不起 保險業60年最大變革,保戶、股民都受衝擊 保單頻改版,85歲後保障消失,未來怎麼辦? 投保心法 3張試算表、4大建議,迎戰漲價時代

  • 電子書: NT$ 450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 電子書: NT$ 75

    專訪 上半年2小金雞掛牌 郭水義:中華電信拚兆元市值 大選落幕迎新春 賴清德拜廟還願 藍白休整再戰

  • 電子書: NT$ 150

    新遊戲規則 2024經濟大預測 從貿易戰、科技戰、新冠疫情到戰爭, 加上新科技與氣候變遷衝擊, 全球經濟與政治歷經極大轉變, 過去幾十年的舊秩序,正在崩解。 2024年,一個新遊戲規則在成形。

  • 電子書: NT$ 75

    戰地紀實 勿忘烏克蘭 吳東進吳東亮互槓 新壽現金增資掀難產風暴

  • 電子書: NT$ 75

    陸快艇左後舷新凹痕曝光 檢偵辦海巡人員過失致死 小宅當道 高總價難賣 ​2024房市陷多空交戰

  • 電子書: NT$ 450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 電子書: NT$ 450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 電子書: NT$ 75

    直擊台積電熊本廠 台日聯軍打造全球半導體重鎮 馬尾妹掩飾軍官身分虛偽陳述 國安局查特勤少將強吻爆黑幕

  • 電子書: NT$ 79

    AI就在你身邊 智慧機器人翻轉日常 為機器人裝上人工智慧(AI)的大腦,這個概念曾經僅存於科幻片的想像中,但隨著相關研究及產業如火如荼開展,機器人如今不但活躍於生產線上,更幻化成各種形體,進駐各行各業,走進人們的家,甚至是人們的心。

  • 電子書: NT$ 75

    領先關鍵技術創造股東最大化價值 專訪劉德音:今年台積電將健康成長領先關鍵技術創造股東最大化價值 朱立倫拉傅崐萁制衡 韓國瑜掌立院攀藍權力核心

  • 出版日期:2016-06-21
    電子書: NT$ 150

    天下35週年特別獻禮  【書法大師 董陽孜設計封面】  小而美的生活者大國  文.蕭富元  去年底,年輕部屬辭職,面談僵持之際,我把話題一轉,問他:「那麼,下個十年,你願意用時間、生命投入什麼?」  他被堵在那裡久久沒答。  靜默...

  • 電子書: NT$ 150

    台灣製造,而且專門為世界頂尖的運動選手製造,  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為何樣樣指名非MIT不可?  從羽球拍、自行車、足球,到運動鞋與護具,  創造近五千億的產值,是過去競技場上的光榮成績,  創造進軍全球兆元市場的運動設計研發中心,才是未來的產業冠軍...

  • 電子書: NT$ 150

    台灣需要一萬家「手搖杯企業」  文‧賀桂芬  本期報導的幾項重要議題,如工業4.0、台灣可能步日本後塵,陷入L型經濟、全球瘋程式教育、華航罷工和英國脫歐的後續效應,都十分切中時事。表面上,這幾件事情各不相干,但往深處想,它們其實環環相扣。  全球化、自由化浪潮劇烈...

  • 出版日期:2016-05-10
    電子書: NT$ 150

    2016《天下》兩千大調查 三十年來誰是贏家? 從1兆到26兆的總營收,從大同電鍋到蘋果供應鏈; 從創業到接班,從少主到老董, 台灣企業發展歷程最忠實、最全面、最獨家的紀錄── 《天下》兩千大調查,看盡產業潮起又潮落, 誰……

  • 詳細資訊

    繁星點亮「多元」新可能
     
    文‧吳琬瑜
     
    到現在仍有人主張大學聯考是最公平的?事實上,只有大考那三天是公平的,人的出身,原本就有許多不公平。

    當年我念的小學,不僅是在所謂資訊不發達的「後山」花蓮,更是花蓮市最貧窮的區域,許多同班同學都是三級貧戶。我的父親是這所小學的教務主任,他要女兒念這裡,表示對辦學的信心,希望街坊鄰居不要送小孩跨區念明星小學。

    這班同學後來念大學的不到五人,但他們的生命力是我見過最堅韌的,因為艱困生活給他們許多磨難,即使有同樣聰明才智的孩子,也會因為社會階級限制、資源較少而不利發展。

    但現在,偏鄉高中生有機會以每天的努力,高一、高二成績維持全校前五○%,透過繁星推薦管道進入理想大學,不再是「一試定終身」。

    當《天下》年輕記者程晏鈴報告繁星十年的數據,除了台大開出的繁星名額佔全校一○%之外,目前已有六十九所大學釋出約一五%名額。根據清大、政大的研究顯示:繁星生的書卷獎(排名前五%)比例優於用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管道錄取的學生,退學、休學率也是三種入學管道中最低,顛覆許多人的刻板印象。因此我們決定報導這個改變大學之路的趨勢,並由資深主筆林倖妃策劃報導。

    程晏鈴找到今年台大繁星新生詹俊宥,他以最低級分錄取台大森林系,成為網上評論的攻訐焦點。我們到苗栗小鎮卓蘭,走訪他務農父親的葡萄園,這是每年寒暑假,詹俊宥來幫忙的地方。「我只是想上好大學,改變生活,」羞赧的大男孩挺直背脊地說著。(見九十四頁)

    詹俊宥的故事只是眾多繁星生之一。繁星管道起源地、清大副校長周懷樸說,「清華的錢是從全體納稅人來的,要回饋給全台灣,而不只是台北大安區,目的是要達成校園內的學生組成多元。」而繁星十年,確實讓出身台北市和台東市成為台大生的機率,從差距十六倍,減為十三倍;台大生的高中來源也更加多元。但若真要達到階級流動,不能單靠繁星。

