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城市〉探討舊金山商業沒落與治安敗壞的深層脈絡、為移民忙得焦頭爛額的紐約市、「吃不飽、住不暖」成了歐洲難題、浪漫巴黎憧憬變衝擊、韓國租屋制走歪打擊經濟、北京青年只求小確幸、曾經又老又窮的底特律東山再起等值得省思的內容。
今年5月,台南一名三歲女童隨媽媽在綠燈時走斑馬線過馬路,不幸遭轉彎車衝撞身亡,一條無辜小生命的犧牲,以及接連的行人傷亡事故,引發了民眾的怒火,要求重新檢討台灣的人行環境。
集結二十餘篇選文,中央社文化+雙週報今年出版《島嶼文化事.藝文領航人》電子書,整合圖文影音匯集成書,打造藝文報導系列品牌。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素以人文視角出發,透過一篇又一篇的訪談,爬梳臺灣當代藝文紋理,記者們靈活勾勒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守望人,筆下描述他們對生活的情感、熱愛,成就屬於我們的島嶼自信。
過去30年來,全球化為投資人與企業提供助力,也為跨國公司帶來新客群及低廉勞工。台資企業1990年代大舉西進中國,成為促成中國製造業帝國崛起的關鍵助力。
過去30年來,全球化為投資人與企業提供助力,也為跨國公司帶來新客群及低廉勞工。台資企業1990年代大舉西進中國,成為促成中國製造業帝國崛起的關鍵助力。
在化石燃料持續助長全球暖化之際,為進一步實現低碳社會,各國紛紛將目光轉向更環保、更永續的綠色能源─氫。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規模將增至2.5兆美元;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更指出,綠氫將是改變未來地緣政治局勢的明日之星。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正式突破80億,聯合國稱這是人類在醫學、科學、衛生、農業和教育方面取得歷史性進步的里程碑,但也警告已因氣候變遷面臨資源稀少窘境的地區,接下來將遭遇更多困難。
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僅花兩個月就達成用戶破億,全球對這套工具吸收大量資料並生成豐富回應的能力驚豔不已,更點燃科技巨擘間的生成式AI競賽戰火,讓2023年被譽為是「生成式AI元年」。
年邁後卸下工作重擔,到處遊山玩水,過上蒔花弄草的小日子,是許多人心中理想的退休生活樣貌,但若告訴你國家勞保基金面臨破產,未來不但有領不到老年給付的風險,甚至可能得「活到老、做到老」,我們該如何為第三人生預做準備?
無懼科技寒冬 新創點火逆風前行 2022年全球市場面臨多重逆風,美國高科技產業也迎來寒冬,裁員潮從去年延續到今年,新創募資熱度明顯降溫,讓人憂心矽谷新創競爭力是否大不如前。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現在不少科技巨擘,都是在經濟衰退時期創立,就連引領電動車風潮的特斯拉,也曾只差一個月時間就要宣...
走出舒適圈 向全世界投履歷 「海外生活」、「異國體驗」、「高薪高福利」、「永久居留」等元素,讓許多人對海外工作抱持美好憧憬,隨著疫情解封、國境開放,不少求職者正躍躍欲試,準備在國際舞台大展身手。
全球危機多發 不滿之冬降臨 漫長的冬日再次降臨!戰火不歇、能源短缺、通膨攀升、經濟衰退,危機一波接一波,尚未完全走出疫情陰霾的人們,再次宛若驚弓之鳥,壓力、恐懼與絕望蔓延,社會瀰漫著緊張不滿情緒。
面對通膨高漲,節約省錢的生活方式成為顯學,封面故事〈省錢大作戰〉從這場席捲全球的經濟風暴談起,看各國政府如何應對通膨,打擊高物價,也介紹紐約超節儉家族、日本「小氣」阿嬤與台灣省錢達人的聰明馭錢術,看他們如何將錢用在刀口上,抵銷通膨壓力省荷包。
二十五篇精采圖文報導,記者與受訪人共同說一段專屬臺灣文化的故事。 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素以人文視角出發,透過訪談爬梳臺灣當代紋理,從百年前的藝術家如光領航開始,生動描述仍正上演的舞臺前幕後事,演繹新章開展不同方面的土地關愛,播撒教育現場萌動的革新火種。透過一篇又一篇的訪談,勾勒異動時代的文化守望人,...
