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80 | |
網管人(12期+2期) | NT$1680 | |
網管人(3期) | NT$450 |
封面故事
後疫情時代
跨領域人才夯
新冠肺炎加速企業轉型力道 就業市場持平突顯新興技能搶手
封面故事
後疫情時代
跨領域人才夯
新冠肺炎加速企業轉型力道 就業市場持平突顯新興技能搶手
文◎余采霏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全球企業紛紛遇缺不補、延緩徵才,甚至採取縮減工時、無薪假、資遣等手段來重新配置人力,使得就業市場深受衝擊。好消息是,冠狀病毒的威脅逐漸趨緩,各國政府也逐步解禁,更有許多海外工作者返回台灣,不少企業無懼疫情趁機尋覓良才,根據人力銀行日前統計,台灣5月份的全職工作機會仍有55.5萬個。面對後疫情時代,IT人力供需是否會因此產生改變?新冠肺炎可能長期甚至永久改變某些生活型態與產業面貌,又將帶來哪些技能需求的變革?萬一工作生變,又該如何因應轉職?本期都將邀請專家一一探討。
專題報導
資安成營運大事
委外服務需求勁揚
攸關企業真實風險而非合規 專業團隊諮詢託管躍居主流
文◎洪羿漣
當各個產業正在力求轉型,迎向數位新世代的同時,無法避免將面臨越趨嚴峻的資訊戰與網路威脅,已超過組織內部的資訊安全團隊所能獨力應付。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近期發布統計數據,台灣企業正在加緊腳步整合外部專業資安人力,緩解數位化與監管範圍擴大帶來的資安風險,並且預估資安服務將持續增長,至2023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1%,成為國內資安市場主要動能。意味著未來幾年企業將更加仰仗外部資安夥伴,攜手從技術、人員、流程、管理層面持續性的監控網路攻擊、防範各式入侵手法,讓IT策略與業務目標更緊密的整合,成為各個產業緩解數位化安全風險的重要策略。
產業趨勢
新世代Translytical資料庫
為負載建立集中控管平台
雲端彈性資源輔助高速運算 自動化降低維運複雜度
文◎洪羿漣
當關鍵應用系統開始演進到微服務架構,部署到容器環境運行,既有的商業軟體勢必會受到影響,也必須轉型跟進,後端資料庫系統尤其如此。近期國際調研機構Forrester針對傳統資料庫系統市場提出新看法,認為交易分析資料庫(Translytical Database)將會顛覆既有模式,為現代化應用架構提供即時、高效能、可擴充、高度整合的資料庫平台,並且支援地端與雲端部署,運行機器學習、串流分析(Streaming Analytics),處理多種管道來源所餵入的資料或分析報表。
甲骨文大中華區台灣技術諮詢處技術總監黃久安指出,Translytical資料平台是Forrester調研機構提出的新市場,就字義上解讀可發現應是來自於Transaction與Analytical的整合運行,也就是資料庫最重要的線上交易處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OLTP)與線上分析處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系統。
深度觀點
手機定位追蹤肺炎建功 科技防疫仍須顧隱私保護
足跡位置亦為個資 特別條例開權限端賴政府守分寸
文◎陳佑寰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於2020年延燒全球,台灣洞燭機先防疫有成,部分原因可歸功於有效運用手機定位的追蹤科技,尋覓可能被感染的人員並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科技防疫固然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傳染,但也可能會損及民眾的隱私權益,如何權衡規劃則考驗各國政府及民眾的智慧與執行力。
傳統的防疫追蹤方式是透過所謂的「疫調」,也就是由防疫人員透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等來尋覓病患過往可能接觸的人員,但這也考驗人類的記憶力與難言之隱。不過,現在由於人手一機,透過手機定位的追蹤科技亦可尋覓人們過往足跡活動。手機定位追蹤的方式很多,如GPS的衛星定位、Wi-Fi熱點定位、手機訊號基地台的三點定位及藍牙技術等,許多國家已開發出各種追蹤的App如新加坡的TraceTogether,而台灣於這次防疫所運用者主要是手機訊號基地台模式。
技術論壇
實戰VMware vSAN 7 體驗超融合架構新設計
支援原生檔案服務 就地提供NFS共享及K8s儲存
文◎王偉任
在2020年4月2日時,VMware官方宣佈vSAN 7正式發行。事實上,在VMware的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的願景中,擔任SDC軟體定義運算角色的部分,為管理人員所熟悉的vSphere虛擬化解決方案,擔任SDN軟體定義網路角色的則是NSX網路虛擬化解決方案,至於SDS軟體定義儲存角色,則是本文即將深入剖析和實戰演練的vSAN超融合解決方案。
過去,企業組織希望打造軟體定義資料中心時,可能必須分別導入上述的SDC、SDN、SDS三種軟體定義技術。現在,透過VCF(VMware Cloud Foundation)便能一次掌握這三大關鍵的軟體定義技術,同時搭配SDDC Manager之後,除了打造企業內部軟體定義資料中心架構外,甚至能夠串接公有雲和私有雲環境,達成更具彈性的混合雲運作環境。
技術論壇
實作Tanzu Service Mesh 量身打造跨叢集服務
多K8S架構混合雲福音 版更擴展打破叢集邊界限制
文◎Shawn Ho
Tanzu Service Mesh整合Istio強大的Traffic Management機制,讓微服務版本變更更容易,而其Global Namespace機制可使所有需要跨叢集合作的服務,在微服務部署當下就自動升級成跨叢集服務。再配合拓樸分析與效能監測儀表板,則讓Site Reliable Engineer對微服務有完整的可視性。
關於VMware的容器策略,一直需要考量的是企業內整體Kubernetes的使用,因此「多K8S叢集」就是一個必要的功能,畢竟企業內很難統一各開發團隊使用相同版本的Kubernetes版本,也很難不考量多租戶的完整隔離需求。
多叢集提供安全的多租戶環境,但叢集內的服務也會被叢集節點限制其擴展性,加上許多企業客戶對於混合雲(Hybrid Cloud),甚至是邊界雲(Edge Cloud)也有著迫切的需求,這些場景受限於地域限制,也會以「多K8S叢集」的架構呈現。
讓容器內服務能夠依照企業需求,進行跨叢集的通訊,打破叢集邊界,是VMware在一年多前,開始基於Istio著手打造Service Mesh的產品的動力。結合Istio開源的能力與VMware對於企業需求的了解,催生了Tanzu Service Mesh(TSM)。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