    美國史丹佛大學堅持學生組成連「社經背景」都要多元,至少有一五%的學生拿聯邦獎學金度日;一五%是家族中第一位上大學的學生。他們把重點放在多元的「選才標準」,而不是入學管道的多寡。因為面對問題時,多元背景的人背後迥異的生活經驗,能提供不同解方。學生同質性太高,不利於培養未來領袖。

    台灣用一五%的繁星名額、七分之一的比例,顛覆了升大學之路,或許會有家長會像建中校長一樣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競爭」,繁星生佔了考試生的名額與機會,考試分數才是公平的篩選標準。但在職場及社會都已經證明,考試分數與成績不是決定未來成就的唯一因素。                               

    本期目錄

    【封面故事】
    繁星10年,翻轉大學路
    誰有資格上台大?
     
    十年前,台大是台北學生的天下,
    十年後,繁星讓各縣市的區域高中都有機會被照亮。
    數據更顛覆你我想像:無論學業或就學穩定度,繁星生都有最佳表現。
    當「一試定終身」不再是絕對,師生如何被影響?多元入學下一步怎麼做?
    文.林倖妃.程晏鈴
     
    台大森林系  詹俊宥 抓住繁星給的機會  我要改變人生 / 程晏鈴
    繁星十週年  成效大盤點 七分之一的力量 顛覆「一試定終身」/林倖妃 程晏鈴
    繁星誕生地 清華大學  找考試測不出的人才 /林倖妃  程晏鈴
    建中校長 徐建國:這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林倖妃  程晏鈴
    接待紐西蘭外賓、師生一起考日檢 不只讓1%發光  麥寮高中吹起自學風/程晏鈴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吵入學制度 不如縮小程度差距 /林倖妃  程晏鈴
    美國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大學 選才專業化  招生力求「多元」 /程晏鈴
     
    【時事】
    英國新首相  梅伊 我要為每個人、而非少數特權服務/吳怡靜
    數字說話 千萬旅客來台變摳了 觀光收入打9折 / 陳竫詒
    防堵海外租稅天堂,還有兩大關 反避稅條款過了,如何順利上路?/嚴珮華
    銀行資安風暴1 ATM變吐鈔機 三大管道  讓一銀ATM受駭 /陳一姍
    銀行資安風暴2 app也不安全 駭客就在你身邊  銀行app資安危機/盧沛樺
    人工智慧公司Kneron 台灣AI  騰訊買單 /羅之盈
    【企業】
    要人才有人才、要資源有資源 竹科七公里路  催生上百家新創企業/嚴珮華
    安控股王 晶睿通訊 對戰紅色供應鏈  三招創V型反轉/朱致宜
    今年最大科技公司IPO  Line上市募銀彈 台灣喜憂參半/羅之盈
    果粉力挺賈伯斯  特粉就愛馬斯克 死亡車禍後  特斯拉的蘋果時刻/黃亦筠
    【財經】
    二○一六天下經濟論壇(CWEF)夏季場
    變動時代下 亞洲企業的應變之道 呂國禎
    【人物】
    金寶集團許勝雄交棒大女婿 文具店之子沈軾榮  變身3D列印龍頭/嚴珮華
    《天注定》、《山河故人》導演 推中國電影升級 賈樟柯走上創業路/ 余佩樺、馬岳琳
    【未來】
    星級大廚在你家 機器人廚師  端出米其林美食/ 辜樹仁
    【健康】
    建立食安的正向循環 消費六原則 淘汰黑心食物/ 林怡廷
     
    【政治社會】
    尼伯特風災過後 被遺忘的重災區  考驗台東韌性/ 李映昕  游羽棠
    整個台東都是我們的排練場 用彩虹補天 布拉瑞揚再起舞/ 李映昕
    【管理】
    全球化踩煞車、中印崛起 全球新秩序逆襲 企業要練6種功/吳怡靜
     
    【國際】
    中美兩強的權力遊戲 南海仲裁結果 改變不了的事實/辜樹仁
     
    【經濟學人】
    全球瘋玩《精靈寶可夢Go》我抓到你囉,皮卡丘!
    消費品巨頭  慘遭小品牌逆襲
    以色列高科技業鬧人才荒
    濫用派遣工  小心造成公害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Off】
    到哪裡吃飯  傅秀玲×卡提撒克英國茶館 英倫午茶 層層疊起的美好 /趙曼汝   
    風格與時尚  品牌缺席、場次空白 消失的男裝週 在街頭重生 /周敏
    我城劇場創團作《我記得…》你的人生,值得再來一遍/司徒嘉慧、張涵青                                                                       
    【專欄】
    「味道」決定來不來電 /洪蘭
    憤怒戰爭 延燒環中國地帶 /南方朔
    南海仲裁 看盡西方醜態/ 朱雲漢
    鄉村孩子的 兩節作文課/ 龍應台
    尊敬對手 贏得更漂亮/ 鄭志凱
    跨界創意人 做文化的工程師 /林友琴
    亞馬遜下一個 十年十億新戰略/林之晨
    搶救台灣經濟 發展政策須整合/葉銀華
    從歐巴馬到川普 社群政治變奏曲/黃哲斌
    台中的東協狂想 失語的移民工/ 陳翰堂
    帶動地方創生 馬拉松成金雞母 /徐重仁
    郭台銘為什麼 被日本「討厭」?/野島剛
    【編者的話】
    繁星點亮 「多元」新可能/ 吳琬瑜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