眾人皆睡我獨醒 遠離失眠的解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覺,良好的睡眠對健康和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工時長、壓力大,加上電子產品24小時訊息轟炸,讓人該睡的時候不想睡,想睡的時候又睡不著。
搶糧世界大戰開打! 我們與「餓」的距離 俄烏戰爭打了大半年,不僅摧毀當地人的生活與家園,也搗毀了世界糧倉,讓戰火延燒到餐桌。各國為確保國內供應,陸續限制糧食或肥料出口,糧食保護主義興起,全球陷入「搶糧大戰」。
邁向永續未來 想像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想像所有人,都生活在和平中……不再貪婪,沒有飢餓,四海皆兄弟,想像全人類,共享這美麗世界。」已故巨星約翰藍儂以《imagine》一曲,唱出沒有分歧的世界,也給人們「想像一個更美好世界」的勇氣。
通膨怪獸發威 後疫情時代的薪情 通膨怪獸來了!在全球「漲」聲雷動下,美國面臨的是40年來最具威脅的巨獸。這隻怪獸不僅是後疫情時代下需求上升、供應鏈打結下的產物,還吃下「大辭職潮」的養分而日益龐大,難以控制。
俄烏熱戰方酣 新冷戰拉開序幕 破曉時分的驚天突擊,震驚了全世界。2月24日清晨,俄羅斯以「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為由,兵分三路進攻烏克蘭。面對這場二戰後歐洲大陸最嚴重戰事,歐美國家同仇敵愾,除提供烏克蘭武器抵禦入侵,更對莫斯科祭出一波又一波經濟制裁,重創蒲亭的強權夢。
本書以六大部分闡釋中共建黨百年,包含「兩個一百年」、「歷史與現場」、「國共與兩岸」、「中共學」、「中共性格」、「國家的歧路」,其中「歷史與現場」部分的10篇報導,以歷史結合現場,說明中共建黨百年的幾個重要轉折,包含在上海召開第一次黨大會、井崗山、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延安整風等。
登入元宇宙 你準備好了嗎? 是什麼,讓社群龍頭臉書投入5,000萬美元打造,甚至不惜將母公司改名Meta?又是什麼,讓宏達電谷底翻身,開啟重返榮耀之路?答案正是去年發燒一整年的「元宇宙」(Metaverse)。
舌尖上的氣候變遷 科技寫下的 未來菜單 延續2021年到2022年,有兩個關鍵詞仍在全球廣泛受矚,那就是「COVID-19」及「氣候變遷」,而這兩股勢力,也正在改變你我餐桌上的滋味。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大辭職潮來了 慣老闆接招 長達近兩年的疫情大流行,帶來不同以往的工作模式。許多人開始思考過去朝九晚五坐辦公室的工作方式是否必要,也有人透過疫情看清無法「共體時艱」的企業與慣老闆,罷工、辭職潮在以歐美為中心的國家蔓延開來。
科技形塑未來 制勝關鍵在人才 科技就是國力,是一切產業的基礎,更是國家經濟發展與競爭力的根本;而創新與高技術人才的培育,則是國家科技發展的決勝關鍵。
全民狂歡購物節 背後代價知多少 時序入冬,年末購物季鳴槍起跑,百貨週年慶、雙11購物節、黑色星期五以各種優惠、限量呼喚消費者的荷包,彷彿沒跟上「就損失一個億」。過度消費已成為國際現象,蔓延世界各地,然而猖獗消費主義背後的代價,大眾又了解多少?
極端天氣 不再百年一遇 2021年世界各地極端天氣頻發,從西歐、中國河南與美東暴洪、北美洲破紀錄高溫再到全球大規模野火不斷,由於人類活動,地球氣候已逼近險峻且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通膨戰鼓響起 牽動全球的解封經濟新局 美國,這座被視為後疫時代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已經啟程,然而,隨著買氣升溫,趕不上需求的供給,終究激出物價的漲勢,而這波通膨效應,正對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球村起了漣漪。各國不一的疫後復甦腳步,打亂了全球供應鏈。
太空競賽2.0 美中俄列強競逐 地表億萬富豪參戰 「太空競賽」是美蘇冷戰時期的關鍵字,從發展火箭、人造衛星到登月跨出「人類的一大步」,雙方你來我往,促成太空科技突飛猛進,宇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從交往走向全面競爭 縱觀美中大棋局 美國聯邦參議院6月8日通過對抗中國經濟威脅的《2021美國創新及競爭法》,這項新出爐的法案被視為美國強化競爭力、避免被北京以策略制勝的關鍵,也是拜登政府將美中「競爭性共存」概念具體化的重要指標。
逃離大都會 就業機會多、公共建設佳,還有五光十色的新奇事物正在發生,這是大城市吸引人之處。然而,現在卻有一股潮流反其道而行,特別是新冠疫情後,這股城市的推力越發顯著,特別集中在年輕世代。
2018年,是牽動世界政經格局關鍵的一年,是電子商務稱霸全球的一年,是網路隱私抬頭的一年,是#MeToo運動遍地開花的一年,也是狂熱追逐世足賽的一年。
「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India)是印度的觀光標語,這句話確實描述了外國人對印度的真實感受。住在印度的外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裡是印度,什麼都可能發生。」
化劣勢為優勢 打造台灣新創世界級品牌 全球新創潮流中,以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如何化劣勢為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進國際市場,是台灣新創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頂尖大學國家核心競爭力 被低估的明星大學 加拿大亞伯達拚卓越 教授出走加拿大 憂心臺大優勢五年失守 新加坡大學亞洲稱霸 拚出人才競爭力 香港高教成績斐然 薪資傲人學霸雲集 中國「雙一流」建設 打造頂尖高教 種族歧視層出不窮
紅色資本爭霸 美中科技對決 中興通訊案 美中的世紀博弈 中國大舉併購 德國憂心忡忡 被中國珍珠鏈包圍 印度急尋破口 貿易緊密VS戰略疑慮 澳中亦友亦敵 中國製造2025 一帶一路強國夢
新南向深耕搶商機 強勢崛起 飛升,繼1990年的南向政策之後,政府在2016年起推動新南向,作為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目標擴及南亞地區,搶食印度13億人口市場大餅。 想南向淘金,就要找出優勢,搶占商機。
你的工時 誰的彈性? 工時管理也要信任與創意 工時也有帳戶 德國工時彈性便利勞資 瑞典推六小時工時制觸礁真相 美國企業為什麼不愛員工加班 日本過勞慘烈 勞動市場走向兩極 香港勞工苦況 世界第一 新版勞基法 Q&A解惑
人工智慧 全面啟動 美國領航 德日稱雄 中國緊追 機器人Sophia擁有沙烏地公民身分 自動化科技2030年將取代全球8億個工作 迎戰人工智慧 大學培育數位跨域人才 職場不倒翁 學習當個π 型人
相信讀者對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並不陌生,美國迪士尼公司還拍成同名的動畫電影,而過去一般人並不鼓勵女性從軍,一方面認為女性體力較弱,另一方面也多存在著保家衛國是「男人們的事」的刻板印象。但現在,性平觀念的改變與實際上的需求,愈來愈多的女性投入軍中,以職業軍人為志業,她們不必再以代父從軍為理由「喬裝」成...
打破人際藩籬:第二外語學習尚流行 在英國與南非,人民正熱衷學習中文; 在東亞政經居於領導地位的日本, 周邊國家學習日語的風氣不曾停歇。 配合新南向政策,台灣正興起學講越南語、印尼語… 學習外語此其時也!你,準備好了嗎?
鬼月話鬼~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全世界的人都怕鬼」,說鬼大師司馬中原這句經典開場白,道出「鬼」這個觀念早已深植人類社會,且不分國界。不同國家對於「鬼」的概念或有認知差異,但通常不脫指亡者靈魂、惡魔或各式邪靈。宗教信仰、風俗民情與生死觀的差異,亦讓各國孕育出風格特色各異的「鬼文化」。
倒數計時35天!前進里約~中華加油! 自1 8 96 年開始、每四年一次的現代奧運體壇盛宴,是各路好手爭取桂冠榮耀的最高運動殿堂。196 0年羅馬奧運,「亞洲鐵人」楊傳廣以田徑十項全能跑出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開啟中華隊奪牌記錄;2 00 4 年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奮力踢出榮耀全球的跆拳雙金...
發跡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 (Starbucks)又漲價了,到底是 要繼續喝還是拒喝呢?很多國 家將星巴克視為「潮」的代表, 而那座落在巷子裡的咖啡店,則 靜靜地飄出咖啡香,吸引著另一 群咖啡癮者。本 期封面故事〈咖啡文化〉,邀請您喝杯咖啡,臧否時政。
窮忙個什麼勁? 誰都不願當所謂的「窮忙族」。歐盟對窮忙族(working poor)的定義是,有在工作卻入不敷出,甚至淪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受僱者。維基百科的解釋則是工作貧窮,又稱在職貧窮。窮忙族有別於失業者,他們所得的工資金額不足以維持一個合理的生活品質。
4月號的《全球中央》雜誌,剛好發行第100期,自2009年1月改版發行至今,一路走來,感謝讀者們的支持與愛護,讓我們能在數位時代,市面上各類型雜誌林立的環境下,仍能占有一小塊「迦南之地」。展望下一個100 期,本刊仍將秉持為讀者尋找全球好題材、擴增國際視野的初衷,撰發優質文章,並與時俱進,善盡媒體的...
山海之間 地圖之外~ 原聲遺落的第四世界 除了耳熟能詳的第一、二、三世界,你知道還有「第四世界」的存在嗎?來自不同的地域、國家、種族,第四世界位於現代國家社會的最邊緣,對象涵蓋所有土地與自然資源遭到侵占、權力被剝奪的國際原住民們。
2015年4月13日至20日,短短一週時間,地中海連續發生五起難民船船難。五艘載著約2,000名的非法移民船隻先後翻覆沉沒,合計有1,200人喪生。長久以來,中東及非洲地區連年戰亂造成的難民偷渡逃亡海難事件,終於引發國際矚目。 生活富裕加上社會福利制度相對建全的歐洲,想當然成為鄰近戰亂國家難民...
機器人時代 耐操、聽話、不鬧脾氣,再加上工時長、不必付加班費,這種員工哪裡找?答案是:不必找,「它」也是生產線生產出來的,它是「機器人」 ! 從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械手臂開始,到3 K 產業(源自日文,即骯髒、危險、辛苦的產業),逐步進化到要求光鮮亮麗的服務業,顯示機器人不只能一肩扛起人類...
決戰巔峰 捨我其誰 「飛魚」費爾普斯、「地表最快男人」波特、「體操王子」內村航平、「夢幻」籃球隊、羽球「超級丹」林丹……,這些雄霸一方的體壇超級巨星,終於齊聚一堂,持續17天讓地球上這個城市成為最閃耀的亮點!讓他們相逢的理由很簡單─ 體壇最高榮譽桂冠。 期盼四年的里約奧運終於來臨! ...
倒數計時35天! 前進里約~中華加油! 自1896 年開始、每四年一次的現代奧運體壇盛宴,是各路好手爭取桂冠榮耀的最高運動殿堂。1960年羅馬奧運,「亞洲鐵人」楊傳廣以田徑十項全能跑出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開啟中華隊奪牌記錄;2004 年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奮力踢出榮耀全球的跆拳雙金,一舉...
英雄的誕生 自現代奧運會之父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法國巴黎人)在巴黎提出創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動議,並自1896年開辦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奧運會已延續超過百年。標榜相互瞭解、友誼、團結及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也逐漸成為體育競賽的普世價值。
菸癮戒不戒?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9年起明訂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菸日」(World No- Tobacco Day)。WHO每年會以菸害防制的急迫性與需求,訂出世界無菸日以及未來一年的菸害防制重點目標,藉以引起及串連全球對菸草流行及其致命影響的重視。 今年無菸日的...
幸運鐵魚~一家夢工廠 近幾年,許多企業與品牌做生意除了賺錢營利之外,具備社會責任感、定期做善事、回饋世人的經營理念與精神,成為爭取消費者認同的最有力宣傳; 然而,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成立宗旨及經營目的,即在於直接幫助社會與弱勢族群。這種「社會企業」反映出創辦人更為寬廣的胸襟及無私的奉獻,體現出「...
老有所終的大同世界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人類壽命與退休後平均餘命都持續延長,然而社會結構改變,退休、老後甚至失能的長期照護,也愈趨專業及專職分工,這種現象舉世皆然,尤其在高度開發國家。
封面故事:川普時代來了! 若論2016年最令人跌破眼鏡的國際大事,除英國脫歐, 絕對非川普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莫屬。身為首位零政治經驗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幾乎逆反所有選前民調,以黑天鵝之姿擊敗擁有豐富從政經驗的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一舉登上牽動國際局勢的美國總統大位。所有人都好奇,「狂人...
打造城市閱讀風景 獨立書店的文藝復興 講究人性化友善互動,特色鮮明的獨立書店再度興起,或許也反映了人們對於當今數位化閱讀時代的一種省思, 本期封面故事〈書店獨立運動〉將帶您一探究竟。
有句話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時至今日,人們對錢與消費的概念已經變得很多元,從實體到虛擬,大筆現金在身的時代已經過去,使用信用卡不再時髦,現在最夯的消費趨勢是:用手機直接付帳。 當前最時尚的消費模式與「自我身分」的展現─行動支付,已逐漸成為消費模式主流,只要帶支智慧型手機,「嗶」一下,就可...
網路書店壓境 實體書店的危機和契機 根據政府一項統計,過去十年台灣實體書店消失約1,000多家,去年也有兩家具指標性的書店吹熄燈號,包括101 page one撤櫃,已有30年歷史的金石堂忠孝店結束營業。 實體書店的衰微,不只發生在台灣,國外也有類似情況,如英國書店出現快速關閉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